唐代酒肆:卖“葡萄酒” 服务员为“洋妞”

前不久文化学者、作家、民俗专家、西北大学特聘教授阎成功接受采访,详细介绍了历史上真实的“胡姬酒肆”。

阎成功告诉记者,丝绸之路的繁盛使大唐都城成为各国商人、使者、留学生、僧侣、传教士、旅游者的聚集地,包括今新疆境内的突厥、吐谷浑及龟兹、于阗、焉耆、疏勒等西域三十六国居留长安的人很多。当时长安城内也设有鸿胪寺、典客署、礼宾院等专门接待、管理外国贵宾和侨民的机构。到开元年间(713——741年),已经有多达70多个国家、地区和唐王朝互相交往。“他们有的是来学习观摩的,有的是来做生意的,其中有些玩够了就回家了,也有来了就不走的。这些人定居后便‘殖资产,开第舍,市肆美利皆归之’,在长安城的西市、东市开设珠宝店、饭馆、作坊、书肆、酒店等等。不过在胡人开设的各色店肆中,数量最多的还是酒肆。”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长安城里的胡人酒肆多是中亚各国和波斯人所设,主要开设在西市和春明门到曲江一带。胡人酒肆里售卖的酒类有来自高昌(吐鲁番)的西域名酒“葡萄酒”、来自大食(波斯)的“龙膏酒”,还有来自东南亚的“三勒浆”等。据唐苏鹗《酉阳杂俎》记载,“龙膏酒”是一种“黑如纯漆,饮之令人神爽”的饮料,而“三勒浆”则是以椰汁制造。

除了酒类不同,胡人酒肆中雇佣的也都是地地道道的洋妞——“胡姬”,她们除了充当服务人员,也常轻歌曼舞以娱宾客。这些可都是一般唐人酒馆不具备的特色,所以去胡人酒肆宴饮游乐,在当时就成为一种流行。初唐诗人王绩在《过酒家五首》中最先描写了长安城中的“酒家胡”,李白的诗作《少年行》中也曾写道:“五陵少年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胡人酒肆吸引了当时大批文人墨客,他们不光来此消费,也留下了不少诗作。例如贺朝在《赠酒店胡姬》就描写道:“胡姬春酒店,弦管夜锵锵。红毾铺新月,貂裘坐薄霜。玉盘初鲙鲤,金鼎正烹羊。上客无劳散,听歌乐世娘。”李贺也在《龙夜吟》里描写了胡姬歌声的动听传神,“卷发胡儿眼睛绿,高楼夜静吹横竹。一声似向天上来,月下美人望乡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