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玲:怎樣防止疑病症?

熊玲:怎樣防止疑病症?

如何防止疑病症,疑病症者能走向何方?消除疾病和死亡焦慮的出路在哪裡呢?

米蘭昆德拉在《小說的藝術》中寫道:塞萬提斯認為世界是曖昧的,需要面對的不是一個惟一的、絕對的真理,而是一大堆相互矛盾的相對真理。所以,人所擁有的、惟一可以確定的,是一種不確定的智慧。做到這一點需要很大的力量。

興許,擁有“不確定的智慧”,是我們每個人消除疾病和死亡焦慮的正確之路。

智慧聽起來太大,不知如何做到。但我們可以學習①承認:人心如同世界,是曖昧複雜、矛盾變遷的;②接受:人心如同世界,是以不確定而存在的。

熊玲:怎樣防止疑病症?

作為心理疾病,當我們知道疑病的深層動因是什麼,就應該從以“動因”為起點,調整動因就是出路。比如,重新建構自我,自我是可以得到解構,也可建構的,過去我們有過太多的不能選擇的認同(形成了一些假自我),如今我完全可以做主自我,可選擇性的自我認同和對他人的認同;接受生活的本質是不確定;接受自己的特殊存在,哪怕我就是對不確定抱持恐懼;接受和善待疾病,因為它也是人生真實的存在;尋找到自己的心所依靠的地方(興趣愛好等精神性的)......當然這一切,都是說起容易走起艱難的路。

可是再難,也必須沿著這些路走下去。如果你不想被疑病恐懼折磨的話。

避免疑病症的根本之路,還是父母的修為,能在孩子早期給予安全的養育環境。

這一課,對於想要生殖的父母而言,應該是要修通的生命之課。可惜多數人從不過問。

熊玲:怎樣防止疑病症?

我曾經在《解讀神經症現象之五——專注他人的想法》中,討論過什麼是“父母的修為”,此處不再論。只有父母的修為,能產生這樣的效果:(孩子)個體漸漸地可以將自己經驗為真實的、鮮活的、完整的、與周圍有著明顯地區別、界線,擁有身份和意志的自由、具有內在一致性和內在價值體驗、具有時間的延續性及空間擴展性,他,就獲得了存在性安全的堅固核心,並擁有引以自我驕傲的身份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