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應用「謎語法」幫助提高學生寫作和閱讀的能力

猜謎語是孩子們非常喜愛的一項娛樂活動。他們除了出一些現成的謎語之外,興之所致,也會自己編寫謎語讓小夥伴們來猜。他們心裡想著一件物體,或者一幅畫面,逐一描述事物特徵,讓對手根據自己的描述來猜測,這些描述往往很直白。

這些自己創作的簡單謎語的謎面正是在描寫事物的某些典型特徵,當有多個類似事物的時候,比如籃球和足球,謎面更是需要將差異區別開來。這種抓住事物典型特徵來描寫事物的方法,正是學生作文需要學習的能力。這種娛樂是孩子們喜歡又感覺簡單的活動,非常有利於孩子們在實際寫作過程中使用。

所謂“謎語法”寫作訓練法,是指小作者們首先想到一個事物作為謎底,比如籃球,然後自己編寫謎面,謎面唯一的限制就是不能在描述裡出現謎底,然後使出小作者們的渾身解數來把謎底儘量的讓人猜出來。當然這樣的描述,將不可避免的出現一些為了隱藏謎底而出現的一些代詞之類,不像常規的作文,但不要緊,我們訓練的就是這種描寫能力。

在日常的寫作訓練過程中,老師或者家長要求孩子用“謎語法”進行寫作,從各個角度對事物進行描寫。老師或者家長批閱習作的時候,回答該事物是什麼,如果可以猜出多個,說明特徵沒有抓取到位,需要重新修改謎面。這種老師或者家長和孩子的互動非常吸引孩子們的興趣,孩子能夠保持住極大的練習熱情。

這種方法適合靜物、景色、情緒、人物外貌等的描寫。描寫的內容,主要是人類感官所能得到的感覺。比如眼睛看,可以寫大小,形狀,顏色,位置等;觸感,可以描寫拍打的感覺,觸摸的感覺,材質等;耳朵聽,描寫聲音的大小,尖細粗等;舌頭得到的味道等等。更進一步,可以進行聯想,事物的前世今生,類似事物,如果增加什麼變化,事物將會如何,如果減少什麼,事物將會如何。更進一步,如果改變正常視角,比如當前的向上,變化成另一個視覺的向下,將會如何等等。

類似人物情緒用“謎語法”也能非常好的訓練。一個人很焦急,作為謎底,如何用謎面表現出這個人很焦急?他會有哪些動作?聲音會怎麼樣?表情會怎麼樣?碰到什麼刺激會怎麼樣?

類似的描寫功底,是作文的基本功,隨著功力的增加,當最後寥寥幾筆就描繪出事物的概貌就算畢業了。

附一個二年級孩子的謎語法描寫媽媽:

小學語文:應用“謎語法”幫助提高學生寫作和閱讀的能力

二年級孩子應用謎語法練筆描寫媽媽

在閱讀中,同樣也可以應用“謎語法”來猜測作者的寫作意圖。當孩子自己作文應用謎語法後,就會明白寫在紙面上的文字,其實隱藏了作者心底的想法。這些想法,其實就是閱讀理解中的這句話表達了作者什麼意思。比如鄂教版三年級上語文第七課《拉薩的天空》“在拉薩,人們說話的聲音能碰到藍天,伸出手來能摸到藍天。”應用猜謎語法,想想這句話謎底是什麼?謎底就是拉薩離天很近。

就像這樣經常應用謎語法來閱讀文章,思考作者心底的謎底是什麼,研究謎面的高明之處,不僅能夠夠提高閱讀的能力,也能學會寫作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