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妆容里藏着不想让你猜透的故事

女人的妆容里藏着不想让你猜透的故事

相信你身边一定有这种女孩儿:画着一字粗眉,贴着三厘米的长睫毛,嘭嘭苹果肌配着嘟嘟小红唇。

逢照相必挡脸,逢上菜必自拍。

出于好奇心,我研究了一下女性妆容里藏着的秘密。

所谓“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汉代盛行各种各样的“红妆”。

顾名思义,除了擦粉以外,还要以胭脂、红粉涂染面颊或嘴唇。汉代《古诗十九首》之二便写道:“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并且他们创造出了许多颇为“大气磅礴”和“以为媚惑”的眉式,如长眉、远山眉、蛾眉等。

女人的妆容里藏着不想让你猜透的故事

据说远山眉还是汉成帝为赵氏姐妹所创

《赵飞燕外传》记载:“合德新沐,膏九曲沉水香。为卷发,号新髻;为薄眉,号远山黛;施小朱,号慵来妆。”

出现这种妆容,一方面是化妆品技术的改良,制作原料增多,色彩也丰富起来;

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女性对美的追求,这时候对女子的要求还没有那么苛刻,前朝的“不施粉黛”,反而成了她们的束缚。

我要变美!我要变美!我要变美!”,大概就是她们的内心戏吧。

还有一个原因,则是帝王与文人的提倡,使得各色红妆成为抢手货,连男子都开始涂脂傅粉,也从侧面表明了这一时期人们对美的一种宽容之心。

唐代女性的妆容可不只是《武媚娘传奇》中只在眉心画花钿那么简单。

按照现代的审美标准,那是有点奇葩。

她们喜欢夸张艳丽的面妆

先用很厚的脂粉将脸扑白,红红的胭脂涂满脸颊,酒窝处点笑靥,描画血红的樱桃小口,以及装饰各种贴面。

眉毛更是各式各样,星爷电影中常出现的连心眉,也是那时候流行的眉形之一。

女人的妆容里藏着不想让你猜透的故事

而且众所周知,唐代以丰腴为美,于是呈现出来的样子就是这样。

女人的妆容里藏着不想让你猜透的故事

这样的妆容与唐代的社会开放程度有关。

相对开明的社会氛围使得生活在这个时期的女性自信心爆发。

并且统治者拥有北方少数民族的血统,自我意识增强,这就使女性有了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唐代女子不惧尝试,能够展露美的地方,全都要施以浓墨重彩。

霸气侧漏,大有一股“爱看看,不爱看滚”的态势。

到了宋代,女性便开始追求“小清新”。

白面粉颊的唐妆绝迹,额心花钿几近于无,唯一留下来的,大概就是远山黛。

妆容以清新高雅为主,强调自然肤色及提升气质为主题,眼妆延秦丹凤,但更为自然。

比较奇特的一点是,她们喜欢在脸上“挂”珍珠,营造“泫然欲泣”的感觉。

Emmmm……

女人的妆容里藏着不想让你猜透的故事

这与宋代逐渐保守的风气有关。

“程朱理学”兴起,女性地位大大降低,开始强调低调内敛。

女性不能过分张扬,万事以夫为纲。

对于这个时期的女性来说,“讨好男权”比“追求美丽”更为重要。

《延禧攻略》的大火,再次把清朝女子的妆容带到人们面前。

剧中的绛唇妆、柳叶眉、一耳三钳、“两把头”发型,真的就是清朝女子的妆容吗?

女人的妆容里藏着不想让你猜透的故事

基本没错。

清朝女子的妆容总体上比较素雅、简约,眉毛纤细高挑,眼妆清淡柔和,胭脂多用粉色系,唇妆追求小而薄,这样看起来更柔弱。

毫不夸张的说,清朝女子的地位,简直低到不能再低了。

为了迎合男性的审美,女子们大多展现低眉顺眼、楚楚可人的娇羞样子。

大概她们心里想的是“我都这么弱这么听话了,可别再折磨我了”吧。

总体而言,在中国古代,无论哪个朝代,都免不了作为审美主体的男权去引导女性的妆容,这是一种大时代环境所造就的集体无意识。

“讨好男性”,成了女性妆容的最大特点,情感表达,反而要退居其次了。

民国后,女性的妆容那可就多了,受西方思潮的影响,妇女解放运动兴起,女性地位也逐渐提高,大家开始赶潮流。

二十年代

女性偏爱红唇弯眉,大波浪头也是潮流标志,成为了当时名媛的最爱。

女人的妆容里藏着不想让你猜透的故事

这个年代明显受到西方电影默片的影响,与国际时尚潮流接轨。

她们作为“追星girl”,妆容大概就是当时的“明星同款”了,想像电影明星一样,变得更加时髦靓丽。

四十年代

这个年代西方在中国的影响更加深入,中国女性的妆容发饰发生很大的变化,卷发成为她们模仿的对象。

还记得张爱玲那张“睥睨天下”的照片吗?

女人的妆容里藏着不想让你猜透的故事

作为“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她显然是受了这个年代的极大影响。

印象里,她总以一袭华服傲然站立,昂起的下巴、高挑的眉毛和凌厉的眼尾深入人心。

在她的化妆盒里,口红,散粉、唇线笔、眼胶样样不少,雅顿、丝塔芙、露得清,都是她钟爱的牌子。

与此同时,能够展露身材手臂的改良旗袍开始流行,张爱玲以“奇装炫人”著称,也是因为她设计了许多中西合璧的改良旗袍。

至此,中国女性的自信真正地开始释放。

七八十年代

这时候的内地妆容开始明艳起来。

不少朋友或许会有印象,从电视上的女主持,到日常生活中的爱美少女,大家都光鲜明亮地展示着自己的美丽。

女人的妆容里藏着不想让你猜透的故事

那时改革开放才刚起步。

紧跟时代潮流的女性,将色彩用到极致。

重重的眉、重重的眼线、重重的红唇成为那个时代的潮流,格外耀眼。

未经精雕细琢的妆容,和那一抹从内心自然流露的羞涩,无一不展现着她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和对新时代的向往。

纯粹而富有热情,是从她们的妆容中反映出来的特点。

凡事全力以赴、敢闯敢拼、敢爱敢恨,无一不透露着她们的“真性情”。

不信,回去问问经历过那个年代的长辈,她们一定会说一句:

“我们那个年代找对象,看对了眼就结婚呗,谁管你有钱没钱。”

九十年代

90年代,港片迎来了全盛时期。

我们从香港电影和电视中看到众多的短BoBo和90年代的刘海,于是这个时代流行的便是这两种特色结合的妆容和发型。

这个年代的女生,几乎都是在模仿港台明星的穿着打扮。

女人的妆容里藏着不想让你猜透的故事

不难看出,从民国开始,女性的妆容就开始与影视明星挂钩,潮流与时尚成为她们化妆的主旨。

这既是社会开放程度的进步,也是女性自我意识的崛起,古代“男权制度”引导的女性妆面主流再无话语权。

作为“时髦女郎”的心理,显然比“化给男人看”重要多了。

到了二十一世纪,女性妆容更是丰富多彩。

比如2005年由李宇春带动的中性风。

女人的妆容里藏着不想让你猜透的故事

这种风格的打扮一直流行到现在。

越来越多的女孩热衷于剪短发,选择boyfriend风格的服饰,偏英气的妆面、甚至直接不化妆。

这就像一场新世纪的“潮流运动”。

更多女孩儿渴望摆脱生理性别的束缚,彻底地拥有选择权。

而不是再被“女孩要有女孩样”荼毒着。

还有备受诟病却依然有人趋之若鹜的网红妆:

小脸+大眼+高鼻+嘭嘭苹果肌+嘟嘟唇。

女人的妆容里藏着不想让你猜透的故事

无论是通过整形还是化妆,甚至是美颜相机,达到这种效果,无疑代表着审美的简单粗暴化。

简而言之,就是这种妆容百搭。

生活中的各种场所:上学、上班、约会、游玩,这种妆容既不夸张,又不会素面朝天,既不妖娆,又不刻板,反而达到人们追求的一种平衡效果。

另一方面,网红脸在社交网络上所展现出来“美貌”的同时,也会展现许多女孩儿梦寐以求的白富美生活:长得美、人有钱,有二十四孝好男友,家境优渥……

谁不想升职加薪,嫁给温柔高帅富走向人生巅峰呢?

仿佛选择了一个网红妆,就能解决所有的人生问题。

另外,还有专门针对各种场合的妆容。

比如职场女性的妆容多以大方、优雅、简约为主,发型清爽利落,给人以干练的感觉。

女人的妆容里藏着不想让你猜透的故事

这样的妆容同时代表了女性强势的一面。

最直观的感觉,是她们要营造出一种“可以胜任”的感觉。

不想在工作职场方面认输,是她们选择这种精炼妆容的最大原因。

新时代的女性妆容不以“取悦男性”和“追求时髦”为主,反而更偏向适合自己以及简单迅速。

再加上社交媒体的发展,一根眉笔,一支口红的点缀,就能化出自己心仪的妆容,想化什么妆,完全看那天的心情,那日的喜好而已。

“体现个性”,是现代女性妆容的特点。

许多人觉得爱化妆的女人很肤浅,流于表面,忽略心灵和头脑。

然而诗人希酌却说:化妆,是对着镜子作画,把真相藏进了粉底。

见微知著,一滴水里也能折射出一整个宇宙。

女性妆容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是人自身有意或无意的潜意识流露。

女人具有什么样的审美,与她的爱好、经历和文化有关;而女人所选择的妆容,也能体现当下她的心理状态和对未来的追求。

所以,亲,你今天化妆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