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結婚兩年寫信給妻子……三觀不合從來不是關係破裂的真正原因

朋友結婚兩年寫信給妻子……真慘:三觀不合從來不是關係破裂的真正原因

666書友會婚姻課堂


朋友結婚兩年寫信給妻子……三觀不合從來不是關係破裂的真正原因


01

那些愛情裡一味索取的人,

從未真正地愛過你


在現代人的感情裡,大部分人都不願意放棄部分“自我”,來成全一段關係。

其中最多的理由是:三觀不合。

當然不排除有些人因為價值觀人生觀的巨大差異而分開,但大多數關係破裂的根源遠沒有這麼簡單。

虎撲上曾有個有名的帖子:《朋友給結婚兩年的妻子寫了一封信,真慘…. 》

朋友結婚兩年寫信給妻子……三觀不合從來不是關係破裂的真正原因

信中說,我們無時無刻都在“爭吵與妥協”中度過,彼此感到“委屈與不滿”,我們 “將生活過的如此不堪”……

他把原因歸結於“三觀不合”“滿眼望去的只有絕望”。

朋友結婚兩年寫信給妻子……三觀不合從來不是關係破裂的真正原因

讀完才發現,“三觀不合”只是關係破裂的表象。

問題的實質是:他從來沒有被另一半真正理解過。

“我想為我的父母分擔一些經濟上的壓力,你卻不理解,你不僅不理解。反而指責我沒有把錢花在自己的小家庭上,用來滿足你買奢侈品的需求。”

朋友結婚兩年寫信給妻子……三觀不合從來不是關係破裂的真正原因

“你對我的父母說,他們不是生我養我的父母,我憑什麼要尊敬他們,你希望我認同你,可請你記得,我也是他們的兒子?”

朋友結婚兩年寫信給妻子……三觀不合從來不是關係破裂的真正原因

“你說我摳門,對你和兒子斤斤計較,而兩年來我除了抽菸、加油,幾乎沒有個人開支,我對待的最摳門的人,是我自己。”

朋友結婚兩年寫信給妻子……三觀不合從來不是關係破裂的真正原因

“我除了心寒,還是心寒...... 因為一個人所有的付出,都沒有被理解,只收獲了無窮無盡的抱怨與不滿。”

朋友結婚兩年寫信給妻子……三觀不合從來不是關係破裂的真正原因

或許兩個人都有錯,糾結於此已沒有意義。重要的是,為什麼曾經相愛的人會把日子過得如此“不堪”?

男生說出了原因 —— “這個世界上沒有那麼多理所應當。”感情也一樣。

朋友結婚兩年寫信給妻子……三觀不合從來不是關係破裂的真正原因

所謂夫妻,是“互相取悅”的關係,不是單方面的付出和索取。

朋友結婚兩年寫信給妻子……三觀不合從來不是關係破裂的真正原因


為什麼我們在關係裡那麼累?

因為感情裡有太多 “索取主義” —— “你必須無條件無原則滿足我所有需求,否則就是不愛我” 的強盜邏輯。

根源是,一個人在感情裡,沒有同理心。即:一種理解和感知對方痛苦的能力。

瑪麗·伊裡戈揚在《冷暴力》裡說,

有些人為滿足自身對獲得欽慕和肯定的無盡需求,一定要以貶抑他人的方式來維護自尊,繼而握有權力。由於他們不在乎與他人的關係,也就不會有同理心,也不會懂得尊重別人。 而尊重的意思是,重視他人身為人的價值,並知道我們可能帶給別人的痛苦。


所以那些愛情裡一味索取的人,從未真正地愛過你。

因為他們在婚姻裡,只看得見自己。


朋友結婚兩年寫信給妻子……三觀不合從來不是關係破裂的真正原因


02

“三觀不合”,不是關係破裂的根本原因


沒有同理心的人,真的不適合進入婚姻。

他們可能因為彼此細小的差別,就走向婚姻破裂的結局。比如,著名的“三觀不合”論

舉一個經典的例子。

她喜歡去電影院看電影,他覺得在家下載來看就行。她喜歡一家人每週至少一次外出吃飯,他倡導勤儉節約,覺得太浪費錢。她喜歡在工作之外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學烘焙、考駕照、學插花等,他覺得不要瞎折騰,專注於一件事就好。

誰都沒錯。最後,因為“三觀不合”,他們分手了。

假如我們用同理心來看待對方。

她喜歡去電影院看電影,他雖然喜歡在家下載看,但覺得她喜歡去電影院有她的道理,於是陪她去了,結果影院的3d效果真的還不錯。 她喜歡一家人每週至少一次外出吃飯,他雖然倡導勤儉節約覺得太浪費錢,但覺得妻子是想大家一起開心,還是決定去,果然一家人度過了一個愉快的週日。 她喜歡在工作之外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學烘焙、考駕照、學插花等,他雖然不喜歡瞎折騰,但還是大方稱讚妻子的插花,鼓勵她創作,家裡變得越來越漂亮,人的心情也變好了很多。

改變一個視角,結局截然不同。為什麼?

很多人認為的“三觀不合”,大多隻是“與我不合”,而我又不想理解和接受對方而已。


想起了小時候很喜歡的詩人席慕蓉和她的丈夫。

席慕蓉從小學油畫,喜歡藝術。她的丈夫劉海北則主攻物理,沉迷於理科世界中。她對丈夫一見鍾情。

有一天,席慕容去看劉海北,正遇上他感冒。她就去男生宿舍廚房煮一鍋粥給他。轟動了整個男生宿舍樓。劉海北當然就被迷惑住了,以為席慕容是個賢妻良母。

真相是,席慕榮根本不喜歡做飯,也做的不好吃。結婚後,劉海北總笑自己,“被一碗稀飯給騙了。”

後來,讀小學女兒忽然蹦出一句話:“以後我做了媽媽,一定會在家裡用蒸籠蒸很多包子、餃子、發糕,讓我的孩子一放學回家就可以吃到那些胖胖白白又香香的點心,這樣他們就會有很幸福的感覺。”

席慕蓉在一旁啞口無言,心中充滿了罪惡感。

丈夫劉海北卻出來圓場:“可是,要有一個像你媽媽這樣的媽媽也不簡單啊!你想,有誰家的媽媽可以一高興就開車帶你直上阿里山?而且一去就玩個幾天不回家的呢?”

他在《家有名妻》裡寫,“其實名妻(席慕蓉)也是一個很好的內助。除了煮飯以外,家裡大大小小的事大多能做。”

有人說,席慕蓉的一顆詩心,源於一個溫柔的愛人。一個有著理解她,支持她,同時愛著她的缺點和優點,有著強大同理心的男人。

他並沒有因為妻子不愛做飯,就評價她不是一個好妻子。更沒有因為一個差異就覺得兩人“三觀不合”。反而在女兒面前為她說話,告訴女兒:

你的媽媽雖然不做飯,但她真的很棒。

2008 年秋,劉海北因病去世。席慕蓉回憶道,“他是我最大的支持者,我有今天,一直都是他在我的後面,他對我很寬諒、很大度…..我想謝謝他。

她說:我現在追悔的是 40 年的婚姻,我怎麼沒有更多地去愛這個人,怎麼沒有更加去珍惜這個人。後來才知道,原來我錯過的不是隻有我的青春,我錯過的是我唯一僅有的、整整的一生。”


朋友結婚兩年寫信給妻子……三觀不合從來不是關係破裂的真正原因



如果說愛情是盲目的,同理心就是一雙眼睛,讓你看到對方掩藏至深的“喜”和“悲”。

大部分時候人們爭吵,要的從來不是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只是在說,“我希望你能看到我的痛苦,我的悲傷,我的努力。”

一個人感情裡的成熟,恰恰始於你不再一味干涉或批判與你不同的價值觀,開始真正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

因為我對你有同理心,即使三觀不同,但我也會盡力理解。如果你選擇堅持你自己,我就願意在你背後支持你。


03

真正的愛,自帶理解的光環


大多數人都習慣用吵架“解決”問題。在慘烈的“撕殺”中,愛情存活的幾率太小了。

是什麼讓人們寧願撕殺得精疲力竭,也不願“犧牲自我”理解和包容對方?

因為,我們都想做那個獲得愛,而不是主動付出愛的人。

《和陌生人說話》裡那個把愛人送到零下196℃的男人是個異類。

2017年5月8日,展文蓮因罹患肺癌晚期陷入彌留。她的生命系統被主動撤下,絕望之際,桂軍民偶然接觸到了人體低溫保存的宣傳。

“停下來,凍著,人睡進去。”等到技術成熟時再解凍繼續治療。雖然這項技術被稱為“一個可能永遠不能兌現的承諾。”,絕望之中的桂軍民還是決定冷凍自己的愛妻。

於是,展文蓮成為了中國第一例人體全身冷凍者。

為什麼一定要留住她?

因為,“捨不得”。

“等到你家裡面真的有個病人,躺在那個地方的時候….你最心愛的人,你就看著他一天一天去衰亡…..你可能會想盡一切辦法

想留住她。”

朋友結婚兩年寫信給妻子……三觀不合從來不是關係破裂的真正原因

初三就認識的兩個人,在新疆建設兵團相識,相戀,然後相濡以沫三十年。

高考後,桂軍民考上大學,展文蓮回到山東老家。他去看展文蓮時,只能用一個“慘”字形容。 “他們姊妹窮的,買菜都是這邊收攤了,她們去了撿爛菜葉子撿回家。”

因為各種原因展文蓮不能離開山東老家,桂軍民理解對方的難處,他下定決心畢業後要到山東陪她

陳曉楠說,“等於你做了很大的犧牲。”

朋友結婚兩年寫信給妻子……三觀不合從來不是關係破裂的真正原因

桂軍民笑了,“什麼叫犧牲呢,我總覺得去愛一個人,你什麼就應該接受。包括你吃點苦,受點罪。你真喜歡她,真愛她,那也不是苦。最起碼你還能跟她在一塊了。都補償你了,是吧。”

朋友結婚兩年寫信給妻子……三觀不合從來不是關係破裂的真正原因


真正的愛,自帶理解的光環。這是它與生俱來的氣質。

作為一個前途無量的大學生,桂軍民不需要提醒自己理解對方的難處,也不需要找理由說服自己到對方的城市。他只知道,我很愛這個人。非要說好處,“最起碼你還能跟她在一塊了”,這就是莫大的好處。

弗洛姆在《愛的藝術》裡道出愛的本質:

愛首先是給予,而不是接受。

在已經慣性為一些小事斤斤計較的現代情感關係裡,我們都太強調自己的“犧牲”,而忘記愛的本質就是主動的付出。

“你為什麼不能為了我放棄現在的工作到我的城市來?”“你為什麼不能為了我跟你父母要錢買房?”“你為什麼不能為了我早點下班來陪我?”“你為什麼不能為了我放棄出國的機會,和我一起在國內生活?”


愛一個人,就是不要求他完全成為自己希望的樣子,不把對方當作自己的一部分去使用。

而當同理心這種感情裡的必需品,變成我們需要一而再再而三強調的東西,我們離真正的親密關係就越來越遠了。


最後

《紐約,我愛你》短片裡,有一個我特別喜歡的畫面。

一對老人為慶祝 63 週年結婚紀念日,走到海邊去看日落。奶奶走的很快,爺爺卻因為腿腳不便走的很慢。

爺爺抱怨,你是不是趕著去哪?

朋友結婚兩年寫信給妻子……三觀不合從來不是關係破裂的真正原因



奶奶回擊:以你走路的速度,我們明天才能到。

朋友結婚兩年寫信給妻子……三觀不合從來不是關係破裂的真正原因


於是爺爺為了配合老伴的速度,加快了步伐。

朋友結婚兩年寫信給妻子……三觀不合從來不是關係破裂的真正原因



看著爺爺吃力的表情,奶奶又慢下來,問道,“你確定嗎?我們不趕時間。你別走那麼快。”

朋友結婚兩年寫信給妻子……三觀不合從來不是關係破裂的真正原因

他們配合著彼此的速度,一步一步走到了海邊,挽手看著日落。

朋友結婚兩年寫信給妻子……三觀不合從來不是關係破裂的真正原因

這一段路,就像一對戀人的一生。

兩個人走一輩子,步調不一致,是件太平常的事了,而我們總喜歡誇大彼此之間的差異。

步調不一致時,不要對對方說:

“你在幹嘛還不快點跟上來”“你怎麼那麼慢,總是要我等你!”“你能不能為我著想一點!”“你怎麼那麼自私….”


多一點同理心。一段“完美”的親密關係,一定和而不同,求同存異。

畢竟,一個人為什麼會愛上另一個人呢?

無非是為了在漫長、無趣又平凡的歲月裡,一起享受,攜手並進。

如同傑奎琳·諾瓦格拉茲在《Blue Sweater》裡所寫:

我們每個人最需要自我強化的品格特質就是深切的同理心。因為它會為我們帶來最強烈的希望,而這正是人類共同存活的基礎。

朋友結婚兩年寫信給妻子……三觀不合從來不是關係破裂的真正原因

那個我愛的你還在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