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專業服務實現最美夕陽紅 我市全省率先實現養老「公建民營」全覆蓋

不久前,隨著郭莊鎮、茅山鎮、茅山管委會首批3家鄉鎮公辦養老機構“公建民營”正式簽約,標誌著我市鄉鎮公辦養老機構公建民營正式進入實施階段,一張覆蓋市區與鄉鎮的新型養老體系網在句容全域範圍建成,這在全省縣域中尚屬首家。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挑戰,近年來,市民政部門積極探索養老新模式,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發展養老服務事業,通過引入三方專業服務公司參與“公建民營”新模式,不斷加強養老機構安全質量管理,實現服務質量的提檔升級。據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所謂公建民營是指由各鎮(街道、園區)政府出資興建並擁有所有權的養老機構(敬老院),通過公開招投標方式委託給具有一定資質的社會力量進行整體運營和管理。公建民營後敬老院定性為履行公辦養老機構保基本、兜底線的政府保障職責,兼顧面向廣大普通老年人的公益性,提高公辦養老機構資源績效和服務品質。

據瞭解,全市共有8個鎮、3個街道、2個管委會,截至2017年末,戶籍人口58.9萬人。據統計,全市11家公辦養老機構(敬老院)共有床位1430張,入住五保老人713名。作為當前各鎮(街道、園區)養老福利主體,由各鎮人民政府包辦,存在經濟效益較差、工作效率偏低、競爭力不強以及環境改善、服務質量不高等短板,還停留在滿足老人一日三餐等基本物質的需求上,缺少更多精神層面的服務和觀照。為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發展養老服務事業,激發公辦養老機構活力,我市出臺了《全市養老機構(敬老院)“公建民營”工作實施意見》。2018年6月通過公開招投標,由上海人壽堂國藥有限公司取得我市8鎮(街道、園區)敬老院20年的租賃運營權,總投資約1.7億餘元。

目前,句容市社會福利中心按照“公建民營”模式,實行租賃運營。2016年11月,上海人壽堂國藥有限公司由其設立的句容市逸仙頤養院有限公司負責中心運營管理,實現公辦養老機構民營化運作。該公司運營1年多以來,得到了廣大市民的關注、認可和稱讚。

記者在該中心家庭式養老樓看到,老人們的房間寬敞明亮,床單被褥乾淨整潔,每個房間都配有電視、衣櫃、桌椅等生活設施;生活區內,廚房、餐廳、娛樂室、醫療室一應俱全。老人可以到閱覽室讀書看報,到活動室打牌、下象棋、玩麻將,去健身室做健身運動、跳廣場舞。在飲食方面,中心根據老人的需求和口味不同,聘請全職的專業營養師為老人配餐。“在這裡住得好、吃得好、護工照顧得好。”84歲的老人孫永春帶著老伴去年11月搬入中心,他們非常喜歡這裡的環境,已經把這裡當成了自己的家。該中心作為公建民營性質的大型“醫養融合”養老機構,融“吃、住、樂、學、醫”於一體,為入住老人提供生活居住、醫療康復、體育鍛煉、文化娛樂等服務,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需求,讓老人在這裡既能享受到居家養老的溫馨,也能感受機構養老的專業服務

下一步,我市將在2-3年內對8鎮(街道、園區)敬老院實施提檔升級改造工程,逐步實現句容養老市場的“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的目標。通過調動社會力量介入養老機構,採取公建民營,用科學的養老服務理念,專業的管理服務經驗,不斷提升養老服務隊伍的整體素質和養老服務的水平,進一步提高我市老年人的晚年幸福指數和獲得感。

劉冰冰 潘雪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