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大战”曹操为什么会一败涂地?

第一军情


笔者认为,曹操在兵败汉中首先败在战略,其次才是战术。

赤壁之战后,由于曹操战败,刘备获得荆州作为根据地。又趁着曹操与西凉马腾战争后休养生息的时机一举夺取了西川,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础。这样一来,在战略上曹操就完全陷入了孙权、刘备两大势力东西夹击的态势。

在东面,曹操直面孙权,但是因为孙权所部陆战力量不如己方的弱点再加上孙权的近期目标在于西面的荆州,所以暂时不会构成威胁。西面,刘备与曹操中间夹着一个据守川陕咽喉之地——汉中的张鲁,以此为屏障刘备尽可以消化前一阶段的胜利果实,进而夺取汉中,占据地理优势,静待天下之变。而这恰恰也是曹操最担心的!

于是曹操决定利用刘备刚刚占领西川立足未稳之际,集中全力攻打汉中。虽然张鲁只不过是一方小诸侯,却利用地形与曹操大军耗了半年。最后曹操虽然占据了汉中及巴中,但是因为这里属于民族杂居之地,短期内很难建立有效统治,这也是为什么曹操在占领汉中后没有乘胜进攻西川的根本原因。 汉中被曹操夺取,最先感到威胁的就是夺取西川不久的刘备,此时正集中全力应对荆州方面与孙权的摩擦。孙刘双方在荆州一线调集重兵,大战一触即发。偏在此时曹操从汉中撤兵,转而进攻孙权设在孙曹边境的据点——濡须。

在共同的敌人曹操面前,孙刘迅速搁置争议,共同对敌,而这一点则是曹操始料未及的。 孙权集中全力在濡须与曹操大战,刘备则从西川向曹操部将张郃、夏侯渊据守的汉中各据点发动一连串战略攻势,并最终演化成全面攻势。张郃、夏侯渊据守险地阳平关与刘备大军周旋,将其阻挡在关外达一年之久,几乎将刘备陷入师老兵疲的状态。如果此时曹操能果断结束濡须战事,全力救援汉中,则刘备的命运恐怕凶多吉少。奇怪的是曹操除了派兵加强守御外,丝毫没有任何进攻的迹象。于是刘备从容将阳平关外围据点一一扫清,并相继打通西川与汉中各处通道。随后为了避免在阳平关陷入僵局,刘备转而率军南渡沔水,一举抢占了军事要地定军山,威胁阳平关的侧后方。感受到威胁的夏侯渊带兵与之争夺,结果被预先设伏的刘备部将黄忠杀死。

定军山之战大大削弱了阳平关的曹军势力,刘备乘胜将阳平关一举拿下。 阳平关的攻克,让刘备将原来一盘死棋重新走活,占据了汉中战场的主动权。夏侯渊被杀、阳平关丢失令曹操吃惊不小,情急之下只好再次亲自带兵入汉中与刘备交战。现在攻守易势,刘备依托险要地形以逸待劳,迎战两年来一刻也不停的东征西讨的曹操大军。 曹操大军深入山川险地,后勤补给十分困难,因此战斗力十分有限。再加上曹操势力内部动乱不止,还要防止刘备集团从东面进攻,在汉中与刘备决战,实在是力不从心。

双方在汉中对峙了一个多月,大规模交战基本没有,曹军却已经军心动摇。无奈之下只好放弃汉中,退回关中。 刘备于是如愿占据了汉中,取得了进军中原的又一块基地。


天狼星大将军


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战争从217年持续到219年,双方出动大量将领兵力,打得艰苦卓绝,最终以刘备取得汉中曹操退兵结束。这是曹刘后期一次大兵对决。曹操的失败有多种原因导致。


首先,后勤不足。持久战打后勤,曹操攻打张鲁汉中时,已暴露出短板,就是曹刘后来曾多次出现的现实困难后勤问题,曹军粮草基地设在关中地区,隔着险峻的秦岭向前线运送粮草,困难重重,耗损严重,在攻打阳平关的很短时间内,曹军就发生了粮草危机。而刘备方以益州为依托,补给路线近了很多,而且人民发动到位,“男子当战,女子当运”。(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汉中之战刘备军在稳定梓潼局势后,成都的后援物资和兵力源源不绝的运往前线,诸葛亮的后勤工作完成得非常出色。不像曹操方那样山路绝远,光从补给线上来说,曹输刘赢。这种情况在以后诸葛亮北伐之时也有发生,虽变成由南向北,但道理是一样的。


其次,决心不足,汉中远离关中,于曹操方来说近于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汉中对蜀地来说,却是必须有的咽喉要地,没有汉中保佑障,则益州洞开,防守失措,黄权说,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此为割蜀之股臂。法正有过分析,若能取得汉中地,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以可有可无的决心对上势在必得的决心,高下明显。(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其三,反应迟缓。217年,刘备派遣张飞、马超、雷铜、吴兰攻打下辩拉开汉中大战序幕,直到219年,曹操才率军进驻汉中阳平关,汉中之战,刘备能够最后拿下汉中,已经使尽了所有的力量。而曹操这边只是一部分将领和兵力参与了,在东边还有张辽、乐进、李典等人防守东吴,北方还有曹彰防卫异族。以几乎全力以赴对上兵分多路,刘胜曹败也很正常。


南方鹏


在三国演义里,“汉中之战”也是决定三足鼎力的重要一次战役,那么回顾刘备的发展用在今天来说真的是一部成功的创业者,从一个买鞋子的小贩到一个统领百万大军的帝王将相真的是不容易。其实,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刘备和曹操迟早有一次决定生死的战役,只不过是时间、机遇问题,“汉中之战”是刘备和曹操的正面战役,也是刘备军事集团到了顶峰的时候。

我们来分析一下刘备和曹操当时各自的军事实力,论地盘曹大于刘;论兵力曹大于刘;论地势刘备攻,曹操守;论后方准备曹大于刘备。无论哪一方面看,刘备都不可能战胜曹操。那么为什么曹操输了呢?

首先,在用人上,刘备军团里有诸葛亮这个一流军事家以及“五虎上将”。让曹操蒙在故里的是,“五虎上将”之一的赵子龙没有用在正面战场上,而是直接来到曹操军营冲杀,在加上前方战争吃紧,曹操气势输于刘备,因此曹操必输无疑。

其次,刘备和曹操打了一辈子的战,从一开始就是输,从来没有赢过,“汉中之战”是刘备唯一打赢曹操的一次。历史上有一句话叫“骄兵必败”曹操之所以输了,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心理问题上输给曹操,如果曹操当时不自以为是,好好准备,我觉得“汉中之战”就是刘备末日,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三足鼎立的局面了。


第一军情


汉中地形复杂,行军极难,粮草转运更是困难,但先是夏侯渊在定军山被斩,再是米仓山粮草被蜀兵所烧,更被马超等截断后路,粮草不时被劫,因而曹操在不能尽快取胜的情况下,也只能不得已退兵了。

曹操汉中一战虽然败的迅速,但这却是刘备与曹操之间的真正一战,早之前刘备兵微将寡,未遇孔明之前身边没有智谋之士辅佐,故而屡败。但汉中一战,刘备谋有孔明、法正等,武有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魏延等一大批猛将,可谓是盛极一时,而曹魏这边镇守汉中的原有有夏侯渊、张郃、曹洪等,曹操更是亲率四十万大军来援,双方都是势在必得。但先是夏侯渊在定军山兵败被黄忠所斩,曹兵失却地利,刘备大军得以进驻汉中。

再就是米仓山粮草被烧,早在赤壁决战前,周瑜算计孔明去烧曹操聚铁山的粮草,孔明曾言曹操平生最善断人粮草,自己的粮草必定把守的周全,是极难被攻取的。而在汉中之战,孔明先是派出黄忠、赵云去烧粮草,双方经过大战一场,粮草也并没有烧成,可见曹兵的防守还是极严,应变也极快。但曹操在追击赵云时,因天已快黑被赵云用疑兵计惊退,被蜀兵乘势掩杀导致大败,刘封、孟达乘乱烧毁了曹兵粮草,这就注定了曹操在汉中必定不能与蜀兵长时间相持了,如孔明六出祁山那般,只能速战不能久持了。而孔明算无遗策,蜀军中猛将极多,显然是不容易短时间内获胜的,因而曹操是注定要一败涂地的。


灵台主人


首先,曹操并不是惨败。曹操确实丢了汉中,但是主要是因为后勤粮草不足,这是最重要的原因。刘备是靠后勤比曹操便利的原因把曹操耗走了的,三国演义夸大了这场战役中刘备军事上的胜利。再者,曹操之前已经把汉中的人口全部迁走了,刘备得到了汉中但是没有得到人口,空得其地。


用户114715176


曹操在第一次进军打败马超后没有听取谋臣的意见一鼓作气乘胜追击攻打刘璋而退兵,留下了"既得陇何望蜀"的千古遗憾, 等到刘璋引入了刘备, 而刘备反客为主占了蜀地后听取诸葛亮建议攻打汉中以为北部屏障, 曹操这才如梦方醒, 急匆匆调兵对抗刘备, 那哪是集荆州四川两地精英于一身士气正旺风头正盛的刘备大军的对手?而此时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魏延等都在当打之年,诸葛亮也处于出山后黄金时期, 不要说就夏侯渊张郃,就算曹操亲自对阵,赢面也不会大。


xiayuan-wang


从两点分析,阵前和阵后。

阵前,前军主帅被斩。曹军大败的转折点来自于定军山之战,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刘备和夏侯渊对阵定军山,刘备趁夜偷袭张郃,夏侯渊分兵助张郃,刘备用计成功攻破夏侯渊所守南围,大败夏侯渊,曹军大将夏侯渊被黄忠所杀,曹操回河北后留下的前军主帅被斩杀,导致前军节节败退。

阵后,后方政权不稳。曹操在当时采取了大规模的移民行动,致使百姓,官僚纷纷反对造反,叛乱四起,曹操不得不亲自回河北处理后方政事。


篮坛故事


虽然曹操和刘备在战朮和用兵上基本差不多,但刘备则在战略上先发制人,抢在曹操前到达汉中。斩了夏候渊,重创曹军锐气。在人员上,曹操只有夏候渊、张邻等人。而刘备熟习地理、人文等方面的智谋人才,又有猛将法正、黄权、赵云、黄忠等人,人才济济。刘备还特别注意后勤保障的作用,其战略物资源源不断地运抵前线作战。而曹操却忽略了这一点,陷入了补给不足的困境。汉中一战,刘备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合,在"略"上明显胜过遭操的“战"上,岂有不胜之理!


打开车窗看景色


因为曹军背后不稳,在魏讽谋反以后,曹魏一直处于不利的局面。夏侯渊指挥的并没有问题,但是,当时的形势已经不允许他们固守汉中了,尤其是定军山一战。曹军已经不可能守住汉中了,事实上,汉中刘备的力量比曹操要强。

曹操内政不稳的局面,加上汉中无兵力调动。法正立马明白过来,曹魏大本营出事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