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經典的五首悼念亡妻的詩詞,其中一人獨占兩首,前兩名都是宋詞

遣悲懷三首·其二

【唐】元稹

昔日戲言身後事,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元稹遣悲懷悼念亡妻共有三首,這一首寫了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幾件事。人已仙逝,而遺物猶在。為了避免見物思人,便將妻子穿過的衣裳施捨出去;將妻子做過的針線活仍然原封不動地保存起來,不忍打開。詩人想用這種消極的辦法封存起對往事的記憶,而這種做法本身恰好證明他無法擺脫對妻子的思念。還有,每當看到妻子身邊的婢僕,也引起自己的哀思,因而對婢僕也平添一種哀憐的感情。

白天事事觸景傷情,夜晚夢魂飛越冥界相尋。夢中送錢,似乎荒唐,卻是一片感人的痴情。末兩句,從“誠知此恨人人有”的泛說,落到“貧賤夫妻百事哀”的特指上。夫妻死別,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對於同貧賤共患難的夫妻來說,一旦永訣,是更為悲哀的。末句從上一句泛說推進一層,著力寫出自身喪偶不同於一般的悲痛感情。

最經典的五首悼念亡妻的詩詞,其中一人獨佔兩首,前兩名都是宋詞

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清】納蘭性德

誰念西風獨自涼?

蕭蕭黃葉閉疏窗。

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

賭書消得潑茶香。

當時只道是尋常。

“西風”、“黃葉”、“疏窗”、“殘陽”、“沉思往事”的詞人,到這裡,詞所列出的意向彷彿推出了一個定格鏡頭,長久地鍥入我們的腦海,讓我們為之深深感動。幾百年後,我們似乎依然可以看到納蘭孑立的身影,衣袂飄飄,“殘陽”下,陷入無限的哀思。

下闕很自然地寫出了詞人對往事的追憶。“被酒莫驚春睡重, 賭書消得潑茶香”,這是格式較為工整的對仗句。“被酒”即醉酒。春日醉酒,酣甜入眠,滿是生活的情趣,而睡意正濃時最緊要的是無人打擾。“莫驚”二字正寫出了盧氏不驚擾他的睡眠,對他體貼入微、關愛備至。而這樣一位溫柔可人的妻子不僅是納蘭生活上的伴侶,更是他文學上的紅顏知己。妻子盧氏去世後,這位傷心的納蘭明知無法挽回一切,他只有把所有的哀思與無奈化為最後一句“當時只道是尋常”。這七個字我們讀來尚且為之心痛,何況詞人自己,更是字字皆血淚。當時只是尋常情景,在盧氏逝世後卻成了納蘭心中美好的追憶。

最經典的五首悼念亡妻的詩詞,其中一人獨佔兩首,前兩名都是宋詞

離思五首·其四

【唐】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人“索物以託情”,語近思遠,風情宛然,強調了抒情對象的無與倫比,表達了對亡妻韋惠叢的無限仰慕及忠貞不二的愛情,從而既表明心跡,又告慰亡妻。“滄海”、“巫山”,是世間至大至美的形象,詩人引以為喻,從字面上看是說經歷過“滄海”、“巫山”,對別處的水和雲就難以看上眼了,實則是用來隱喻他們夫妻之間的感情有如滄海之水和巫山之雲,其深廣和美好是世間無與倫比的,因而除愛妻之外,再沒有能使自己動情的女子了。

最經典的五首悼念亡妻的詩詞,其中一人獨佔兩首,前兩名都是宋詞

半死桐·重過閶門萬事非

【宋】賀鑄

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

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壠兩依依。

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賀鑄的這首詞,藝術上以情思纏綿,婉轉工麗見長。作者把一些使人捉摸不到的情感形象化,將情與景和諧地融為一體 。詞中以“梧桐半死”“鴛鴦失伴”等形象化的比喻 ,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亡妻之痛,又用草間霜露,比喻人生的短促,這比直陳其事更具藝術效果。末三句“舊棲”“新壠”、“空床”、“聽雨”既寫眼前淒涼的景狀,又抒發了孤寂苦悶的情懷。

“空床臥聽南窗雨 ,誰復挑燈夜補衣!這既是抒情最高潮,也是全詞中最感人的兩句。這兩句,在平實的細節與意象中表現妻子的賢慧,勤勞與恩愛,以及伉儷間的相濡以沫,一往情深,讀來令人哀惋悽絕,感慨萬千

最經典的五首悼念亡妻的詩詞,其中一人獨佔兩首,前兩名都是宋詞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宋】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是蘇軾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寫的一首悼亡詞。表現了綿綿不盡的哀傷和思念。 上片寫詩人對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寫實。下片記述夢境,抒寫了詩人對亡妻執著不捨 的深情。全詞情意纏綿,字字血淚。既寫了王弗,又寫了詩人自己。詞中採用白描手法, 出語如話家常,卻字字從肺腑鏤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著真淳。這首詞思致委 婉,境界層出,情調淒涼哀婉,為膾炙人口的名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