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纪伯伦丨书斋陈设——文房家具专场

南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中描述了文人心目中的书斋场景:“明窗净几,罗列布置,篆香居中,佳客玉立相映。时取古人妙迹以观,鸟篆蜗书,奇峰远水,摩挲钟鼎,亲见商周。端研涌岩泉,焦桐鸣玉佩,不知身居人世。”本次专场涉及明清文人生活所涉书斋陈设、家具、赏石百余,旨在以当代生活空间呈现古人妙师造化、格物尽理的传统审美妙趣,我们将发现这些带着历史气息的古物能够跨越历史、文化、空间,与当代生活、艺术完美融合。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纪伯伦丨书斋陈设——文房家具专场

4714

清中期

黄花梨百宝嵌松下高士图笔筒

D: 9.7cm

此笔筒以黄花梨为材,呈圆筒形,筒口微侈,腰腹部微束,底部有凸沿,下承三矮足。筒身以螺钿、骨、寿山等多种材质嵌出松下高士图。高士斜依丛石旁,身后有虬曲苍松,松枝茂密,可乘其荫凉,远处上空中有祥云漂浮,一片安逸清乐之景。整器造型端庄规整,构图疏密有致,饱含文雅书卷气。

百宝嵌百宝嵌始于明,盛于清。是把宝石、珍珠、珊瑚、翡翠、玛瑙、象牙、螺钿等一些珍贵材料混合镶嵌,利用其不同的色泽达到五彩缤纷的艺术效果。据张贷在其《夜航船•卷十二•宝玩》所云:螺钿器皿。嵌镶螺钿梳匣、印箱,以周柱为上,花色娇艳,与时花无异。其螺钿杯箸等皿,无不巧妙。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纪伯伦丨书斋陈设——文房家具专场

4715

清早期

黄花梨螭龙纹笔筒

D: 18.6cm

笔筒以黄花梨为材雕制而成,圆口直壁,下有圈足,底承三矮足。其造型别致,以几片花瓣环绕成形,宛如花朵盛开,婉约雅致。外壁铲地浮雕三只螭龙,各衔桃花、灵芝、竹叶一支,螭龙身形古拙苍劲,生趣盎然。整器构思布局精研巧妙,气韵兼备,寓意吉祥。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纪伯伦丨书斋陈设——文房家具专场

4728

清乾隆

紫檀百宝嵌座屏

61×22.6×91cm

此件座屏以紫檀为框,四面有工。边框饰以卷云形,木色深沉,并嵌玉、石作缠枝花和卷云纹纹样,边框与屏芯交接处饰以回纹。其顶部雕琢螭龙纹,并嵌玉与寿山石作蝠云纹图案。屏芯正面髹黑漆为地,其上以玉、骨、寿山石、染色硬木等镶嵌博古图,有如意、小几、鱼、花器、熏炉等物。右上方以玉嵌“御制诗”,诗曰:“楚畹试披寻,叶琼芽簇金。仕齐香竟体,返鲁乐操琴。春稧晋贤会,秋风汉武吟。不缘人莫服,芳散短墙阴。”屏芯背面嵌饰段竹纹样。竹枝斜出,挺拔遒劲,叶片舒展,纤长飘逸。旁侧有笋尖破土而出,一派生机盎然之景。其底座承两立足,以西番莲并锦鲤连接。其纹样古朴文雅,雕工细致考究。整器造型大气精致,工艺细腻娴熟,保存状态良好,甚为可贵。

座屏是一种陈设性家具,清代宫廷尤其喜爱使用座屏装饰,以达到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与其皇家身份相配,今故宫博物院重华宫等多处宫殿内均有此类陈设。而博古纹是中国传统装饰中一种典型的纹样,博古即古代器物,由《宣和博古图》一书得名,是各种工艺品上常用的装饰题材,寓意高洁清雅。二者两相结合,再加之此器工艺精美繁复,可谓是既突出图案之精美,又彰显华贵之气质,富有浓郁的古色古香的韵味,是为陈设雅器。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纪伯伦丨书斋陈设——文房家具专场

4729

清中期

紫檀鸟笼

20.5×20.5×43cm

此鸟笼以紫檀木做成,用料考究。小巧精致,是典型的苏州、杭州一带的“南笼”。其流转传承,保存至今,殊为难得。上接可以“万向”活动的提钩,提钩上施以洒金工艺,仿竹节造型,又若宝塔耸立。其与鸟笼衔接的铜片上以错金技法饰童子牧牛图,童子悠然坐于牛身之上,手牵纸鸢,身旁柳条倒垂摇曳,一派闲适自得之景。笼身器件精雕细琢,卷云纹纹样足见情趣风雅。内部水罐食罐皆制作精良,玲珑小巧。底呈四足,足侧与笼身连接处饰以卷草纹,婀娜秀雅。此鸟笼从设计、用料到制作等各个方面都极为精致。整器集多种工艺精制而成,婉约典雅,文风清骨。以此器作为闲暇清玩,衬托出爱鸟之人悠然快哉的意趣心境。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纪伯伦丨书斋陈设——文房家具专场

4731

清早期

黄花梨有束腰马蹄腿石面方桌

91×91×80cm

此桌通体由黄花梨制,采用典型明式家具结构,周身光素,以严谨的榫卯细节、简练的造型取胜,色泽沉稳,包浆温润。案面以格角榫攒边镶石板。有束腰,束腰与牙板连做,沿边起阳线,顺足而下,方材腿足间置罗锅枨,枨亦上下沿两边起阳线,下承内翻马蹄足,足端兜转俊俏的马蹄。整器造型规矩而雅致,其工艺考究,无过分雕琢,却处处经意,造就了妍秀温婉之态。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纪伯伦丨书斋陈设——文房家具专场

4732

清中期

红木有束腰马蹄腿带托泥螭龙纹佛龛

85.8×52×102cm

此佛龛以红木为材,顶部素面折角,龛门对开,攒框镶三板,上面四板镂空透雕螭龙纹,下面两板起阳线作开光,内浮雕阳文缠枝花卉纹。下有束腰,承内翻马蹄足,足下带托泥。整器形规整,做工考究,纹饰精美。其雕镂玲珑剔透,装饰素雅之中不失精巧,严谨庄重,法度森严。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纪伯伦丨书斋陈设——文房家具专场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纪伯伦丨书斋陈设——文房家具专场

4733

清中期

红木嵌大理石罗汉床及红木嵌大理石炕桌

206×114×124cm

此罗汉床以红木为材,色泽晶莹温润,品相完好。床围七屏风式,依势相隔,中屏最高,其他各屏渐低。每扇靠背及扶手间皆嵌木纹华美的瘿木板。中间又以红木作框,嵌圆形山水纹大理石板,色泽锃莹,其自然纹理气象生动,构成写意山水画,若山川起伏,意境优美。悠悠烟水,可赏可玩。理石根据意境落相应款,如“云岫苍茫”、“寒林晚烟”等,仿元人水墨山水的意趣。床面卷书式,卷书末端为圆雕衔枝凤首与立足相连,凤首形象毕肖,刻画细腻生动。无束腰,坐面藤编软屉,座下花牙透雕葡萄枝叶、玉璧纹,手法写实,琢刻逼真。腿足粗硕敦实,为三段式,从上至下分别铲地浮雕花卉、寿字、博古纹。整器镂雕、浮雕、阴刻结合,雕工繁复,技艺精巧。如此规格的大榻,并不使人感到像一个庞然大物,整个形象隽永秀丽,端庄质朴,又无半点霸气,蕴含着苏氏家具中彬彬有礼、超然大气的学士风度。

此榻配有炕桌。炕桌亦为红木制。桌面梯形降落,新颖别致。无束腰,牙条铲地浮雕拐子纹,方材腿足,底端阳线卷转为拐子回纹。

围屏榻镶嵌大理石的例证在苏氏家具中常见,除选用优质硬木以外,亦十分注重云石的品质,以及石面图像的色泽和意境。正所谓“造物之愈出愈奇,从此丹青一家皆为俗笔,而画苑可废矣!”由天然景象导入的诗情画意,更能生发出无限的思绪。将此榻摆于屋宅之中,可有坐拥山川,心游四海之趣。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纪伯伦丨书斋陈设——文房家具专场

4734

清中期

红木大理石面圆桌及圆凳五只

桌:D 88.5cm

凳子:D 36.2cm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纪伯伦丨书斋陈设——文房家具专场

圆桌与五只圆凳皆红木制成,选料上乘,品相完整。桌凳成套,形制统一,皆高束腰,直腿,牙板饰以螭龙纹。其中圆桌桌面攒框装大理石,石面纹路清晰,温婉流畅,有如山水泼墨画一般,美轮美奂。整套桌凳造型精美,色泽古雅,摆放家中可使室内生辉。古人在为家具选配石材时颇费心机,不仅要求色泽美观,而且还要求与家具主题相扣。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纪伯伦丨书斋陈设——文房家具专场

4735

清早期

黄花梨有束腰马蹄腿罗锅枨条桌

124×41.8×82.6cm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纪伯伦丨书斋陈设——文房家具专场

此桌以黄花梨为材,色泽沉稳,包浆温润。案面以格角榫攒边镶木板。有束腰,束腰与牙板连做,其下腿足间置罗锅枨。牙板与枨皆沿边起阳线。直腿,下承内翻马蹄足,马蹄足端兜转俊俏。整器周身光素,以严谨的榫卯细节、简练的造型取胜,规矩雅致。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纪伯伦丨书斋陈设——文房家具专场

4736

清早期

黄花梨嵌绿石座屏

54×29.5×80cm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纪伯伦丨书斋陈设——文房家具专场

此座屏以黄花梨为架,上镶嵌一片天然石板而成。插屏石质细腻,花纹美观,且利用石纹的自然纹理,构成一幅气势磅礴又不失秀美的泼墨写意画,令人遐思万里。屏下底座上雕两条螭龙腾飞对视,牙板中央上雕变形螭龙纹。整个底座线条流畅,简朴大方,木质纹理清晰、包浆莹润。其上纹饰构图有致,型态生动,线条运转流畅。配以石板之天然纹理,虽无过多雕凿,却尽显沉稳肃穆之感。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纪伯伦丨书斋陈设——文房家具专场

4750

清道光

骨制染色鸟食罐一组

尺寸不一

来源:王世襄先生文革退赔编号“35”,赠予中国同盟会创建者之一的韵荪。

著录:刘阳著,《谁收藏了圆明园》,金城出版社,2013年10月,页385

荣宏君著,《王世襄•珍藏文物聚散实录》,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1月,页155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纪伯伦丨书斋陈设——文房家具专场

此组鸟食罐共五只,骨制,皆圆口直腹,腹一侧作耳。五罐皆染色,做青、褐渐变色,色彩过渡自然,色泽清雅。其中较为扁圆的一只底部有“慎德堂”楷书款。整器小巧玲珑,精巧别致。此五件成组配套,且为王世襄先生旧藏。

古时皇室贵族的生活中,提笼架鸟是一种乐趣和喜好,相应的鸟食罐也就作为玩赏之器常伴左右。鸟食罐在诸多养鸟器具中最为讲究,作为宠物餐具享受着独特的待遇,其形状、纹饰千变万化。最早的鸟食罐据说创烧于东汉。道光、咸丰时,宫廷养鸟娱乐活动尤为盛行。道光皇帝旻宁对于观赏鸟的饲养又有了新的要求,五件成堂的鸟食罐就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分别作盛水、放食、放砂粒之用。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纪伯伦丨书斋陈设——文房家具专场

4758

剔红钓蟹图三撞套盒

13×13×15.5cm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纪伯伦丨书斋陈设——文房家具专场

此件套盒造型方正规矩,呈方形,倭角,连盖共四层,子母口层层相套,器精而巧。通体内外髤朱漆,盖面随形开光内,以表示“天”、“水”、“地”的三种不同锦地做底,雕饰钓蟹图。画面中远处祥云缭绕,山石嶙峋,近景处海水波澜起伏,岸边杂石后出一老柳,柳条倒垂似帘。有一渔者,梳髻留髯,面含微笑,手持钓竿,垂首注目水边一只小蟹,一派怡然自得之景。盒盖四面及以下四层,分别雕刻菊花、桃花、栀子和牡丹四种花卉,皆是花肥叶厚,过梗穿枝,遮花压叶,妙在繁而不乱。此套盖盒保存完整,雕工卓绝,流传至今,殊为不易。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纪伯伦丨书斋陈设——文房家具专场

剔红,又称雕红漆,红雕漆。中国漆器工艺的一种,此技法成熟于宋元时期,发扬于明清两代。其法常以木灰、金属为胎,在胎骨上层层髹红漆,少则八九十层,多达一二百层,至相当的厚度,待半干时描上画稿,然后再雕刻花纹。明代的雕漆工艺已经趋于成熟,其所雕山水人物图案,立意鲜明,几乎全是表现文人的林泉之志与淡泊之情。而其所雕花卉图案,常见诸如牡丹、菊花、桃花等多大十数种,时作主纹,时作边饰;或单用,或组合;或写实、或抽象,变化无穷。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纪伯伦丨书斋陈设——文房家具专场

4759

剔犀云纹捧盒

24.5×24.5×20.8cm

此捧盒器形饱满硕大,呈梅花式,子母口,随形圈足。足内及盒内髹黑漆,外部用黑、红两色漆分层繁复髹成,刀口断层处露出有规律的朱漆层,即《髹饰录》中所谓的“乌间朱线”。盖盒中心雕饰梅花以为圆心,四周环绕如意云纹,盒身亦作同样雕饰。其所雕如意云纹构图饱满,流转圆润自然,堆漆润泽,修刀利落,属明一代雕漆风格。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纪伯伦丨书斋陈设——文房家具专场

剔犀是雕漆工艺的一种,其刀口的断面显露出不同颜色的漆层,与犀牛角横断面层层环绕的肌理效果极其相似,这种独特的效果灿然成纹,流转自如,回旋生动,与剔红相较,取得了比纯色雕漆更富于变化的装饰效果,以雕刻线条简练、流畅大方的“云纹”为主。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纪伯伦丨书斋陈设——文房家具专场

4770

清早期

黄花梨凤穿花纹书箱

36.6×18.6×11.8cm

此书箱以黄花梨为材制成,呈长方形,木色温润,纹理清晰。箱顶起一圈阳线作一随形开光,开光内以铲地浮雕之技法刻绘“鸾凤和鸣”图。中央出有一枝并蒂牡丹。牡丹枝干遒劲,肆意生长,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牡丹花头丰硕,富贵雍容。叶片舒卷、虬枝曲折间,有两只凤鸟,一驻足而立,一展翅翱翔。二鸟顾盼回首,两相遥望间呈现出“凤凰于飞,和瑟铿锵”之景,有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子孙繁盛、家业兴旺之瑞意。书箱四壁同样起随形开光,雕刻凤穿花纹样。凤凰身姿婀娜,体态雍容而高贵典雅,穿梭掩映于枝丫花叶中,一派祥和喜瑞之象,与箱顶图案呼应却又富于变化。是箱四角用铜叶包裹,盖顶四角亦镶铜饰件。正面饰有方面叶,拍子云头形,两侧面安提环。整器造型端庄规整,工艺精湛,雕刻繁复却又层次鲜明,具富贵吉祥与文雅质朴于一体,殊为难得。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纪伯伦丨书斋陈设——文房家具专场

穿花凤是穿传说中的异鸟。明代顾起元的《客座赘语•禽鱼》记载曰:“穿花凤,万历初,观音门鲥鱼厂前朱家,见树上一鸟,身大如燕,尾长尺,首有缨,身文五色,粲然夺目。飞绕树中,不停集,不惧人,凡四五日始去。人不识为何鸟,或曰,此穿花凤也。”凤为鸟中之王;牡丹为花中之王。凤穿牡丹,更是祥瑞、美好、富贵的象征。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纪伯伦丨书斋陈设——文房家具专场

4802

清早期

黄花梨百宝嵌花鸟图拜匣

26.3×16.5×10.7cm

此盖盒以黄花梨为材制成,呈长方形,中间有一屉。盖面微隆,以百宝嵌工艺镶嵌硬木、青金石、翡翠、螺钿构成花鸟图案。盖顶斜出一枝桃花,其枝干虬曲苍劲,盘曲弯转富有韵律。枝上桃叶飘逸摇曳,桃花花形饱满,或迎风绽放,或吐蕾含苞。有一禽鸟立于枝头,翘尾回首,鸟语花香,沁人心脾。整器造型端庄清雅,做工精致,盒口衔接紧密,色艳质润,展玩在目,妙趣横生,可谓精工巧制。

拜盒又称拜匣或拜帖匣,因拜帖而得名。过去若求礼数周到,拜帖的传递便少不了拜匣。其中不仅仅是名帖,凡各种往来的礼帖、请帖、庚帖皆以此传递。

百宝嵌工,据《遵生八笺》称:“如雕刻宝嵌紫檀等器,其费心思工本,为一代之绝。”其做法,有隐起如浮雕的,也有表面平齐,不见起伏的。此件拜盒镶嵌画面如浮雕,色艳质润,方寸之间,图文清雅,展玩在目,妙趣横生。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纪伯伦丨书斋陈设——文房家具专场

4803

明晚期

黄花梨嵌云石砚屏

27×13.2×37.8cm

此砚屏以黄花梨为材制成,其选料上乘,材质细密、纹理柔美、木色润泽、包浆浓厚自然。设有两站牙,下承两足,足间有一牙板。屏心攒角镶嵌一片天然云石。云石细腻,花纹美观,状若群山绵延耸立,峰峦如黛,周围云气缭绕,烟雾霭霭,一派山河气象,构成一幅洒脱飘逸、气势雄浑的山水大写意。令人遐思万里。整器光素无工,不多加雕凿,仅以木色石理取胜,视之沉稳肃穆。天作之木配自然之石,这体现了文人雅士的清赏情趣,置于桌案,有坐穷泉壑之意。

南宋赵希鹄在《洞天清禄集•砚屏辨》中曰:“古无砚屏,或铭砚多镌于砚之底与侧,自东坡、山谷始作砚屏,既勒铭于砚,又刻于屏以表面出之……”传苏东坡、黄庭坚二人,因日光或烛光投射墨汁之余光甚伤目,故制砚屏以挡之。明代以后,砚屏的制作更趋精湛。制者巧妙利用石材,雕作砚屏,可置几案,作陈列摆设,又可置于砚端以障风尘。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纪伯伦丨书斋陈设——文房家具专场

4804

紫檀琴式镇纸

30×5×1.5cm

此镇取紫檀为材,呈仲尼式古琴状,背承四足。整器光素无纹,以紫檀自然纹理取胜,沉着宁静,简易古朴,稚拙中自有几分文人雅士的天真烂漫之趣。置于案几,可寄情遣性,清新乐志。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纪伯伦丨书斋陈设——文房家具专场

4806

清乾隆

紫檀描金龙纹挂屏

D: 65.5cm

整件挂屏精选细密的紫檀木制成,以铲地浮雕之法于正中央分别雕琢出如意蝠纹,四周以西番莲卷草纹相接,枝叶缠绕翻卷,婉转伸展,富有韵律。屏芯髹金、赤、褐、黑、绿等多种色漆,绘制纹饰。其中以粗金曲线并卷云纹样做圆形开光,开光内绘江崖海水云龙纹。其正中有一五爪苍龙盘旋,口吐火球。其身形矫健,双目炯炯,触须飘扬,五爪锋利,气势威严凶猛。苍龙周身有灵芝祥云并折枝花纹样环绕绵连,其身下崇山峻岭,又有海水江崖,海浪翻卷,波涛汹涌,寓意吉庆平安、寿山福海。开光外饰锦地。整器刻绘细微精妙,施彩华美富丽,纹样如云似锦,雕刻深俊,刀法细腻圆熟,线条处理柔和适度,气势恢宏又不失精致。将西洋花卉与中国传统纹饰密切结合,有“万福长春”、“万寿长春”的吉祥寓意。在传统纹饰的基础上,既有创新,又能达到和谐统一,具有活泼而严谨的装饰趣味。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纪伯伦丨书斋陈设——文房家具专场

4808

明末清初

林在峨铭海水云龙纹端砚

17.1×11.3×3cm

此砚端石制,细腻如婴儿肌肤,具青花、火捺、蕉叶白、翡翠条及碎冻等精绝石品。砚体厚重,呈长方形。砚面中央处作微凹圆形砚堂,砚堂平坦光素,便于磨墨。砚堂周围起一圈阳线弦纹为饰,其外环雕刻海水云龙纹。曲线转折翻卷,似氤氲浪花飞溅,又似缥缈云海沉浮,中有一条螭龙卷曲穿梭其间,时隐时现。砚背有大片留白,其余部分亦如砚堂四周一般饰以海水云龙纹。配黑漆嵌螺钿盒。整器造型端庄规整,其雕刻繁复工致,祥云舒展自如,福海波涛汹涌,雕琢细如毫发,九条螭龙姿态各异,顾盼嬉戏,寓静于动,生动可爱。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纪伯伦丨书斋陈设——文房家具专场

砚侧有阴刻行书铭文:“董氏善治砚精篆刻,所制古雅浑成,今冬访闽中,以云龙研赠余,得未曾有,洵为席上之珍。 在峨”,并篆书印款“林”,其字迹飘逸遒劲,老道干练。林在峨铭文中提到的董氏,其精于治砚、篆刻,与闽中有关等信息,结合史料记载,此人或为董汉禹。董汉禹与林在峨、林佶父子所处时代相同,三人俱为闽中人,且皆喜砚、藏砚,林佶亦在其《朴学齐稿》对董汉禹有“善刻印、能制钮”之赞称。据《闽中书画录》记载,董汉禹,字沧门。其人精于制砚,多有作品进贡朝廷,为黄任所赏识,曾被黄任聘于府中制钮多年。黄任时任广州四会知县,董汉禹在拜别黄任之后回到故乡闽中,拜访林佶并赠砚,在峨刻铭文记之。此砚即为董汉禹与林佶、林在峨父子交往的历史见证。

林在峨,字涪云,清代福建人,林佶之子。好古工文词,精行楷或写意作竹石花卉。著有《陶舫集》、《砚史》。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纪伯伦丨书斋陈设——文房家具专场

4813

高兆铭洛神图端砚

18.3×11.7×3.2cm

砚以端石制,石质细腻,色泽泛青紫。砚体为长方形,砚面开大淌池。砚堂平整,靠近砚额处微凹以作砚池。四周琢螭龙纹。砚背以减地浮雕法雕刻洛神图。洛神一手持松枝,一手背后,驻足回首,顾盼生姿。其衣带飘摇,足下水浪涛涛。其上左侧以阴刻法雕行书款“盈盈汉水若可越,可惜凌波步罗袜。己亥春暮”,后配“固斋”印款。砚背右下方亦有“固斋高兆”印款。砚身四侧铭刻阴文小楷《洛神赋》节选文字。整器造型端正大方,砚背洛神婉约清秀之像配以砚唇上螭龙纹之婉转曲折,方中见曲,简繁有度,于浑朴大气中见精巧。配日本棉袋、桐木箱。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纪伯伦丨书斋陈设——文房家具专场

高兆,字固斋,号云客。生活于康熙年间。福州清侯官(今福建闽侯)人,著有《续高士传》。工文翰,书工小楷、行书、平生嗜砚,收藏甚多,大多石质细润,做工考究,实属佳品。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曾与友人同游端溪,撰《端溪砚石考》一文,对老坑石品做了详细的描述,是一篇很有价值的文献。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纪伯伦丨书斋陈设——文房家具专场

4820

清早期

柞榛木独板翘头带托泥案上案

44.8×15.1×10.5cm

案以柞榛木制,案面平整,两端嵌入小翘头,灵动飞扬,边抹打漥,至底起窄线,牙头锼成卷云式,以夹头榫与腿足相接。腿足方材,下承托子,两侧腿足间装横枨。整器朴质简练,雅致可观。小案虽非大器,但榫卯严谨考究,标准明式做法,造型秀美悦目。历经多年传承,保存完好,尽显文人生活意趣。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纪伯伦丨书斋陈设——文房家具专场

4821

清早期

黄花梨小案上几

33.6×16×11.7cm

几以色泽优美的黄花梨为材,案面格角攒框板,纹理细密美观。案面垛边及横枨、腿足皆方材打窪,采用裹腿做法。此器尺寸小巧,当为案上小几,却是小器大作,工艺极为考究,耐人寻味,可玩可赏,亦可置之案头摆放心爱文房雅物。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纪伯伦丨书斋陈设——文房家具专场

4824

清早期

紫檀诗文笔筒

D:17.7cm/H:18.5cm

笔筒以紫檀为材,呈直筒状,口微侈,腰略束。筒身外壁以陷地浅刻法雕折枝花鸟图并配以诗文。制者以刀代笔,雕琢两枝傲梅交错斜出,老干虬曲,梅枝遒劲干练,枝头梅花饱满,或凌寒而绽,或含苞欲开。枝头有一只禽鸟,圆硕肥润,毛发细致入微,线条干净细腻,一派生机盎然之象。梅花旁侧有阴刻行书诗文:“借此一枝殊雪,函禽聊惜羽毛,若非性甘冷落,安新梦永清高。舜江王若芳”,并“玉斧”、“王若芳印”两枚篆书印款。整器造型简约雅致,包浆莹润,以特有的自然纹理取胜,简洁流畅。其刀法老劲,书法秀媚,婉转自然,置于案头,文气雅意顿生。

王若芳,又作王永芳。清初嘉定竹人。金元钰《竹人录》中记载曰:“王永芳字玉斧,自署舜江,工镌字,墨守苏文忠清劲洒落。”嘉定竹人阴刻文字,清前期所作者字体较大,清代中期日渐趋少,其他地区则有不少擅长篆刻的文人或印人以业余之姿参与竹刻艺术之创作,其所阴刻文字多偏小字,此时已不易觅得如王若芳般大字深刻之文。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纪伯伦丨书斋陈设——文房家具专场

4826

清早期

硬木有束腰马蹄足凉榻

189.8×70×52.5cm

此榻硬木制成,木质细密坚硬,包浆自然莹润,造型简洁古朴,优美雅致,色泽幽静沉寂,有束腰,直腿,内翻马蹄足。整体工艺精湛,繁简相宜,刚柔相济,典雅气派,保存至今,仍完好无损,实数不易。

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行-纪伯伦丨书斋陈设——文房家具专场

4833

清早期

鸡翅木圆角柜

86×43.5×144cm

此圆角柜以鸡翅木为材,柜帽喷出,有栓杆。柜门面心独板,纹理细密耐看,面页捶打成弧面以配合混面门框。底枨下安光素的刀牙板。

圆角柜是中国传统家具中最精巧优美的设计之一,造型上小下大,四足下舒上敛,侧脚显著,这种设计使其线条利落清爽、平衡稳固。因圆角柜造型上小下大,呈“A”字形,故成对陈设中间有一道斜斜的缝隙,单独摆放反而更有韵味。


藏品送拍点击右上角“关注”私信“输入”联系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