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上了那么多辅导班,孩子进步却不明显?

为了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多家长通常会给孩子报辅导班。希望通过辅导班,能够达成以下目的:

1.提前学习,希望通过抢跑来获得优势。希望孩子取得好成绩之后,增加自信,爱上学习;

2.弥补课堂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巩固已经学习的知识,查缺补漏,提高成绩。当孩子成绩不如预期,或者希望孩子成绩更好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求孩子增加学习时间。认为增加时间越多,学习成绩就会越好。

为什么上了那么多辅导班,孩子进步却不明显?

抢跑和超量学习带来成绩上的提升,其实是一种假象

(1)掩盖了真正的问题

孩子成绩上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机械性的记住了题目,而没有真正理解和内化这些知识,自我觉知、思维方式、学习策略等学习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和提升。

(2)形成低效的学习方式

上课没必要注意听讲,反正有辅导班,辅导班也不用太认真,反正学校老师还会再讲。在这样的情况下形成的学习方式,是低效的学习方式。

(3)妨碍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超量投入时间的方式不会一直有效,到了一定程度,孩子会有越来越多的负面情绪,在负面情绪笼罩之下,孩子很难有心力和动力去学习和探索高效的学习策略,这会妨碍学习能力的提升;

(4)带来不必要的亲子关系冲突

学习中的负面情绪会催生一些逃避和抵抗行为,家长在对成绩的焦虑压力下,对这些行为往往怒不可遏,导致面对学习时亲子关系冲突加剧。

为什么上了那么多辅导班,孩子进步却不明显?

综上,这样所花的时间,只是有限提高了近期的考试成绩,但是对学习效率没有帮助和提升,甚至阻碍了对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小学阶段这些问题通常还不严重,到中学阶段,学习难度加大,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问题更多的暴露出来,孩子跟不上,会厌学,再施加压力反而使情况更糟。

那怎么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引入学习效率因素,通过学习能力提升学习效率。

家长把注意力从对成绩的关注上,转移到学习能力的进步上,通过引导和帮助促进孩子学习能力的提升

(1)能力提升会带来自我效能感,也就是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自信提升;能力提升与自我效能感能够形成自我强化的正向反馈循环;

(2)学习能力提升,学习效率提高,成绩也会随之提高,带来的成就感也会提升自我效能感,整个过程进入正向循环。

为什么上了那么多辅导班,孩子进步却不明显?

这个循环建立起来之后,家长可以逐渐不用再给孩子施加压力了,只需要给孩子提供必要的引导和帮助,孩子在内部动机驱动下即可持续这个循环过程,逐步实现“学会学习,自主学习, 爱上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