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楼市正迈入“寒冬”,金九银十也难以拯救下跌的房价?

以往,9月、10月是房地产销售行业的旺季,楼盘都会选择在“金九银十”前后上新,刺激消费者购房欲,但是曾经“排队买房”的辉煌景象如今却难再重现。

楼市迈入隆冬,房价开始下跌

据统计,房地产行业占了国内GDP的15%,如果加上衍生行业,则可以占到近30%。但是在政府推动经济去杠杆化、贷款收紧的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开始出现疲软。

中国楼市正迈入“寒冬”,金九银十也难以拯救下跌的房价?

在北京“睡城”燕郊这里,在楼市大好时,光是燕郊的二手房就已经要3万多元一平米,如今楼市重归黯淡,每平米超过3万的房子屈指可数。然而,房价大幅下降并未带来多少销量。

在过去不久的黄金周里,北京新房成交量为170套,二手房仅为52套,并未扭转连续四个月销量下降的颓势。在深圳,房地产市场同样遇冷,数据显示,深圳9月份的新房成交量同比下降了17.6%。南京某楼盘的销售员更是表示:“本来已经做好加班的准备,结果来的人比平时还要少。”

中国楼市正迈入“寒冬”,金九银十也难以拯救下跌的房价?

有研究机构跟踪了国内31个城市的楼市在黄金周期间的表现,数据显示房屋销量同比下降了27%。可以说,全国整体的楼市都陷入了低谷期,那些当初以高价买下土地的开发商,如今正面临着难以回本的巨大压力。

棚改货币化收官在即,三四线城市首当其冲

但是,房地产市场的低迷才刚刚开始。不久前,国务院明确指出,要尽快取消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所谓棚改,就是拆除旧房、兴建新宅,一般不会增加住房需求,而棚改货币化则是拆除旧房后给予拆迁户一定的补偿,手握巨款的拆迁户扎堆购新房,自然会推动房价上涨,但现在这一大利器也将退场。

此外,国务院还将2020年定为棚改货币化的“收官年”,其实不必等到2020年,目前就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2018-2020年的棚改任务是1500万套,如今已完成了大部分。

中国楼市正迈入“寒冬”,金九银十也难以拯救下跌的房价?

那么棚改货币化逐渐退场后,哪些城市的房价会最先受到波及呢?

首先,棚改货币化比例高的城市。在这些城市里,房价上涨的动力很大一部分源于棚改政策的推动,棚改一旦收官,这些城市的房价就会最先受到打击,如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的三四线城市。

其次,人口持续流出的城市。房价上涨的根源在于需求的上涨,但是在失去人口支撑,没人接盘的城市,房价必定会逐渐下滑,如东北、中西部地区的三四线城市。

一直以来,国内房地产市场都呈现周期性的起伏,但是随着政府对楼市采取更多的管控政策,可以在房价上“褥羊毛”的空间会渐渐缩小,不论是买房自住还是投资,消费者都应该做好风险把控,投机不可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