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3|被讨厌的勇气:你的不幸,都是自己“选择”的

书摘3|被讨厌的勇气:你的不幸,都是自己“选择”的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

一味执着于“被给予了什么”,现实也不会改变,我们不是可以更换的机械。我们需要的不是更换而是更新。

你认为“不幸”对你自身而言是一种有好处的事。

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生活方式(人生的状态)是人生中思考或行为的倾向。某人如何看“世界”,又如何看“自己”,把这些“赋予意义的方式”汇集起来的概念就可以理解为生活方式。阿德勒心理学认为,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

假设一个人为“我的性格是悲观的”而苦恼,我们不妨改为“我具有悲观的世界观”,性格一词或许会带有“不可改变”这一感觉,但如果是世界观的话,那就有改变的可能性。

并不是有意地选择了“这样的我”,最初的选择也许是无意识的行为,这种行为开始于大约10岁的时候,接下来的行为就是你自己的责任了。无论是继续选择与之前一样的生活方式还是重新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都在于你自己。

假若生活方式不是先天被给予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就可以由自己进行重新选择。

人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可以随时改变,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大概是觉得这样一直不做改变比较轻松吧。(舒适圈的概念可以再次回顾一下)

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要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气,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和不变带来的“不满”,人们往往倾向于选择后者。

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

要有“摈弃现在的生活方式”的决心。活在“如果怎样怎样”之类的假设之中,就根本无法改变,因为“如果可以变成Y那样的人”正是你为自己不做改变找的借口。

所谓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就是这样,应该去做,才可以有所发展。

如果要改变对世界或自己的看法(生活方式)就必须改变与世界的沟通方式,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请不要忘记“必须改变”的究竟是什么。你依然是“你”,只要重新选择生活方式就可以了。

“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你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