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最喜欢四子拖雷,为什么最后登上大汗之位的却是窝阔台?

拖雷这一监国,就监了两年多。

在这两年多中间,窝阔台和拖雷两兄弟心中的心结,不断地生长和发酵。

公元1229年秋天,克鲁伦河畔(如图,发源于蒙古国肯特山,向东流入内蒙古呼伦湖),在蒙古各方政治势力的博弈之下,库里勒台大会终于顺利召开了。这个时候,术赤已经去世,而术赤家族的拔都年纪尚轻,战场上也还没有树立起绝对的威望。所以,这次大会上,发言权重最高的,依然是老一辈的三兄弟,察合台,窝阔台,拖雷。在大会开始后的四十多天里,各利益方进行了非常艰苦的讨论与争执。终于,最后在察合台的力挺,以及拖雷的让步之下,窝阔台顺利继承了蒙古大汗的位置。

客观地评价,如果单纯作为一位政治领导人来讲,窝阔台之后的表现是基本合格的。尤其是他重用耶律楚材,让窝阔台在广大汉地占领区,为蒙古人赢得了不少的民心。


成吉思汗最喜欢四子拖雷,为什么最后登上大汗之位的却是窝阔台?


耶律楚材,汉化的契丹人,祖上是辽国贵族。耶律楚材在窝阔台时期的一些为政举措,直接影响到了后世元朝在汉人故地的统治策略。耶律楚材执政期间,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战乱时期草原游牧文明对于汉地儒家文明的负面冲击。耶律楚材在他近三十年的为政生涯中,抢救儒家经典,传播儒家思想,保护儒家人才,同时修缮了孔庙,提醒蒙古统治者善待被征服地区人民,此外,他还不遗余力地推进蒙古上层统治者和贵族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历朝历代,不管世事艰辛,战乱频仍,正是有了耶律楚材这样的人,我们的文化才能够生生不息地流传到今天。

耶律楚材,为窝阔台登上汗位也立下了汗马功劳。比如前文提到的库里勒台大会上,耶律楚材创造性地将汉人皇帝的加冕仪式,运用到了库里勒台大会上。当时以察合台,拖雷为首的所有蒙古贵族,集体向新任蒙古大汗窝阔台行跪拜礼。用这种跪拜的外在形式,彻底改变了之前蒙古部落自然形成的相对平等和原始的加冕仪式,这也是蒙古人用汉制改变蒙古传统政权形式的开端。

-----------------

备注:本文是一本书的其中一个小节,整本书的名字叫做《魔方中国史》。欲知上下文,请关注“唐岛渔夫”头条号。更多最新内容,请关注天涯煮酒论史版块的原帖——“打乱顺序重读中国历史”,原贴已更新三十五万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