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西軍變——南宋軍人整建制叛變的標誌性事件,跟岳飛什麼關係?

淮西軍變發生在紹興七年,公元1137年。讓我們記住這個年份,因為有很多圍繞岳飛和趙構是非曲直的事件,都發生在這一年。

首先這一年中,前面提到的,由地方屯駐大軍演變而來的五大護軍,(韓世忠前護軍,岳飛後護軍,劉光世左護軍,吳玠右護軍,張俊中護軍)其中的左護軍劉光世,因為厭倦戰爭,貪圖享樂,被朝廷罷免。朝廷雖然拿下了劉光世,但是對於這支大軍的歸屬,卻產生了猶豫。趙構先是準備把劉光世所部王德、酈瓊等兵馬五萬餘人交給岳飛來帶,但是最終卻又反悔了。

反悔的原因很簡單,淮西這塊地方太過要命,幾乎是掐著趙構的命根子一樣的存在。在趙構能夠下決心交給可靠的繼任者之前,他需要深思熟慮。

宋金的拉鋸區域,大體上是沿著秦嶺淮河一線進行的,因此四川的吳階相對比較獨立,他所在的防區又具備蜀道天然的防守優勢,因此吳階面對金軍的攻勢,基本上能夠自保。所以排除掉吳階以及吳階的防區,那麼兩宋之交其他戰事最為激烈的區域,莫過於東部淮河以南的荊襄和江淮一帶。而這塊防區上的岳飛,劉光世,韓世忠,張俊四個人,又被人稱為南宋的“中興四將”。到了劉光世主動交出兵權之後,岳飛,韓世忠,張俊三個人,又合稱“三大將”。


淮西軍變——南宋軍人整建制叛變的標誌性事件,跟岳飛什麼關係?


岳飛在紹興四年也就是公元1134年,一舉收復荊襄六郡(尤其襄陽)。從此坐鎮鄂州(湖北武昌)長達七年之久,牢牢控制著這塊戰略要地。

東邊的淮西,對於南宋政權來說是防守中的重中之重。

如果金軍長期佔有淮西這塊地方,則隨時都可以對南宋的江南腹地發起攻擊。即便是這塊土地不落在金國手上,如果落入一個心懷異志的軍頭手上,那麼趙構的南宋小朝廷也會芒刺在背。所以,趙構猶豫是否將淮西軍交給岳飛的問題,實質就是對岳飛的信任問題。根源不在於劉光世部隊的兵力太多,或者戰鬥力太強,根源就在於淮西地區太過生死攸關。

但是怕什麼就來什麼。

由於朝廷在劃歸這支部隊給岳飛的問題上的搖擺和出爾反爾,最終導致了岳飛找藉口離開一線到了後方的廬山,為逝去的母親守孝去了。在朝廷的力勸之下,最終岳飛才回到了之前的原工作崗位。

而與此同時,淮西部隊中的酈瓊等人,在期盼被軍政明星岳飛接管未果的情況下。朝廷提拔了酈瓊原來的同事王德,由他來接替了劉光世的位置。這件事情讓酈瓊很不服氣,最終造成酈瓊率四萬多士兵,並且裹挾了十萬多淮西百姓一起叛變投敵。在淮西主力部隊投敵之後,淮西這塊大宋政府苦心經營的戰略緩衝區,終於變成了真空。

-----------------

備註:本文是一本書的其中一個小節,整本書的名字叫做《魔方中國史》。欲知上下文,請關注“唐島漁夫”頭條號。更多最新內容,請關注天涯煮酒論史版塊的原帖——“打亂順序重讀中國歷史”,原貼已更新三十五萬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