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扶貧拔「窮根」

六安網訊(程度厚 記者 張瑞)“之前,俺們窮人得了病,常年吃藥打針,被鄰里們稱為‘藥罐子’,如今,黨的健康扶貧政策實行了健康脫貧兜底‘351’,併為俺們貧困人口慢性病患者開通了醫藥費補助‘180’綠色通道,俺們有了盼頭,再也不為醫藥費用而犯愁了。”葉集區姚李鎮育才村瓦樓村民組王發榮深有感觸地說。

該鎮年逾七旬的育才村村民王發榮,十幾年來,一直是病魔纏身,瘦得皮包骨頭,走路打踉蹌。哮喘這種難以治癒的慢性病,常年摧殘著他的身心,一天三頓藥不離口,一週奔走於村衛生室和鎮衛生院之間好幾次。王發榮的老伴早年病逝,兒子兒媳迫於生計,常年在外打工,每月把打工掙來為數不多的收入,定期寄到父親手裡。他每年的醫藥費開支上萬元,成了村裡因病致貧的貧困戶。針對這種情況,前些年,每到春節,鎮民政部門發放的貧困救濟款,村裡優先考慮王發榮這一戶,為他們解決幾百元救濟款。但這對於一個常年靠吃藥、打針維持生命的患者,無疑是杯水車薪,根深蒂固的“窮根”,很難拔掉。

近年來,黨和政府的多項扶貧政策,如給貧困群眾注入一針“強心劑”,使許多貧困群眾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氣。黨的民生工程惠及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患者,他們享受了慢性病費用醫療保障“180”工程,自這項工程實施以來,王發榮和其他貧困患者一樣,慢性病醫藥費有了保障,臉上也增添了久違的笑容。

葉集區姚李鎮貫徹落實黨的精準脫貧政策以來,始終以政策宣傳為導向,加大宣傳力度,採取多項措施,致力於貧困群眾精準脫貧,並通過產業扶貧、健康扶貧等,多措並舉助力脫貧,長期的心貼心、面對面、手把手的幫扶貧困戶脫貧,不僅拉近了幹群關係,還與貧困群眾結下了深情厚誼,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

為使全鎮貧困人口儘快脫貧,兩年來,該鎮開辦各類就業技能培訓班8場,培訓貧困人口520人,累計申報就業補貼獎補697人,輔助性崗位73人,幫扶貧困戶實施產業脫貧、健康脫貧,並實行申報產業逐年獎補832戶82.24萬元,一次性獎補64戶30萬元。通過產業扶貧、健康扶貧等形式,使大部分貧困群眾拔掉了“窮根”,栽上了“富苗”,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走上了致富之路。

眼下,王發榮再也不用為醫藥費而犯愁了,落實民生工程健康脫貧兜底“351”和醫藥補助“180”以來,他的報銷比例達80%以上。“眼下,俺們老百姓也享受這麼好的待遇了,要是在從前,俺們想都不敢想有這樣的好事,黨和政府對俺們貧困群眾的幫助真是太大了!”王發榮逢人就說,見人就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