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行業下半場 滴滴或對「一家獨大」說再見

兩樁重大安全事故後的兩個多月以來,滴滴出行(以下簡稱“滴滴”)從未離開過人們的視線,一系列的整改措施相繼出臺。一邊是滴滴在整改中“極力求生”,另一邊則是網約車江湖中新生力量的“伺機而起”。10月9日,外媒消息稱,吉利將聯手戴姆勒在國內成立乘車共享合作公司,並將對手“鎖定”滴滴;三日之後,阿里巴巴旗下的哈羅出行也在官方微博稱,已經在上海、南京和成都等地區試點打車服務。

在滴滴“打敗”優步中國等玩家之後,行業內“一家獨大”的局面已經維持了有一段時間。如今滴滴步入“多事之秋”,後來者美團打車等也在奮力爭奪市場。對此,有觀點認為,未來的網絡出行領域將會出現更多的服務模式,用戶也獲得更多選擇。一家獨大的局面極有可能被打破。而對於步入下半場的網約車行業而言,細分化競爭或成看點。


網約車行業下半場 滴滴或對“一家獨大”說再見


滴滴“一家獨大”或成歷史

作為從與快的、優步激烈廝殺中突圍而出的互聯網出行巨頭,滴滴在國內早已奠定了一家獨大的行業地位,但“突遭”整改的滴滴,必然留給市場新勢力萌生和突圍的空白間隙。繼美團、高德之後,“一超多強”的網約車市場,又添一名新玩家。10月12日晚間,哈囉出行在官方微博稱,上海、南京、成都等地區已上線打車服務。

今年9月,在哈羅單車品牌升級為“哈囉出行”時,哈囉出行CEO楊磊就強調,今年9月正值公司成立兩週年,哈囉將從單一的共享單車企業成長為囊括哈囉單車、哈囉助力車和汽車等綜合業務的移動出行平臺,呈現多元化業務特徵。

事實上,哈囉出行的網約車業務,是通過對接第三方網約車平臺開展的,目前的出租車業務是接入嘀嗒出行。此前的品牌升級發佈會上,哈囉出行宣佈將聯合首汽約車、嘀嗒出行、高德地圖等多家出行服務商構築智慧出行平臺。

在網約車格局看似板結、大小山頭林立之際,此時入場的哈囉出行,多了幾分攪局者的味道。艾媒諮詢CEO張毅表示:“共享單車屬於‘螞蟻搬家’,客單價小,訂單多,但維護成本和投入成本也很大。網約車的車輛並不屬於自己,哈囉主要是發揮平臺的作用,從某種程度來說,算是減輕業務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滴滴作為出行領域的霸主,業務囊括了網約車、共享汽車、共享單車、出租車等等,覆蓋了整個出行版圖,將首汽、易到、神州等玩家遠遠甩開了一截。美團打車今年3月份登陸上海,跟滴滴的補貼大戰打得轟轟烈烈,宣稱只用了10天,就拿下了30%的市場,已經證明了是重量級的玩家。上市後,美團的競爭力也將進一步提升。同樣是今年3月,阿里旗下的高德地圖也推出了網約車業務。但是在惡性事件頻繁發生後,高德和滴滴的順風車業務均被下架,整個行業開始從亂象叢生走到了冷靜發展期。在高德的順風車業務下架後,阿里系急需一個新的機會切入出行領域,以此與騰訊系競爭出行版圖。哈囉出行推出網約車服務正好符合這一契機。由此,哈囉進軍網約車,勢必觸碰滴滴的神經。

同樣將目光“鎖定”滴滴的還有傳統汽車製造商。10月9日,外媒消息稱,吉利董事長李書福正在與德國戴姆勒集團展開洽談,雙方將在中國成立網約車合資公司負責乘車和汽車共享服務,持股比例為各50%,雖然雙方的談判尚未最終敲定,而戴姆勒正在考慮使用與比亞迪合作的電動汽車品牌騰勢作為共享出行平臺的用車。

不過,在業內看來,以出租車起家以及擁有強大運營能力的滴滴仍然佔據了互聯網出行領域的核心競爭力,行業的格局還難以有所改變。但也有觀點指出,未來的網絡出行領域,將會出現更多的服務模式,用戶也獲得更多選擇。一家獨大的局面極有可能被打破。

網約車行業下半場該如何打

面對著不斷入局的玩家以及屢屢升級更新的玩法,如今,出行領域正在從“草莽”時代走向精細化運營。

羅蘭貝格合夥人鄭贇認為,汽車產業的應用場景主要會覆蓋共享出行、智慧停車、自動駕駛、電池全生命週期的四個場景。共享出行已經結束了上半場的小戰役,下半場將會由產品思維向服務思維轉變,平臺需要創造更多場景。“上半場確實有很多優秀的出行平臺,改變了大家的出行習慣。但是這中間更多的是對現有出行習慣的切分,更多其他細分場景蘊藏了很多新的投資機會。比如按照消費人群劃分、出行服務需求劃分等。”

據悉,蔚來資本在汽車、高科技、能源等領域佈局正在逐步深化。主要著眼於先進製造、電動汽車及核心零部件、新能源及能源互聯網、自動駕駛及智能化系統、車聯網及出行服務進行系統化佈局,投資的項目包括首汽約車、嘀嗒出行、Momenta、容百科技、奧動新能源等。其中,首汽約車、嘀嗒出行、有車出行、車聯天下都屬於車聯網及出行服務,這一板塊佔據了蔚來資本最大的投資份額。據介紹,首汽約車主要聚焦在中高端品牌出行,除了網約車業務,也在八個城市開通出租車業務,並在16個城市開通了大巴預約。從商業模式上來說,嘀嗒也與滴滴、首汽約車們截然不同,該平臺不抽取佣金,而是圍繞司機和用戶兩個群體,做更多的增值服務,產生其他增值服務利潤。

此外,目前Uber、滴滴等平臺都已經在探索無人駕駛方案。首汽約車CEO魏東對自動駕駛持相對謹慎的態度。技術可以不斷的迭代,如果要投入應用,道路標識、信號標識全部要更新配合使用,而道路標識、信號標識一系列的法規的前置,所有的廠家都要圍繞統一的標識,調校自己的參數,仍然需要一個過程。

因此,後來者美團打車、哈囉出行等平臺並沒有顯著的創新性模式出現,競爭仍然圍繞著用戶爭奪、補貼等方面展開。蔚來資本管理合夥人張君毅認為,過去是通過資金、資本把平臺堆起來,而且迅速積累起了千萬級的用戶,行業不斷出現兼併、整合。隨著資本寒冬到來,大平臺佔據了一定的壟斷優勢。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企業推一體化出行方案,下半場競爭將是智慧和資源的競爭。“精準挖掘用戶需求,成為我們投資出行一個很重要的點,而不是單純用補貼燒錢的方式。現在我們手上的錢也不多,肯定不會盲目燒錢。”他預計,隨著政策的明朗,資源、運力競爭會成為下半場競爭的核心。

(綜合自:21世紀經濟報道、每日經濟新聞、鈦媒體、時代財經、時代週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