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发币,上市公司花6000多万去买!事情远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高管发币,上市公司花6000多万去买!事情远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自家上市公司买入在自家交易所上的加密货币,无论在定价、透明度等方面都值得商榷。

高管发币,上市公司花6000多万去买!事情远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尽管加密货币市场正值熊市,且非议较多,但从事金融租赁业务的港股上市公司环球能源资源(08192,HK)却持续投资加密货币市场。

在今年9月斥资1000多万买入加密货币XPA币之后,近期更是用该币作为置换物,以5000万价格卖出公司旗下实物资产。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公司大量购入的加密货币XPA背后,还有着浓厚的自家高管身影。

这不得不令人遐想,这是否又是一出“空手套白狼”的戏码?

高管发币,上市公司花6000多万去买!事情远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收“虚拟币”卖上市公司资产

10月15日晚,港股上市公司环球能源资源发布公告称,出售旗下一家持续亏损的子公司,该子公司的附属公司主要经营碳排放交易平台。本次出售,交易价格大致约为5000万港元。

与大多数涉足加密货币业务的上市公司类似的是,这一交易发生的背景是,上市公司环球能源资源的股价持续低迷。

截止今年10月17日,环球能源资源每股收于0.25港币,总市值约为2.59亿港币。

高管发币,上市公司花6000多万去买!事情远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公开资料显示,环球能源资源于2002年登陆港交所创业板,主要从事租赁节能空调、贸易业务、营运碳排放交易平台及相关服务、放贷业务、证券交易业务及区块链技术相关业务。

引起市场关注的是,交易支付的款项并非是现金法币,而是正处在熊市挣扎当中的加密货币,接盘方虹锐公司向环球能源资源转让约9124万个加密货币XPA结付。

XPA是基于以太坊平台区块链技术打造的一种加密货币,于公开市场上进行交易,截至10月15日,这些加密货币总估值约为5450万港元。

更令人称奇的是,XPA在加密货币市场几乎没有任何知名度,在市场主要资金抱团一二线蓝筹的背景下,大部分无知名度和流动性的中小市值币种惨遭市场抛弃,这类币种也被普遍性的称为“空气币”。

但就在这种背景下,环球能源资源竟然以收取XPA币的方式来出售旗下子公司。

高管发币,上市公司花6000多万去买!事情远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而在一个月之前,也就是今年的9月21日,环球能源资源发布公告,公司附属子公司中杰公司以总代价约1113.1万港元收购2227.05万个XPA;同时以总代价约806.9万港元收购1749.88个以太币。

也就是说,加上本次交易,环球能源资源已经是第二次布局XPA币,手里的XPA币累计达到1.135亿个。

以太币方面,环球能源资源也多次布局。除了在今年9月21日买进持有以太币,公司还在今年三月份公告,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子公司购入3235.37个以太币,总代价约1939.7万港元。截止目前,环球能源资源持有至少5002个以太币。

寄希望加密货币成救命稻草?

事实上,从今年1月份开始,环球能源资源就开始持续靠拢加密货币市场,环球能源资源首次以公告形式来展示与加密货币市场的联系源于一次小小的交易。

在今年1月份,环球能源资源发布公告,上市公司将向Crebit全球P2P信贷平台支付18个以太币,以便上市公司旗下的子公司统一物业信贷公司能够加入Crebit全球P2P信贷业务平台,并借助该平台发展业务。

拿到18个以太币的Crebit公司将给予环球资源能源11.7万个CBT币,这些CBT币是Crebit公司自己的代币。

高管发币,上市公司花6000多万去买!事情远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之后,环球资源能源进一步加大了加密货币的投资力度,并在今年八月份发布更名公告,公司董事会建议将公司英文名称由“Global Energy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Group Limited”更改为“Global Token Limited”,及其中文名称由”环球能源资源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更改为“环球通证有限公司”。

这意味着,环球资源能源打算全面拥抱加密货币业务。

与资本市场为人熟知的环球资源公司相比,作为港股上市公司的环球能源资源公司除了名字略相似,它无论在港股投资者中,还是在产业界中,都可以称得上鲜有人知,就像这家上市公司所购买的那些毫无名气的加密货币一样。

硬币君注意到,在大局布局加密货币的背后,则是环球能源资源公司糟糕的业绩表现。资料显示,2016年和2017年净亏损分别为2372.6万港元和3351.5万港元。

今年上半年,环球能源资源的净亏损更是达到约为5071.1万港元。环球能源资源表示,亏损大幅增加主要是因为上半年加密货币的公平值变动净亏损约805.9万港元。

公司表示,上市公司管理层目前拟将XPA及以太币由该集团持有作为投资。

按照公司的说法:经考虑区块链技术及加密货币的未来乐观前景,董事会认为,此次收购事项为集团提供良好投资机会,借此长期扩展投资组合。

上市公司高管团队全盘操作

鉴于目前加密货币的发展现状,拿港元和股权等真金白云交换加密货币,尤其又是作为公众公司的上市公司来说,这本身就是风险极高的事情。

而硬币君注意到,本次环球能源资源所交易的加密货币XPA背后,竟然还藏着上市公司高管团队的身影。

公开资料显示,环球能源资源大部分高管都与阳光卫视、泰德集团有背景联系,董事长陈平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出任上海科学研究所、和北京中信国际研究所中高级研究人员、中国企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上海科技经济社会战略研究中心等政府智囊机构。

1992年创办泰德集团,2005年收购阳光卫视,2005年至今为泰德阳光集团和香港阳光卫视董事长。

高管发币,上市公司花6000多万去买!事情远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根据环球能源资源的中期报告,董事长陈平通过其控制的泰德阳光集团,控股了一家小型加密货币货币交易平台Tidebit,占其85%的股份。

而在该平台上的几个主要币种就包括了环球能源资源买进的币种XPA和前文所述的CBT。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截止目前,董事长陈平控制的Tidebit交易所上,是XPA唯一交易平台。而币种上线的交易所数量是一个评判一个币种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自家上市公司买入在自家交易所上的加密货币,无论在定价、透明度等方面都值得商榷。

不仅如此,硬币君还发现,XPA币的副总裁曾俊杰同时还担任环球资源能源的董事。

种种迹象表明,XPA币实际上与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董事长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高管发币,上市公司花6000多万去买!事情远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通过梳理,再来还原整个事件的全过程:上市公司环球能源资源先是以1113万港币直接买入加密货币XPA,其后更是以约5000万港币的价值卖出了旗下碳排放资产,同样以XPA进行置换。而XPA则是自家高管背景。

对于环球能源资源的这种收购安排,不得不让人对其合理性产生怀疑。

有投资者便称,几千万的现金和公司旗下的资产,换来一大堆加密货币,真的值得吗?这些加密货币真的值钱吗?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目前,加密货币缺乏监管,未来的实际应用也处在观察阶段,其真正价值尚存争议。

而在会计计算方法上,加密货币如何计算价值也值得商榷。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大量收取加密货币极具风险,这对股东来说并不是一件负责任的事情。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花真金白银购入的加密货币背后,还有着高管团队的身影,这也更加令人浮想联翩。

原文标题: 自家高管发币,上市公司花6000多万去买,你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