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主俺答汗(四):經濟改革初步成功 卻被嘉靖皇帝拒絕入貢

俺答汗一方面重用中原投降之人,另一方面也開始善待俘虜。

原本漢地俘虜在蒙古,都是被充作奴隸使用。但是一般蒙古家庭的生活方式多以遊牧為主,不需要太多奴隸。故此當明蒙關係不佳時,戰爭頻發,漢人俘虜數量就會激增,普通蒙古家庭容納不了這麼多奴隸,只好將他們轉賣到西域各國。據說也先時代被轉賣到西域的漢地奴隸有數十萬之多。但是瓦剌因為本身地處西邊,將奴隸販賣給西域比較方便,但是蒙古本部距離西域又遠,所以在達延汗以後,抓到的過量漢地俘虜,基本上是以殺掉為主。

雄主俺答汗(四):經濟改革初步成功 卻被嘉靖皇帝拒絕入貢

呼和浩特大召寺前阿拉坦汗塑像,沅汰拍攝

自從俺答汗開始在豐州川築城農墾以後,情況再次發生變化。出於補充勞動力的需要,壯年勞動力和有專業技術能力的漢人被保留下來,甚至會被配給一些基本財物,等到生活安定之後,再連本帶息償還。這樣一來,板升人口不斷增加,而且板升的數量也迅速增長起來。據明人瞿九思《萬曆武功錄》的記載,大約在明穆宗隆慶年間,豐州川的漢人人口數已經增長到了5萬餘人,蒙古人的數量也有2000人左右,而到了萬曆年間以後,豐州川板升的漢人竟然增加到了10萬人,開墾田地有萬頃之多,已經出現了數百個村落。

雄主俺答汗(四):經濟改革初步成功 卻被嘉靖皇帝拒絕入貢

為什麼豐州川的人口增加如此之快呢?核心在於蒙古與明朝的制度存在很大不同。

明朝不僅賦稅重,法令嚴苛,而且基層官吏對百姓的盤剝侵漁也讓人難以招架。反觀蒙古一方,由於蒙人大多處於遊牧狀態,中原漢人抵達豐州川板升之後,只需要承擔一定的租稅和差役,生活上比較自由,沒有那麼多官吏前來對他們無度索取。故此身在邊境的百姓經常自發性大規模地逃出邊塞,向豐州川遷徙。這些百姓來到此地以後,深感身上的束縛減少,從而能夠激發出他們更多的生產熱情。故此豐州川的改革非常成功,最為顯著的一點就是解決了蒙古的糧食問題。通過這裡的農業生產,不僅可以提供給蒙人足夠的糧食供應,而且放牧的牲畜也能夠獲得充分的口糧,一旦草原出現惡劣天氣,牲畜不至於因為草場環境破壞而失去食物,可謂一舉多得。

雄主俺答汗(四):經濟改革初步成功 卻被嘉靖皇帝拒絕入貢

明世宗嘉靖皇帝

儘管豐州川板升為蒙古經濟的發展打下了基礎,但是想要進一步擴大規模,仍然需要明朝能夠提供許多中原出產的物資才行。故此俺答汗請求貢使的行動一直沒有停止。

他第一次親自出面要求入貢,是在嘉靖二十年(1541)七月,派遣使者石天爵到大同陽和口,向大同巡撫提出要求,希望能夠開通邊市貿易。石天爵本來是明朝過去的降人,俺答汗託他帶話,明確說如果開放邊市,馬上就可以約束臣下,保證今後不會到長城沿線騷擾。時任大同巡撫史道將此事原原本本奏明世宗嘉靖皇帝,並且認為開邊市對朝廷來說有利無害,只要守臣用心防禦,此事可行。巡按御史的意見也認為應當允許,兵部審覆意見也指出俺答汗確有誠意,應當可以允許入貢,開放邊市。

雄主俺答汗(四):經濟改革初步成功 卻被嘉靖皇帝拒絕入貢

大同

結果世宗卻認為,蒙人數次侵擾邊境,猖狂至極,此時卻又突然前來請求貢使,難道是真心如此嗎?看到皇帝這麼說,其他大臣的意見立刻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大家異口同聲開始表示蒙人向來多詐,此舉背後必有陰謀,不可輕易相信。結果就是世宗下旨,不但不許開放邊市,而且下令邊將準備出邊追剿,如能生擒或斬殺俺答汗者,主將升官,普通將士升5級,賞銀500兩。此道聖旨一出,俺答汗此次請求貢使之事自然化為泡影。

(系列之五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