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竿實戰五個技巧,釣魚新手必學的實用技巧

不少釣友誤以為拋竿只適合深水、遠水和底釣大魚。其實針對不同水體和魚體,通過調整裝備和釣法也可以用拋竿釣。今天我們來聊聊老釣手的拋竿實戰技巧。

拋竿實戰五個技巧,釣魚新手必學的實用技巧

一、釣位選擇

首先要考慮安全問題,與甩大鞭類似,拋竿釣是將釣餌遠距離拋出去,要求身後、頭頂以及前方的高空都沒有障礙物,尤其是電線和人。由於一般都是幾支竿同時釣,所以還要求釣位周邊平坦開闊。其它選位技巧與手竿釣類似。

二、拋投技巧

拋投前要確保身後無人走動,環境安全。鉤餌到竿尖的距離為30公分左右。先將拋線裝置打開,輪子朝上,此時要找好對岸或水面的標誌物,確保標誌物、窩點、站立位置和鉤餌在一條直線上。然後看著窩點前方拋竿,也可以看對岸或水中標誌物拋投。

記住一點,這時除安全問題一定不要回頭看,要不然準確率會大大下降。拋投點可遠不可近,遠了拖拉鉤餌到窩點即可,近了則要重拋。作釣前期拋竿頻率要快,5-10分鐘一竿就行,多打幾竿,做好窩子。

三、調釣技巧

進入釣魚階段,拋投後則不要急於收線,鉤餌到底線鬆弛之後再慢慢收線。由於主要通過線組鬆緊來調節鉤餌的靈敏度,當竿梢較粗較硬時,線就不宜收得過緊,這樣會導致魚吃食時異物感明顯,警惕的魚就不會吞食。反之,如竿梢較細較軟,可以將虛線收緊一些,使竿梢動作更靈敏一點,增強信號的傳遞。

四、魚訊識別

(一)竿梢連續明顯且沉穩地向前抖動,一般是大魚咬鉤,多為青魚或草魚;(二)竿梢先向前抖動,接著出現回線時,很可能是大鯽魚。因為鯽魚先是咬鉤帶動釣線,使竿梢出現向前抖動,咬鉤後鯽魚會往上逃竄,釣線此時不受力會回線;

(三)竿梢向前抖動後出現大彎弓,可能是鯉魚或草魚咬鉤,因為它們吃鉤後,一般往深水逃,拉動釣線使竿梢彎曲;(四)持續輕微的抖動,一般是大魚試探或小魚鬧窩,不要揚竿。

五、中魚遛魚

中魚後要讓線緊繃,然後趕緊收線。當魚要逃竄時,檢查洩力鬆緊,若太鬆則需要擰緊。當魚拉線過猛時,可適當擰緊洩力紐,控制出線。同時往後拉,不要讓它竄到有障礙物的地方去。竿尖的受力要和魚的發力保持一致,否則容易直線逃竄。

魚到控制範圍後,應抬起釣竿將魚拉近,再放低竿子收線,循環進行。收線速度應與揮舞釣竿的頻率保持一致。為縮短遛魚時間和減少跑魚,收線時應將釣竿適當舉高一些,充分利用魚竿的腰力控魚。為防大魚詐死,應有意拉動線組,檢查是否真的沒有力氣了。當魚真正無力反抗或翻白後才能抄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