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奇葩没有说”,新一季的奇葩说变味了吗?

《奇葩说5》来了。

在网友们的千呼万唤之中,这档国内最长寿的网络综艺,终于在上周五迎来了自己第五季的开播。

“只有奇葩没有说”,新一季的奇葩说变味了吗?

“宣传片就已经征服了我。虽然曾为嘻哈疯狂,也追过偶练,但奇葩说的地位无法被取代”,有网友在豆瓣上这么评论。

确实,作为初代爆款原创网综,《奇葩说》在年轻人心里的地位无法撼动——

自14年底横空出世后,《奇葩说》强调的“以诙谐娱乐的外衣包裹辩论内核、以插科打诨的辩论宣扬多元价值观”的形式就一跃成为了当时的网综现象级。

节目一举捧红了马薇薇、肖骁、颜如晶等多位“奇葩辩手”,也让当时的80、90后年轻人大多沉浸在“奇葩辩论”引起的多元化生活解读和深层次价值思考中无法自拔。

“只有奇葩没有说”,新一季的奇葩说变味了吗?

可就是这样一款网综里少有的爆款,却在第五季首播后惨遭滑铁卢。豆瓣评分创历史新低7.3分,微博条目“奇葩说变了”蹿上热搜榜,网友们纷纷感叹:

“第五季奇葩说怎么了?只有奇葩没有说......就算没有很清晰的逻辑,起码好好说话吧,很多人为了博眼球,才说一些特别出格的话,做一些特别过分的举动。”

“从第一季追到现在,总觉得奇葩说慢慢变了味道......越来越多无意义的撕逼,菜市场吵架般的晋级方式,让人失望之极。”

那么,《奇葩说》真的变了吗?


奇葩说变了

似乎是为了和过去划上句号,迎来新生,相较于前四季,《奇葩说5》确实是变了,还颇有种大动筋骨的不破不立架势。

其中最大的看点莫过于导师阵容的变化重组:

铁打的“马晓康”组合(马东、高晓松、蔡康永),“撒泼耍滑”的李诞,以及“经济学者”薛兆丰——这些看似画风迥异的大咖聚在一起,竟然毫无违和感,反倒和节目有种说不出的默契。

“只有奇葩没有说”,新一季的奇葩说变味了吗?

不得不提一句,李诞简直是接梗王,无论是导师互cue还是选手点评,都能带来一拨又一拨的笑料。

比如情侣间求生欲测试环节,马东问道,“我刚吃药的时候看窗外,你猜我看到了什么?”看着旁边的薛兆丰导师一本正经地回答“飞机”,李诞笑着摇摇头,对答如流:“你怎么要吃药呢?”

又比如选手杨奇函自我介绍时称,“我每天晚上都会问自己一句话,今天你比昨天更博学了吗?”诞总立马接上,“没有,然后安稳地睡去”。

“只有奇葩没有说”,新一季的奇葩说变味了吗?

hhhhh~ 确认过眼神,是又丧又有趣的宝藏“卤蛋”没错了。

而在导师变动之外,第五季《奇葩说》的赛制变化或许可以用“颠覆”来形容——60位来势汹汹的新奇葩和老奇葩们混合对决,开展1v1淘汰赛,赢者晋级,输者几乎直接淘汰。

虽然辩论选题依然离不开泛娱乐化的大众话题:

“毕业后混的很normal,要不要参加同学会?”“面对女友求生欲测试,演戏还是做自己?”“男生真的有需要识别‘绿茶的能力’吗?”......

但在50%的淘汰率面前,新老辩手心中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心理负担,前者不甘落于人后,后者不愿重头再来。而从现今播出的2期节目来看,很多老奇葩确实难以承受住节目的压力:崩溃大哭的马剑越、险遭淘汰的臧鸿飞......

“只有奇葩没有说”,新一季的奇葩说变味了吗?

可无论怎样,狭路相逢智者胜,有本事的“奇葩”才能留下。


奇葩说其实没变

有人说,《奇葩说5》赛制的变动其实没有问题,但有些新奇葩“以声夺人”、“乱拳打死老师傅”的辩论行为就像一场闹剧,毫无营养,浪费时间。

“马薇薇,颜如晶,陈铭......这些老辩手的插科打诨都是基于强大的观点、严密的思维和快速的反应能力,最终都是为了辩题服务。

没有人想听那些真真假假的故事,没有人想看夸张的肢体语言和声嘶力竭咆哮。夸张的装扮和无聊的段子只能说明你是个奇葩,是个浮于表面说不出什么的奇葩。”

可是啊,《奇葩说》从来就不是一个只能容纳优秀者的地方(也不是一个什么严肃的辩论节目,它是“说话达人秀”),它是包容的,会给不那么强的选秀者也有一个展示和表达的机会。

所以我们能看到,充满乡土味的山东农村大姐赵美蓉,抱着无比的热忱来到节目里,结果首场败北不得不离开,临走时抱着马东不愿撒手,

哭着说想要留在舞台上;

“只有奇葩没有说”,新一季的奇葩说变味了吗?

所以我们能看到,一个“比起结婚更想做谐星的大龄单身女青年”王苹果,在遇到颜值和辩论一样都非常在线的复旦大学助理教授熊浩时,秒变迷妹,直接把辩论环节变成大型相亲现场,有点害羞地问对方“你单身吗?”;

“只有奇葩没有说”,新一季的奇葩说变味了吗?

所以我们能看到,“乖宝宝”贾开元,鼓起勇气,跨出自己原本体制内的公务员生活轨迹,登上“奇葩”的舞台,去面对放诞不羁的对手并且丝毫不惧,依旧有理有据地阐述着自己的观点;

“只有奇葩没有说”,新一季的奇葩说变味了吗?

......

《奇葩说》就像一个小型社会的缩影,它把来自天南地北的人聚集在一起,带来不同圈子不同人群的声音;它打破了生活中的各种阻隔和边界,让赵美蓉、王苹果、贾开元这些“之前完全不可能来到这里”的选手,也能登上自己的舞台。

“我可能不是很懂这个世界,我也可能不是很懂别人,但看着《奇葩说》,让我有机会去懂。”

所以博库君说,《奇葩说》播出五季了,可其中核心的内容依然没变,它依然包容着各行各业各界的多元文化,让我们能在刀光剑影的辩论场中,重新认识到这个世界。


你还会看奇葩说吗?

马东曾说,《奇葩说》想要传达的并不是一种非黑即白的绝对正确答案,而是一种混沌的概念,让双方的发言能引起你的思考,这便是奇葩说的意义所在。

而这一季新老奇葩的辩题讨论,也依然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有争议的话题,也依然不乏精彩的发言和深度的思考。

“只有奇葩没有说”,新一季的奇葩说变味了吗?

譬如,对于辩题“面对女友求生欲测试,演戏还是做自己?”一问,正方李思恒认为:做自己是本分,演戏是情分,在感情里面,我们少一点本分,多一点情分,这不是一种天分,这是一个分寸。

譬如,对于辩题“男朋友氪金打赏女主播,该不该分手?”一问,反方3Bangz强调:我看过的直播必须打赏,这是一种对内容的付费。

譬如,对于辩题“职场菜鸟被前辈压榨,要不要做say no?”一问,正方熊浩秉持:有些恶要被澄清,有些原则要被端正,公正这件事情不是一场游戏......不要胆小,勇敢地说不,你没做错什么。

譬如,对于辩题“男生真的有需要识别‘绿茶的能力’吗?”一问,反方赵英男宣称:你告诉我要识别绿茶,可你有一个明确的识别绿茶的统一标准吗?你没有。你有全国绿茶统一考试大纲,绿茶持证上岗吗?你没有......更可笑的是,现在哪有人是纯绿茶,大家都是混合饮料。

又譬如,对于辩题“熬夜伤身,但使我快乐,还要不要熬?”一问,反方颜如晶提出:你想要快乐,但是又不想熬夜,很简单啊,早起......原来我们觉得快乐的,并不是熬夜,如果它什么都不让我做,让我干熬,那叫什么,失眠,那是病啊。

“只有奇葩没有说”,新一季的奇葩说变味了吗?

在辩论场的废墟和硝烟中开出了思想的玫瑰,这不就是《奇葩说》原本熟悉的模样吗?

所以博库君想说,第五季《奇葩说》,我们依旧不见不散。

-END-

以上图片源自网络


今日荐书

《笑场》

“只有奇葩没有说”,新一季的奇葩说变味了吗?

“黑色幽默仁波切”、一米八三大诗人首部奇思妙想故事集,为聪明人提供幸福感。

本书通过寓言式的故事描写小人物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以幽默的笔触警示世人,从不同角色的口中,描绘出了一幅耐人寻味的人生浮世绘。

下载“博库图书馆”APP,即可免费借阅~

“只有奇葩没有说”,新一季的奇葩说变味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