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照顧尿毒症妻子8年,每3天去醫院做透析,一年在醫院呆140天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在安徽省蒙城縣小澗鎮西王集社區,村民康治祥在家庭債臺高築的情況下,真情堅守八年如一日無怨無悔照顧身患尿毒症的妻子張欣榮的感人故事,被人們傳為佳話。圖片故事拍攝記錄於2015年12月11日。

42歲的康治祥5歲喪母,兄弟三人在父親的拉扯下長大成人。1997年與心儀已久的姑娘張欣榮喜結連理,婚後丈夫勤勞能幹、妻子賢惠孝順深得左鄰右舍的誇讚。康治祥憑著掌握的打燒餅的好手 藝,夫唱婦隨在淮南市新集煤礦租房開了間燒餅店,雖是小本生意,由於經營有道,生意紅紅火火,日子過得和睦快樂。

誰知,天有不測風雲。2006年,正在和丈夫一起經營燒餅店的張欣榮突然發病,被緊急送往淮南市第一人民醫院搶救,經診斷為尿毒症,已是心衰竭、腎衰 竭、呼吸困難張欣榮病情危重,醫院4次下達病危通知書。經過4天的搶救,被醫生從死亡線上拉回的張欣榮由淮南市轉回老家繼續住院治療,後來出院回家。經過一段時間的靜養後,妻子張欣榮的病情穩定了下來,夫妻二人一合計,又於2009年初帶著藥踏上了外出靠手藝掙錢的路。


康治祥像對孩子一樣精心地呵護著妻子, 督促妻子按遵醫囑及時抓藥、按時吃藥,從不讓妻子幹過重的活,自己獨自挑起了掙錢養家餬口和照顧患病妻子的重擔。打燒餅 看起來是個輕鬆的活,但真正想把生意做好,除了要起早貪黑,還要在手藝上精益求精,每天和麵、揉麵到加工,一天下來腰痠腿疼,但康治祥還是充滿快樂。

轉眼到了2011年,張欣榮病情又出現了反覆,且越發嚴重。無奈之下,康治祥帶著妻子再次回到老家,開始為妻子進行尿毒症的透析治療。從縣城到西王集老家相距30多公里,康治祥每過三天就要帶著妻子前往縣城醫院做一次透析,每次都是早晨5點鐘左右起床趕早班客車,上午進行三個多小時的透析,下午再返回。據康治祥說, 這幾年他們每隔3天一趟縣城,一年下來在醫院要呆140天左右。

自2011年10月開始,康治祥就這樣堅持著。康治祥說,尿毒症患者的病三分靠治,七分靠養。這些年,在生活中妻子什麼樣的東西能吃,什麼樣的東西不能吃,康治祥都記在心中,他不僅是家庭的頂樑柱,還是家裡的營養師。在床頭,不僅放有可以測量血壓的血壓計,還有溫水袋等。長期的治療,妻子有時腿部出現抽筋,康治祥就邊和妻子說話解悶,邊幫助按摩以舒緩疼痛。


在當地農村中,像康治祥這樣的有手藝在身的農民,可稱得上是一位能人,由於他的勤勞,原來的家庭情況還是不錯的,但自從妻子患上尿毒症之後,加之孩子都要上學 ,家庭經濟日漸緊張。但是為了妻子的治療,他不得不忍痛將自己新建的6間臨街門面房全部賣掉,就是這樣依然還是債臺高築,親戚朋友家能借的都借了。

為了既能夠陪護妻子,又能為經濟拮据的家庭多掙一分錢,康治祥同時兼任了小澗社區和太平社區兩個自來水廠的收費收取和檢修工作任務,兩個社區轉一圈就是幾十公里,但康治祥不嫌累 ,只要有報修他就騎著電動車準時前往。有時陪妻子去縣城透析回來晚一些,他就摸黑搶修,儘量不耽誤用戶用水。2014年,他東挪西借,還建起了羊圈,養起幾十只了山羊, 以圖減輕家庭的負擔。

看到康治祥每天不停奔波的身影,尤其是近年來康治祥原本一頭烏黑的頭髮因勞累和操心開始脫落,妻子張欣榮疼在心裡,他理解丈夫的心情,她知道丈夫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她,為了這個家,有時她想放棄治療,這樣丈夫就不會再這樣沒日沒夜地勞累、忙碌。2014年的時候,心疼丈夫的張欣榮悄悄地停止了生血針的注射,結果導致血壓達到220-240,差點出了大問題。


知道這件事後,康治祥既心疼妻子,又責備妻子不該這樣。他安撫妻子說,你是咱們家的支柱,再苦再累我都認了,有你在我和孩子回家 就有說話的 ,這個家就是一個完整的家,就是傾家蕩產我也為你治病。夫妻倆抱頭痛哭,心貼的更近了。妻子理解康治祥的心,在病情平穩時,張欣榮也主動幫助康治祥管理圈、料理家務,以讓康治祥更安心地掙錢。

康治祥說,這些年多虧有了國家政策的支持,一些藥費可以報銷,但還有一些費用是沒法報銷的,現在雖然還是難些,10多萬元的外債每年以2萬元的速度上升,好的是妻子的病情平穩,這是他最大的期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