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腕治霾」第二季 西安告別「霾都」還要多久

新近出臺的“鐵腕治霾·保衛藍天”三年行動方案劃定了“藍天”考核標準,今年全市優良天數爭取達到243天,2019年藍天任務達到257天,2020年目標指向263天。

同一片霾天之下,厚土之上,不論貧賤與富貴,都呼吸著同樣純度的霧霾,蒼生萬物如芻狗,共呼吸同命運。猶記過往的幾個冬季,中年人佝僂著背在沉如鐵鍋的霧霾裡摸索前行,稚兒老翁在人滿為患冰涼冷漠的醫院裡氣喘如牛,酷似恐怖電影裡的末日景象。

世人羨慕倫敦的滄桑與沉澱,卻絲毫不想重溫“霧都”1952年的驚魂之日。

“鐵腕治霾”的行動名號將政府的決心表露無遺。這場持久戰,是從2013年拉開序幕的,這一年西安作為全國首批74個重點城市之一,正式開始採用新標準監測、評價空氣質量,在原有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的考核指標的基礎上,增加了PM2.5、一氧化碳和臭氧。

那時的代號“治汙減霾”還不像如今這麼迫切,所作措施也是現在仍在做的“減煤、控車、抑塵、治源、禁燒、增綠”,效果卻難盡人意。

2013年當年藍天數為138天,一城人一年絕大半的時間都在充當人肉空氣過濾器。之後,2014年,西安藍天數達到211天,2015年全年達到251天。

“鐵腕治霾”第二季 西安告別“霾都”還要多久

眼看著藍天白雲不再奢侈,突然來了大轉折。2016年西安藍天數降到192天,之前莫不是迴光返照,黑暗前的殘陽?

完不成藍天任務的年尾,沉悶慣了的西安一下熱鬧起來。這年冬季來的特別早,10月裡的鬼天氣,讓老城“咣噹”一下從夏天進入寒冬,還不到11月就嚷嚷著“提前供暖”。

這一年不但冷的特別早,霧霾也格外厚愛這座城,團團堆積在上空不肯散去。《陝西省“治汙降霾·保衛藍天”2016年工作方案》規定的藍天數為261天,但截至10月底統共才數出了184個藍天,就算剩下的兩個月全部是藍天,一年的任務也是鐵定完不成了。

熱鍋之上,螞蟻豈能安穩。各方神仙開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於是好戲上演。長安環保分局靈機一動,給監測站空氣採樣器戴上口罩,硬生生在重霾裡製造出完美的檢測數據。

這樣偷偷摸摸上不得檯面的行為,只能招警察叔叔來敲門,不妥。

11月3日,西安啟動空氣重汙染Ⅲ級應急響應,而後,半夜時分,交警發大招:全西安市實行限行。一線大城市才有的限行待遇就這麼從天而降,幸福來的太突然,砸暈一大波早晨驅車上班的人。

為了期末成績好看些,已經是非常努力了,考試不及格也該少捱罵的。

“鐵腕治霾”第二季 西安告別“霾都”還要多久

2017年是更加雷厲風行的一年。大氣汙染防治的口號成了“鐵腕治霾·保衛藍天”,出臺了《西安市“鐵腕治霾·保衛藍天”“1+1+9”組合方案》。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調整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短期能改變的領域就成了重點攻克對象。

紅紅火火地拆了961臺燃煤鍋爐,據說了減少煤炭年使用量約69.3萬噸。淘汰黃標車,推廣新能源汽車,細化到給駕校分派換車任務,效果直接體現就是街上綠牌車越來越多;工地實行最嚴“禁土令”,違者取消企業招投標資格;考核環衛工“以克論淨”,現場收集塵土上電子稱稱重;街頭的綠化種了死死了再種不言放棄,不能種的地方就插假花。

為了多爭取幾個藍天可謂殫精竭慮竭盡所能了,這年冬季的霧霾似乎好轉不少,見到藍天的頻率多了起來。但遺憾的是,2017年西安優良天數180天,比2016年減少12天,重度以上汙染天氣增加了3天。

原因要怪罪到不具備“天時地利”的自然條件上,關中地區冬季易出現靜穩天氣,空氣不流動,汙染物不但吹不走,還容易在此聚集,一句話,萬事俱備只欠“北風” 。

“鐵腕治霾”第二季 西安告別“霾都”還要多久

努力一整年,關鍵還得靠風吹,聽著可真有點憂傷,天曉得今年冬天會不會有風來。

近日新出的《“鐵腕治霾·保衛藍天”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將今年的目標定位243天,而截至8月9日,已收穫101個,後面近四個月時間要實現142個藍天,結局一眼看到底了。

可就算任務再艱鉅,也得搏一把,只求不能輸的太難看。比去年更嚴厲的是,今年未完成期終考核目標,實施最嚴格追責:考核結果作為政績考核和幹部獎懲、任免依據,實施“一票否決制”。

新一季的治霾必將又是一場大戰,重壓之下,那些縱然非議頗廣的事也許就真的“非幹不可”了,畢竟像限行這樣事關全城的大事也只需一夜之間成事實。多少難以接受的事,天長日久也就成日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