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老年人谨防饮酒过量,怎样喝酒才健康?

重阳节刚过,近七旬的武汉某大学教授吴先生在参加40周年同学聚会时,半斤白酒急下肚,导致晕厥。老同学们急忙将其送往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诊,经洗胃、补液对症处理,幸无大碍。喝酒不宜过量,老年人更需要注意。那么,老年人饮酒过量有哪些危害?应当如何健康饮酒呢?

预警!老年人谨防饮酒过量,怎样喝酒才健康?

老年人饮酒过量有哪些危害?

1、老年人的身体解酒能力下降,喝酒过量加快血压上升,身体承受不住,引发心脏病,甚至死亡。

2、一次性大量饮酒会诱发急性胃炎,连续大量饮酒会导致更严重的慢性胃炎。

3、长期过量饮酒损伤消化道黏膜,影响对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减少了其他含有多种重要营养素食物的摄入,导致多种营养素缺乏。

4、连续过量饮酒可损伤肝细胞,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老年人抵抗力较弱,过量饮酒可致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

5、老年人多伴有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过量饮酒还影响脂肪代谢,使得高脂血症病情加重。

6、过量饮酒对记忆力、注意力、判断力、机能及情绪反应都有严重损害。老年人记忆力减退,饮酒太多会造成口齿不清,视线模糊,失去平衡力。

7、酒精会对人体咽喉部黏膜表面产生刺激,导致咽炎来袭,咽炎会引起咽鼓管阻塞,最终诱发耳鸣。

老年人喝酒有这么多危害,难道说老年人不能喝酒了?当然不是。老年人适当的饮酒还是对身体有益的。少量的酒会对身体带来好处,例如少量饮酒可以增加营养食物的摄入,对淋巴也有好处。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所以喝酒也要有所注意才能达到更好的健康效果。

预警!老年人谨防饮酒过量,怎样喝酒才健康?

老人喝酒需要注意五大事项

1、过饱不饮酒。人在饮食无度后,人的胃肠过于充满,气血过于充盈,此时再饮酒则易损伤脾胃,尤应戒之。

2、患病期间不饮酒,特别是吃药不能喝酒。酒能动血,人饮酒后,则面赤手足俱红是血液循环加快所致。临床患有心血管病,肝、胃、肺等器官的疾病者应坚决戒饮。

3、不饮空腹酒。食后饮酒能减缓酒对胃肠的刺激,若长期空腹饮酒危害最大。研究表明,饮酒者比不饮酒者肝硬化的发病率高7倍。空腹饮酒易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炎和胃溃疡等多种疾病,务必戒之。

4、提倡喝温酒。酒加热的过程中,酒精也会随之挥发一些,这样对人体的损害也就少些。当然,酒的温度也不能加得太高,饮用过热的酒,一是伤身体,二是乙醇挥发得太多,再好的酒也没有味道了。

5、饮必小咽。许多人饮酒常讲究干杯,似乎一杯杯地干才觉得痛快,才显得豪爽,其实这样饮酒是不科学的。正确的饮法应该是轻酌慢饮,这样才能品出味道,有助于消化,不致于给脾胃造成过量的负担。

老年人喝酒饮用量建议:

老年人喝点小酒为宜,若是喝白酒,建议不超1两,若是喝啤酒,最好不超过一瓶,若喝葡萄酒,半瓶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