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故乡,吃在天涯~

“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吃这玩意儿,从来都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行为,而和土地一样,是深入我们血脉中的一种信仰。

还依稀记得小时候学过的汪曾祺先生那篇《端午与鸭蛋》。学课文时,便觉满口生津,一心里想着的,便是要饱餐一顿高邮咸鸭蛋。连带着坐前排同学的椭圆的头,也在恍惚间被饥饿的我,当成了鸭蛋,恨不得一口咬下去,流个满黄。现在忆起,也是颇为有趣。

当时还小,不曾懂得汪先生字里行间的满满乡愁,稍长,才看出来那美味之下的全都是对故乡的念与思。 古希腊人曾有这么一句”人的一生,便是在家,出家,回家“ 无论何时 ,无论何地,只要身在异地,对家的思念,便不会断绝。

乡愁,从来都不是一个大的空泛的论题,而是小小的细节。从山西的面,到山东的大饼,到河南的胡辣汤,四川的辣椒。

对故乡记忆最深的,从来都是我们的味蕾和胃,或许大脑会忘记,但身体不会。当离家几十年后,深夜里回家,来一碗热气腾腾的家乡的面。揉面,抻面,下锅,过水,盛碗, 浇上白天提前用五花肉做好的臊子,最后再码上翠绿的黄瓜条和红彤彤的辣椒。若是嫌面不够劲道,可以在和面时加一两个蛋黄。大概整个人都会被治愈的吧。

吃在故乡,吃在天涯~

吃,可以极雅,杨万里有一首《樱桃煎》其有云 :含桃丹更圜,轻质触必碎。外看千粒珠,中藏半泓水。何人弄好手?万颗捣虚脆。印成花钿薄,染作水澌紫。北果非不多,此味良独美。摘上几颗春女神裙子上的串珠,去核和把,放在印有荷花的模具里,一边闲谈,一边细细的捣碎。加上去年腌制好的糖渍秋菊,配上冰窖放好的冬天的冰水。轻轻咬下,便同时尝了春夏秋冬四味。赏了一年的风华。

吃在故乡,吃在天涯~

也还记得雅舍谈吃中有一篇核桃酪,大家三五人买来核桃,红枣,糯米,拿小刷子慢慢地将核桃皮刷去,红枣泡发去皮,糯米捣成米浆。一起放入小砂锅里小火熬制,颇有些熬煮时间的趣味。

吃在故乡,吃在天涯~

吃,也可极俗,三五人聚一起,穿衬衫短裤,喝啤酒就花生,撸烤串,讲些生活的牢骚,扯扯天下风云,也自有其的乐趣和美味。

论食材如何,无论烹饪如何,让我们感到美味的,始终是身边的人和制作食物时的心。所以珍惜眼前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