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樓市的「風向」徹底改變,2019炒房者或將再次「潰逃」

關於樓市,調控只會越來越趨緊,而且宏觀環境也不支持房價上漲。一線城市不僅房子限購,房貸利率上漲,甚至貸款告急、停貸銀行增多、放款時間延長,深圳房貸甚至要申請排隊等半年。更關鍵的是,還有一個殺手鐧沒有出來,那就是房產稅。

2018樓市的“風向”徹底改變,2019炒房者或將再次“潰逃”


從國家最近對房產稅的密集表態,我們可以看到,房產稅已經要來了!

可能有人認為:從國外實踐經驗看,房地產稅不是抑制房價過快上漲的關鍵手段,房地產稅通常被成熟市場經濟體作為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和穩定來源。房地產稅能否抑制房價,人活著就得為了點什麼,可是大多數人卻是被動為了房子妥協了人生。在人口持續流入、經濟和產業發展前景好的城市,市場需求旺盛,供不應求,房地產稅會被轉嫁給需求方,推高房價和房租,並不能抑制房價上漲。

但是,房地產稅就是財富調節稅,除去降低房價外,它還可以調節這種過大的貧富差距。你要囤積房子,就要交稅作為持有成本。要麼,你就把房子賣出,讓更多的無房者都有房子住!

2018樓市的“風向”徹底改變,2019炒房者或將再次“潰逃”


只有讓這些擁有多套房的炒房者賣出房子,房價才能真正降價。而房價降低也可以讓房產稅降低,房價降到足夠低的時候,房產稅就會變得微乎其微,這樣,普通家庭就不用擔心房產稅太高交不起的問題。所以,房產稅出臺後,擁有房產的普通家庭的心態就會由現在的盼房價漲變成盼房價跌。真正的讓房子迴歸居住功能,這正是現在所必須的心態。

當前正處於房地產上升期末端和人口結構下降期起點結合的拐點,在這個拐點上,樓市在最高點,那種供應量大會導致價格下跌的傳統市場經濟理論在政策、媒體等多方背書的情況下早被所有人拋諸腦後。

2018樓市的“風向”徹底改變,2019炒房者或將再次“潰逃”


供求關係必定是決定價格的最終決定因素,當前總住房面積能夠住下30億人口。這是個被各路樓市“多空們”刻意忽視的大前提,結合未來人口數量減少。等去庫存戰略完成,地方完成從賣地轉為收房產稅的過渡之後,房地產行業和房價存在塌方的可能,所以,2019炒房者或將再次“潰逃”的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