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履行政治责任 坚定服务政治路线——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组织工作综述

坚决履行政治责任 坚定服务政治路线——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组织工作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宁市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扎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着力构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省委组织部的有力指导下,全市各级组织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持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不断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积极推动基层党建和人才工作创新发展,为加快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新时代幸福西宁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抓思想筑根基

党风政风持续向好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近年来,市委始终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总钥匙”和“指南针”,抓牢抓实政治思想建设,坚持以“两个绝对”为标准,以推进“两个绝对”具体化为载体,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坚决维护”,忠实践行“两个绝对”,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推动新思想落地生根。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全面系统深入学习的基础上,每次市委常委会议都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指示和批示精神,并结合实际研究制定贯彻措施。认真组织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轮训工作,高质量举办10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班,实现了全市2400余名科级以上干部培训全覆盖。指导各级党组织建立2950个“新时代讲习所”,开展集中学习3.5万场次,专题研讨7800余次。制定《西宁市党员教育基地建设标准》,打造了8个市级党员教育培训基地,注重教育培训与能力提升并重,累计培训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员48.6万余人次。组建“党课讲师团”和“专家服务队”,深入基层开展“送党课、送服务”活动1394场次。创办“夏都好声音”广播栏目、开发推广“信仰的力量”党员教育手机APP等全媒体平台,日均活跃量达6万余人,日均参与答题近4万余人,有效推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西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两个绝对”入脑入心入行。市委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鲜明提出并忠实践行“始终对党绝对忠诚,坚决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绝对一致”,以“明、行、讲、督、评”五个方面循环推进措施,扎实推进“两个绝对”具体化,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两个绝对”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思想方法、政治纪律、组织原则和实践标准,指导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全覆盖制定具体践行标准,在西宁形成了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群体性、实践性、持久性绝对忠诚,保持和发展了西宁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党内教育凝心聚力。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市委出台“十条措施”,以支部联点、党员教育、“三张清单”、责任落实四个全覆盖,采取“重温入党誓词、重温入党志愿书、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要求续写入党志愿书并装入档案”等措施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不断增强党员纪律规矩意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接受思想教育和作风洗礼,“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群众关注的一大批问题得到化解,做到将学习成果内化为坚定信仰,外化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自觉行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得到进一步发挥。

抓基层打基础

战斗堡垒持续巩固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市委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进一步强化责任、激发动力、加强保障,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努力使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更加强健,执政基础更加牢固。

——压实基层党建责任。牢固树立“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的理念,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制定《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若干措施》,组建10个“全域党建工作组”,构建了市委领导、全域包联、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格局。创新推行“年初相约话党建、年中观摩看党建、年末质询评党建”工作机制,建立各级党组织书记年度抓党建责任清单,持续整顿转化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一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统筹推进整体提升。按照“统筹谋划、分类施策”的思路,在农村,认真做好村(社区)“两委”班子换届,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推行“一联双帮三治”机制,扎实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在城市,建立“夏都城市党建联盟”,建设区域化活动场所,打造社区党建核心区、商圈党建、楼宇党建,不断凝聚城市党建整体合力。在机关企事业单位,探索推行“书记业务日”,把党建工作要求纳入公司章程,探索打造“名师工作室”“红烛先锋341”等党建品牌。在“两新”领域,坚持抓组建和提质量齐头并进,全市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从2014年的6.3%、8.4%,分别提高到87.98%、85.7%。

——强化党建基础保障。持续用力推动“三基”建设,开展“基层党建规范年”“十百千万”活动和党员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百日提升”行动,对357个“危旧狭小”村(社区)综合办公服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配套实施“阵地增温”项目,持续提升村级阵地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将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年报酬由上年度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提高到3倍,按照农村5万、社区20万的标准落实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提高了基层基础保障水平。扎实推进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组建“乡贤参事会”。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孵化基地”,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强化党员队伍管理。着眼于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纯洁性,严把发展党员质量关,2014年以来,全市累计发展党员6899名,全市党员中,大专以上学历党员、少数民族党员、妇女党员比十八大前分别提高了22.7、8.7和11.2个百分点,党员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开展党员“先锋指数”考评工作,稳妥处置不合格党员。建立健全党内关爱机制,制定了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调研视察、提议提案等9项制度,开展困难党员关爱补助、“金秋助学”“寒冬送暖”等一系列办实事项目,推动党内关爱活动经常化,进一步提升了党员队伍凝聚力。

——推动党建品牌创新。实施各领域党建品牌联创活动,按照“一领域一品牌一特色”的思路,打造了六大领域党建品牌。扎实推进党建工作项目化,先后组织实施“西宁智慧党建”“统筹城乡党建一体化”等39项省市重点党建项目,解决了一批基层党建工作难题。鼓励基层大胆创新,探索出了“院落议事会”“移动办公桌”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得到整体提升。

抓班子强队伍

履职能力持续增强

选准用好干部,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市委始终把好干部标准贯穿干部选育管用全过程,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大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树立鲜明导向,落实好干部标准。始终坚持好干部标准,把政治合格作为选人用人的首要标准,把践行“两个绝对”作为考量干部的第一把“尺子”,选干部、配班子更加突出事业为上、人事相宜、人岗相适、因事择人原则。五年来,从基层一线提任市管干部442名,占全市提任总数的76.8%。制定出台《西宁市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办法(试行)》,合理界定干部不适宜担任现职的情形,畅通干部“下”的渠道,在全市上下树立起“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用人导向,进一步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

——健全制度规范,提升选人用人水平。注重完善干部选拔使用和管理监督机制,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干部队伍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委常委会讨论任用领导干部实行票决制办法(试行)》《西宁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记实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措施,进一步健全了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体系。出台《西宁市干部考察家访办法(试行)》,对干部进行多维扫描、立体画像。2017年以来,先后对129名拟提(调)任县级干部人选进行考察家访,进一步提升了干部考察工作精准度。

——坚持严管厚爱,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把从严考核作为从严管理干部的有效手段,对上年度综合考核得分排名靠后的县级领导干部进行“二次甄别考察”,考核识别干部更加精准。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创新建立即时报告制度,先后对1223名领导干部的个人事项报告情况进行抽查核实,将全市1500余名正科级领导干部纳入有关事项报告范围。打造市级“12380”来信、来访、电话、短信、网络“五位一体”举报平台,加大信访举报核查力度。坚持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有机结合,在全面落实干部关心关爱机制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西宁市党政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西宁市组织部门信访举报澄清保护工作暂行办法》,充分调动了党员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抓人才促创新

智力引擎持续强劲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市委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人才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和有力支撑,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引进和培育相结合,努力建设一支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制定出台《西宁市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意见(试行)》,设立总规模不少于1亿元的人才开发基金,实施创新创业扶持和“引才聚才555计划”。推出支持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改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准入管理等25项改革举措,加快建设引领全省科技创新的示范区。以实现人才垂直流动为重要内容,率先在全国组建市县乡村四级紧密型一体化医疗集团,着力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优质资源下沉。制定《西宁市城乡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指导意见》,实施“名校+弱校”“城校+农校”集团化办学,城乡教师互促互进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启动实施“青海·西宁人才金港”运行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构建政产学研资一体化创新创业人才公共服务平台。

——构筑人才聚集高地。坚持盘活“存量”与扩大“增量”并举,推动建立了多载体多层次的人才合作和智力帮扶关系。依托人才工作重大项目,累计引进培养高端人才和团队490个,其中89人、1个团队入选“青海千人计划”。借助“博士服务团”“京青专家服务团”等项目载体,柔性引进优秀人才70余名。通过开展短期候鸟式“借脑”活动,累计邀请260余名各类专家来宁开展服务,建成5所院士、专家工作站,柔性引才工作实现新突破。统筹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全市专任教师达2.2万人,率先在全省推行医师多点执业,非遗文化国家和省市级传承人增加到155人。积极打造“西宁工匠”品牌,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强化中端和初级人才培养,培育了一批“土专家”。全市人才总量达12.14万人,接近全省人才总量的三分之一。

——打造栓心留人环境。开辟引才聚才“绿色通道”,着力改善并优化人才开发建设的“生态圈”。联动开展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建成西宁市创业孵化基地,组建西宁市金融控股集团和西宁市信用担保集团,加快培育开放的市场环境。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的若干措施》,全市394名党员领导干部联系服务613名专家人才,努力为专家人才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制定实施《西宁市加强援宁人才教育服务管理的十条措施》,建立“西宁人才之家”,大力营造栓心留人环境,不断增强人才归属感、聚合力。

近年来,全市组织系统认真贯彻落实“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重大要求,弘扬践行“青海组工精神”“严慎细实优”等新理念新要求,着力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以“打造铁板部门、建设铁军队伍”为目标,扎实推进“两个绝对”具体化,认真落实“11710”制度,建立组织工作标准体系,细化岗位责任和效率清单,深入开展“组工干部走支部”活动和组工业务培训,组工文化建设与机关效能建设同步推进。组工调研和信息宣传工作持续保持全省领先,党史研究资政育人作用有效发挥,老干部工作得到加强。

回首过去,全市组织工作务实进取、脚步坚实。展望未来,新时代组织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市组织系统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服务党的政治路线,深刻领会本质要求,牢牢把握着力重点,不断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组织体系建设,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奋力谱写全市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新篇章,为扎实推进“一优两高”,加快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新时代幸福西宁提供更加坚强的组织保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