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的死因,你知道嗎?《碧血劍》來告訴你真相吧

袁崇煥這個名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只要學過歷史的都知道,他在教科書中是一位明朝末期有名的抗清名將,但是在歷史上也是一位爭議較大的人物。不過,小編在看了由金庸小說改編成的電視劇《碧血劍》之後,認為袁崇煥的死往小了說也不冤,但是往大了說有些可惜了。

袁崇煥的死因,你知道嗎?《碧血劍》來告訴你真相吧

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中進士,後通過自薦的方式在遼東邊關任職,得到孫承宗的器重鎮守寧遠。在抗擊清軍(後金)的戰爭中先後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但因為不得魏忠賢歡心辭官回鄉。明思宗朱由檢即位後袁崇煥得以重新啟用,破格拔袁崇煥為兵備僉事,督關外軍,撥給帑金二十萬,並讓其招兵買馬。後清軍進攻寧遠和寧錦,都取得了兩次大捷。寧錦之戰後,滿桂、趙率教等人都得到了應有的賞賜,但袁崇煥卻因為魏忠賢讓他的黨羽彈劾袁崇煥論功行賞時,只給袁崇煥增加一級官階。七月,袁崇煥辭官回鄉。1627年,明熹宗駕崩,明思宗朱由檢即位(也就是所謂的崇禎皇帝),設計將魏忠賢除去,並把之前冒領軍功的人削職。在朝中大臣的建議下,袁崇煥得以重新被啟用,被任命為兵部尚書兼任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

袁崇煥的死因,你知道嗎?《碧血劍》來告訴你真相吧

崇禎二年(1629年),因為他的才能,受到崇禎帝的喜歡,加封袁崇煥為太子太保。同年袁崇煥以東江毛文龍雖然能牽制後金軍,但毛文龍耗費的錢糧實在太大,袁崇煥上書請求讓朝廷派人來管理毛文龍部的軍餉,毛文龍於是上書爭辯。而後毛文龍前來拜謁袁崇煥,袁崇煥以上賓之禮接待毛文龍,毛文龍也不謙讓,袁崇煥於是決定殺掉毛文龍。袁崇煥殺了毛文龍之後,害怕他的部下叛變,於是增加他們的餉銀。袁崇煥將此事奏請後,皇帝對兵員減少軍餉卻增加的事情感到疑慮,但是一看是袁崇煥奏請的,也就答應了他。這件事為後來崇禎帝決心殺袁崇煥埋下了伏筆。後金軍進入的關口是屬於薊遼總理劉策所管轄,而袁崇煥得知後金軍入關,直逼京城,於是千里迢迢趕來救援,自認為有功無罪,但是朝中大臣卻有很多人認為是袁崇煥放清兵入關,於是紛紛誹謗袁崇煥與後金軍有勾結,朱由檢對此也很懷疑。此時後金軍也設計離間,說袁崇煥與後金軍有秘密約定。十二月,朱由檢將袁崇煥下獄。魏忠賢遺黨趁機給魏忠賢報仇,以擅自與後金軍議和、擅殺毛文龍兩條罪名定袁崇煥死罪。崇禎三年(1630年)八月,袁崇煥被凌遲處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並抄沒家產,實則家無餘財。

袁崇煥的死因,你知道嗎?《碧血劍》來告訴你真相吧

《碧血劍》也就是以此為開端,袁崇煥的兒子袁承志幸被部下冒死相救,送至華山學藝,機緣巧合學得一身本領,後找到寶藏獻給闖王,助闖軍攻破紫禁城,準備手刃崇禎,為父親報仇。袁承志問崇禎帝:“你為什麼誣陷我父親通敵賣國,他對你忠心耿耿,你卻誣陷他通敵賣國,為何殺他?”崇禎說:“你父親有罪,當前五年平遼時擅自斬殺平遼總兵毛文龍,讓滿人沒有東顧之憂,令清軍兵臨京城。再說,我殺他時只有18歲,說我自毀長城也好,剛愎自用也罷,我要做忠國之君,不要做亡國之君,老天給我開的玩笑何其的殘忍,何其的毒辣!你要朕認什麼錯?”通過這段對話,說明了,在崇禎帝心中,當年自己做的並沒錯,而是因為毛文龍之死,敵人兵臨城下,差點國破家滅,所有袁崇煥該死,崇禎也並不是因為通敵賣國這個汙衊才殺他的。緊接著說“老天給他開了個殘忍的玩笑”,又說明他在京城被攻破時,後悔殺了袁崇煥,所以他不覺得自己錯了。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