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千年造紙 弘揚尚文育人 五兀書院 續寫紙與墨的傳奇

传承千年造纸 弘扬尚文育人 五兀书院 续写纸与墨的传奇

传承千年造纸 弘扬尚文育人 五兀书院 续写纸与墨的传奇

古樸的五兀書院

传承千年造纸 弘扬尚文育人 五兀书院 续写纸与墨的传奇

五兀書院展示的金絲楠木冊頁

传承千年造纸 弘扬尚文育人 五兀书院 续写纸与墨的传奇

鐫刻在千佛巖景區石壁上的大字

传承千年造纸 弘扬尚文育人 五兀书院 续写纸与墨的传奇

五兀書院展廳

传承千年造纸 弘扬尚文育人 五兀书院 续写纸与墨的传奇

筆會現場

传承千年造纸 弘扬尚文育人 五兀书院 续写纸与墨的传奇

夾江縣境內青衣江北岸最高峰名為五兀山,山脈周邊的中興鎮、馬村鄉等鄉鎮盛產手工竹紙。千百年來,這張手工紙衍生出的文化,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夾江人。

明朝時期,曾任吏部文選司郎中的夾江人張庭,在47歲那年辭官回到家鄉,建立“五兀書院”。在竹紙上作詩、寫字,教書育人,張庭和他的五兀書院,至今仍受到當地人的尊敬和懷念。

正是出於對夾江傳統手工造紙的熱愛和對工匠精神的追求,8月18日,五兀書院在夾江成立,以期發揚光大千年夾江紙,再現紙鄉輝煌。

書院成立 新產品受推崇

8月18日上午,夾江縣漹城鎮鄧溝路258號,一座以“明代高房”古建築為載體,以紙鄉文化為特色,由四川五兀書院紙業有限公司傾力打造的新型多元文化空間——五兀書院正式開業。

書院內,只見空間佈置講究,李兵的《雪域》、梁時民的《紫氣東來》、錢磊的《細雨春風》、王吉祥的《碩果累累》、薛磊的《東坡觀松圖》等,一幅幅名家畫作懸掛四周,濃濃墨香氤氳其中。木色的屏風將空間隔成不同的區域,可品茗,可揮毫潑墨,又可觀賞書院提供的各類文房用紙。

開業當天的筆會熱鬧非凡,來自北京、成都以及樂山三地的書畫家,展開五兀書院提供的紙張,只見毛筆在紙上來回飛舞,或行雲流水,或剛毅遒勁,用筆墨丹青抒發對書畫的熱愛之情。精緻寧靜的山水風光、清新脫俗的牡丹花、蒼勁有力的書法作品,一幅幅佳作,讓觀者賞心悅目,讚歎不已。

五兀書院的產品也得到了書畫家們的認可。四川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姚葉紅表示,夾江書畫紙張由於生產作坊不同,各有千秋,但總體上潔白柔軟、浸潤保墨,能夠滿足不同書畫家的創作需求。五兀書院的成立,將為周邊藝術家提供更多更好的品牌紙張,讓書畫作品更加立體飽滿。

一段故事 承載豐富人文

“五兀書院”其名,有何典故?夾江縣委書記龔德勤道出了由來。

龔德勤介紹,明朝時期,夾江有一個名人叫張庭,曾任吏部文選司郎中,主辦文職官員的選拔、調配、升遷等事宜。47歲那年,張庭辭官回到故里。回鄉後,張庭捐田、出錢興學育人,自號“五兀山人”,還辦有“五兀書院”,為地方培養人才。張庭在罷官回鄉後的20年中,寄情山水,時與友人詩酒唱酬,其詩文古樸雋永。著有《五兀山人存稿》《元覽要略》《岷峨志》《夾江志》等,可惜今天已散失無存。張庭的書法很有功力,在千佛巖景區,還鐫有他題寫的“五兀書院”“古涇口”“振衣岡”“逝者如斯”等榜書大字以及詩句。

張庭創辦的“五兀書院”和夾江縣境內青衣江北岸最高峰五兀山有關。而五兀山,又與今天躋身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竹紙製作技藝有關。在五兀山脈周邊的中興鎮、馬村鄉等地,手工竹紙製作歷史久遠。

相關史料記載,夾江紙始於唐,繼於宋,興於明,盛於清,擁有一千多年曆史,素以質量佳、技術精、品種多、宜書宜畫、歷史悠久而載譽巴蜀。康乾時期,更成為“貢紙”和“文闈捲紙”。抗戰時期,夾江手工造紙生產達到鼎盛,年產量約8000餘噸,居全國之冠。上世紀40年代,國畫大師張大千先後兩次來到夾江縣馬村鄉石堰村,與紙農石子清共同研製出著名的“蜀箋”“蓮花箋”大風堂專用書畫紙。夾江手工造紙以“保持傳統技藝最完整,工藝最精,產量最大”而譽滿全國,曾多次到美國、加拿大、意大利等國家展示,被譽為“東方藝術瑰寶”。

2006年,夾江竹紙製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夾江書畫紙也成為展現民族神韻之奇葩,承載傳統文化之方舟,是夾江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石之一。

古法傳承 致敬傳統造紙

古法造紙的特點是純天然,拉力強不易斷裂,保存時間長。但因為工藝複雜,費時費力,產量有限,加之受現代化機器造紙的衝擊,堅持古法造紙的作坊已經所剩無幾。

“夾江手工造紙技術的傳承,文化遺產的保護刻不容緩。” 四川五兀書院紙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望春是中國書畫紙藝術大師,也是竹紙製作技藝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他沿著祖輩的足跡,幾十年來一直在進行竹紙紙品配方的繼承和革新工作,為打造夾江書畫紙品牌不遺餘力。經他製作的純手工書畫紙,在2003年第十四屆全國文房四寶藝術博覽會上,榮獲“國之寶”榮譽證書。

徐望春告訴記者,基於對夾江傳統手工造紙的熱愛和對工匠精神的追求,他和李和元等人,共同成立了四川五兀書院紙業有限公司,並建設了五兀書院,聘請四川省美術家協會理事王吉祥為顧問,擬在夾江投資建設古法手工紙坊。確保在符合新時代環保要求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繼承古法造紙技藝,通過務實和創新,揉合竹、皮、棉、麻、草五種原料,使夾江書畫紙傳統工藝煥發出新的生命。

徐望春表示,將全面提升書畫紙的品質,更好地滿足多樣化的書畫用紙需求,還將結合書畫家的作品特點,用差異化的配方和工藝,提供定製級的古法紙產品,讓墨與紙的交融能夠更上層樓,努力成為全國書畫紙企業的環保典範。

徐望春的女兒、公司總經理徐鳳英介紹,五兀書院作為紙文化對外展示和交流的窗口,除了提供高檔的手工書畫紙和高品質的中小學生教學用紙外,更重要的是想傳承一種工匠精神,向傳統致敬。

徐鳳英告訴記者,五兀書院的成立,是為了繼承五兀古書院的遺風雅志,今後將定期開展書畫家筆會交流,以及國學品讀、茶道展示等活動,弘揚傳統,展示夾江竹紙文化。

搭建平臺 實現尚文育人

樂山文史專家唐長壽介紹,樂山最早的書院出現於南宋,名為同人書院。明代興起了九峰書院、九龍書院、三峨書院、峨山書院、平川書院、五兀書院、子云書院、來鳳書院。清代最為鼎盛,約有十六七個書院。

“清末廢科舉撤書院,樂山的書院‘壽終正寢’。歷史上書院有政府主辦,也有民辦,主要功能為講學、收藏圖書、文化傳承、傳授知識、培育人才等。”唐長壽說,去年,樂山沫若書院成立,成為樂山文化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如今,位於夾江的五兀書院成立,為地方文化交流、展示地方文化特色提供了一個平臺。

龔德勤表示,夾江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書畫紙產業的發展,五兀書院的成立,是夾江文化產業發展的一件大事,因為它為紙與墨、書畫家與紙匠人、文化與藝術搭建了一個共融的平臺,讓古法造紙薪火相傳,讓夾江書畫紙走出國門,也讓五兀書院繼續發揮尚文育人的本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