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博會到進口博覽會 希臘建築師築夢上海

新華社上海10月18日電(記者何曦悅 任垚媞)對35歲的希臘建築師科斯塔斯·卡茨揚尼斯來說,參與設計2010年上海世博會希臘展館的一切,似乎還歷歷在目,而現在又一場國際盛會即將到來。

卡茨揚尼斯更樂意被叫中文名“康希”。最近,他收到了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希臘組展機構的邀請,準備在11月上旬參加與進博會相關的一系列活動。

康希已經做好了計劃。在進博會期間,他希望能加深對中國市場的認識,瞭解消費者的需求,為自己家鄉的企業開拓中國市場提供建議。

从世博会到进口博览会 希腊建筑师筑梦上海

康希在位於上海的工作室內辦公。新華社記者何曦悅攝

在康希看來,上海,這座他生活了11年的城市,正不斷為他帶來實現建築夢想的新契機。“上海是一個生機勃勃的城市。一來到這裡,你馬上就能感受到這種活力。”

目前在上海運營自己建築設計工作室的康希已經小有名氣,而11年前他剛來時,還只是一名建築工程專業的碩士畢業生。儘管當時在歐洲有大量工作機會,也面臨“為什麼要去中國”的質疑和不解,但他還是勇敢地選擇了這個有些陌生的國度。

兩年多後,康希便獲得了參與設計上海世博會希臘館的機會。對他來說,世博會不僅是一個讓上海變得更美好、更國際化的盛會,也是他個人事業的新起點。此後,他的建築設計之路越走越寬。

从世博会到进口博览会 希腊建筑师筑梦上海

由康希設計的中希文化交流中心項目——希華館。(受訪者提供)

一杯來自康希家鄉希臘的酸奶,曾經在上海難以尋覓,而現在,康希的這份“鄉愁”在上海不再難解。“希臘的酸奶、橄欖油、蜂蜜和酒,在中國市場上越來越常見了。”他說。

下個月,還將有許多希臘企業家將來到進博會,把他們的產品介紹到中國。

來自希臘駐上海總領事館商務處的信息顯示,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20多家希臘企業將參與首屆進博會,主要展品為希臘的食品和飲料,同時也會展示宣傳希臘旅遊業。

在康希看來,上海正在不斷“進化”,成為一座更加清潔、亮麗的國際化大都市,對來自全球的客人敞開大門,創造不同的機會。

从世博会到进口博览会 希腊建筑师筑梦上海

康希在上海設計的一家瑜伽工作室。(受訪者提供)

“我父親已經來過中國4次了,但他每次來都會為這裡的飛速發展感到驚訝。”康希說。

作為一個對美和設計有著極高要求的建築師,康希發覺,這些年中國人的審美訴求也在悄然改變。

今年5月,由康希設計,歷時5年完成的中希文化交流中心項目——希華館在上海揭幕。康希覺得,希臘風格建築設計採用的純淨白色大理石、簡潔流暢的線條,可能與中國人傳統理念中的建築風格迥異,但現在,人們以開放的心態接觸不同的設計,也開始接受並更加偏愛簡約優雅的設計風格。

從世界博覽會到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康希和他的上海工作室獲得的“全球邀約”正變得越來越多。

目前,他正在為中國西北部銀川市的一家民營醫院做設計,他希望能從中國患者的角度出發,讓設計更加人性化、更加舒適便利。還有不少國際品牌的設計邀約,也正源源不斷湧來。

“居住在上海,讓我對世界有了不一樣的認知。在這裡,全球被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世界彷彿變小了。”康希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