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乡下买座小院养老,想法虽好,但可能房财两空

去乡下买座小院养老,想法虽好,但可能房财两空

倦了城市喧嚣生活的退休老人们,总是想着到郊区农村买上三间大瓦房,简单装修、有处小院,种点菜、养点鸡,没事出去钓钓鱼、溜溜鸟、爬爬山,想想这样的日子就舒服。先别忙着沉浸在幸福的幻想,农业知识科普今天就来跟你谈谈,到农村买房养老房财两空的风险!

去乡下买座小院养老,想法虽好,但可能房财两空

先讲个实例,退休的刘先生两口,早几年不顾儿女反对买了城郊李老汉的小院,谁料仅仅过了两年美滋滋的日子,刘先生老两口的田园生活突然被中断了。事情是这样的,原房主李老汉在外打工的儿子返乡成亲安家,没有婚房,让李老汉犯了愁。于是他向刘先生提出收回房屋的要求,后者对此予以断然回绝。随后,李老汉一纸诉状递到法庭,请求判令被告李先生退还自己的房屋。法院经审理,判决被告将房屋退还原告,由原告退还被告购房款并折价支付房屋装修费。最后李先生两口愤愤不平的搬回了城里,混了个房财两空!

去乡下买座小院养老,想法虽好,但可能房财两空

案例分析:当前除了大量小产权房纠纷外,因农民将自家私房卖给城镇居民或其他村民而引发的纠纷也不在少数。这种房屋买卖合同是否有效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我国农村土地实行严格的宅基地管理制度,虽然房屋可以买卖,但宅基地禁止买卖。《土地管理法》第62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农村村民出租、出卖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炒卖土地的通知》第2条进一步指出,“农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准城市居民占用农民集体土地建住宅,有关部门不得为违法建造和购买的住宅发放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由此而知,我国法律对城镇居民购买农村房屋持否定态度。农民将自己的房屋出卖、出租后再另行申请宅基地的,也为法律所禁止。需要明确的是,并非所有购买农村私房的合同皆属无效,在本村村民之间购买房屋、外村村民购买本村房屋(前提是取得本村村民资格),以及城镇居民取得本村村民资格后购房等情况下,买受人缴纳了相关契税,通过了相关审批时,一般认定合同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