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信金融董事长李博发表“普惠金融助力中小微实体企业”主旨演讲

亿信金融董事长李博发表“普惠金融助力中小微实体企业”主旨演讲

李 博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副会长亿信(北京)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听到很多企业家在抱怨说,企业辛苦一年下来很多的利润都是在支出高昂的财务成本。为什么身边接触到的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想法,有一个原因,就是传统实体产业属于人员密集、技术密集的行业,而与金融这样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行业相比,金融产业不管是引领模式,还是在引领水平上都相对具有优势,有定价权、话语权。

那成本高的原因,一方面是巨大的市场需求导致,另一方面可能也是金融机构在普惠上做的项目发挥作用比较有限。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从传统的金融机构,非传统金融机构贷款成本都比较高,而金融行业整体利润意识比较强,服务意识又比较弱,这就让很多实体的经济行业,有着获得感不强,被剥夺感很突出。

金融行业历来其实都是与实体经济相融共生,而不是互相竞争,正因为如此,推进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既是金融行业本分也是新时代金融行业的使命。围绕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思考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现实中的痛点,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小微企业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作用。截止到2017年我们统计的数据,全国范围法人实体3200万左右,贡献了大约80%的就业,贡献了大约70%的专利发明,也贡献了GPP60%左右,也占了国民税收的大概50%。大量的小微企业,游离于传统的大型金融服务范围之外,或者是无利可图,或者是大机构通常不愿意跟小微企业,特别是微型企业做生意,客观上其实没有对有金融需求的这些客户,实现服务的全覆盖。


亿信金融董事长李博发表“普惠金融助力中小微实体企业”主旨演讲

发挥了非常大作用的中小企业或者是小微企业,在享受金融服务的过程当中和结果上,却有着明显的短板。有统计显示目前我国的小微企业,从正规金融机构的融资比例和民间融资比例大概4:6左右,与金融相对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正规金融占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民间融资成本也相对较高。那么针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从政策角度来说,今年央行从4月25号开始就下调了大批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等存款准备金率,引导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央行又宣布扩大中期贷款,传统机构也正在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但是从现在的现状来说,仍然会有小微企业在获得贷款的同时,依然面临着相对周期比较长,融资渠道还是比较困难的现状。

第二是做好顶层设计。

上述情况如何扭转,那么推动普惠金融建设重中之重,设计扭转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既需要有技术层面的把控,更加需要有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作为一个从业者,在这个当中,我是感受非常强烈的,因为这两年国家对鼓励金融服务向小微倾斜的这个政策发展趋势是非常多的,在解决脱虚向实,去杠杆,化解潜在重大金融风险的同时,推动普惠金融体系,成为一道亮点,普惠金融这个关键词连续3年出现在我们政府报告当中,也写入十三五规划当中,成为金融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普惠金融的观点的提出,确立了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确定小微企业的发展方向,建立更加完善的金融指标体系,可以说推动创新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是大势所趋,普惠金融应运而生,金融机构必须要顺势而为,在发展足够清晰的前提下我们要结合实际进一步研究普惠金融建设的政策趣向、政策边界、风控体系、工作重点,通过有针对性的创新举措,把概念、理念、战略落实为服务实体经济,推动小微企业发展的具体实践。

第三是顺势而为,创新突破。

有三个方面需要重点的去把握:

第一要立足一个根本深化自身风控体系的建设,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更好更快为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只有风险可控方能有预期。对金融行业而言,所有的机会也意味着挑战,普惠金融带来的客户是海量的,蕴含的风险也不容忽视的。普惠并不意味着把降低风险作为标准,而是要坚持个案分析,有效甄别生态主体,作为新兴金融机构进一步的强化自身公众体系的建设,才有可能适应普惠金融发展的需要,把普惠金融中蕴含的变量真正的转为事业发展的增量,进而更好更快的服务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这方面也需要金融监管部门给相应的空间。

亿信金融董事长李博发表“普惠金融助力中小微实体企业”主旨演讲

第二抓住一个关键,以技术创新为抓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信息不对称,难以确定授信额度,第二单笔金额比较小,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发展普惠金融,要以完善金融数据和降低交易成本,小微企业很多可能连财务报表都无法提供的情况下,获取真实的信用情况,进而发起信用业务,才釜底抽薪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各类高科技的技术手段,给小微经营者量身定做金融工具。

第三是放大优势,不断的推出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满足用户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和传统的金融机构相比,那么作为我们民间资本来说,服务精准度有更加鲜明的特点,推动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壮大和发挥各类型各层级的金融机构的服务优势,需要我们抓住时机,在风险可控、合规合法的前提之下,努力在产品上创新。一方面有效针对性的推出,更多满足于不同阶层,不同层次需求的多样化的产品;另一方面是加大资金配置的使用效果,让普惠智慧真正汇集到小微企业的要害处、关键处。推进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小微企业是一个大命题,那也是一个新的课题。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宗旨,也是我们的天职,无论是直接从业人还是相关从业人,无论是国有金融机构,还是民营金融企业,都要有这样格局定位,遵从历史,为金融努力,在实体经济发展中彰显自己的力量。

本演讲文字实录来源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特此鸣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