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襲、造假、僞造學術身份,近20年64起學術不端問題被曝光……

抄袭、造假、伪造学术身份,近20年64起学术不端问题被曝光……

法制日報記者 陳磊

學術抄襲、學術造假、侵佔他人學術成果、偽造學術身份……1997年至2017年,國內新聞媒體總計公開曝光了64起學術不端典型案例。

近日,中國社科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相關課題組發佈上述統計數據,以研究國內學術不端問題的現狀。

從時間上說,學術不端問題曝光數量較多的年份是2004年至2009年,年均5起,另外一個高峰年份是2016年,有10起學術不端案例被媒體披露。

針對學術不端問題,課題組的建議之一是,在對腐敗問題保持高壓態勢的背景下,學術界對於自身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也要敢於“亮劍”,以“零容忍”態度查處各類學術不端問題。

反腐敗研究專家也建議,治理學術不端現象,應在相關國家法律中寫入關於學術不端問題的條文,明確學術不端行為的認定標準和懲處辦法。學術研究機構應當在法律制度體系運行過程中,建立相應的配套制度。

學術不端汙染學術界和社會風氣

因涉嫌學術不端問題被曝光,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張某,成為中國廉政研究中心相關課題組統計的一起典型案例。

事情發生於2017年。

當年1月6日,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主辦的《環球法律評論》編輯部發布一則《本刊聲明》稱,經舉報並核實,張某發表於該雜誌2010年第1期的一篇論文與一名德國學者在先所著作品高度雷同,涉嫌抄襲。

編輯部稱,決定撤銷張某署名的文章,聯繫相關文獻數據收錄機構將該文從數據庫中刪除,“強烈譴責這種學術不端行為”。

據當時的媒體報道,事情發生後,學校召開緊急會議,成立調查小組啟動相關調查工作。接著,根據學校發佈的通告,鑑於張某涉嫌學術不端問題,其本人辭去或被免去了學校相關職務。

此前的2016年6月,教育部發布《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剽竊、抄襲、侵佔他人學術成果”經調查認定則應當被認定為構成學術不端行為。

責任人行為構成學術不端的,結合行為性質和情節輕重,受到的處理包括:通報批評;終止或者撤銷相關的科研項目,並在一定期限內取消申請資格等。

張某隻是國內媒體公開曝光的學術不端典型案例之一。

在近日由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的2018年度《中國反腐倡廉建設報告》中,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學術誠信與廉潔學術殿堂建設”課題組總計梳理了過去20年間曝光的64起學術不端案例。

課題組認為,我國學術界的風氣總體是好的,然而,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國內各類學術不端問題時有發生,一些案例觸目驚心。

在課題組看來,這不僅嚴重敗壞了知識分子的形象,而且也汙染了學術界和整個社會的風氣。

為深入瞭解國內學術不端問題的現狀,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廉政研究中心支持下,“學術誠信與廉潔學術殿堂建設”課題組收集了上述案例。

課題組統計顯示,1997年以來,基本上每年都有學術不端案例被媒體曝光。被曝光數量最多的年份是2016年,有10起學術不端案例;緊隨之後的是2009年和2005年,分別為8起和7起。

從學術不端行為發生的單位看,64起學術不端案例,共發生在國內47所高校和科研單位,其中46所為高校,包括985高校16所、211高校12所,合計佔比達65.2%。

此外,根據課題組統計,64名學術不端行為涉事人中,有教授職稱者38人,副教授及相當職稱者8人。

社會整體對學術腐敗包容度較高

根據課題組統計,64起學術不端案例中,類型各種各樣,佔比最多的是學術抄襲,有23人。

學術抄襲案例典型案例之一,是東北財經大學碩士生袁某的學位論文抄襲了南京財經大學碩士生曾某的學位論文。

事情發生於2009年5月,有網友在某論壇發帖子稱,其在期刊網上查資料,無意中發現兩篇碩士論文“整體框架完全一樣,除了把‘江蘇’兩字替換成‘山東’,把江蘇的統計數據換成山東的統計數據,以及一些統計指標的對比排序結果稍微改變之外”。

曾某的學位論文的網絡出版投稿時間是2007年7月16日,而袁某的學位論文答辯日期則是2007年11月。

這起事件經媒體報道後,被稱為“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

課題組的統計顯示,在學術抄襲類型中,博士學位論文抄襲4起,碩士學位論文抄襲7起。

課題組統計的其他學術不端類型包括:學術剽竊2人,學術造假7人,侵佔他人學術成果4人,偽造學術身份、履歷3人,貪汙科研經費2人。

課題組還專門說明,除了以上38人學術不端外,還有26人涉嫌學術不端,也就是說,凡是沒有官方正式調查結論認定為學術不端的,一律認定為涉嫌學術不端。

在課題組看來,調查處理學術不端並不容易。在64起學術不端案例中,有42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調查處理(其中38人受到學術或行政處理);另有22人沒有受到任何處理(其中12人受到調查但沒有受到處理,10人沒有受到調查)。

在課題組看來,近20年來,學術不端之所以處於易發多發的狀態,甚至成為學術界的痼疾,原因無疑是多方面的。

原因之一在於,雖然高校、科研機構被稱為“象牙塔”,但學者並非生活在真空中,社會上的拜金主義、急功近利等不良風氣也影響到了高校教師和科研人員。而且,受傳統文化影響,中國社會整體上對學術腐敗和學界不正之風包容度較高,遠未做到“零容忍”。

例如,在一起學術抄襲事件中,有門戶網站進行了網上民意調查,令人意外的是,超過40%的網友認為這“沒什麼大不了”。

課題組認為,缺乏完善的追究懲戒機制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比如。對於涉及學術不端的爭端如何解決,我國還缺乏規範、完善的調查與處理機制等。

2016年9月,教育部發布了《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課題組認為,這為高校預防和處理學術不端提供了制度性依據,但在實踐中,這項制度要能夠得到嚴格執行,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法律須明確認定標準和懲處辦法

遵義師範學院原副教授趙某論文抄襲事件,被課題組認為是一個典型案例。

這起事件發生於2016年8月初,安慶師範大學一位畢業學生金某發現自己大學本科時的畢業論文“被髮表”,還被數據庫收錄,但作者卻變成了趙某。

金某把自己的畢業論文和趙某發表的文章進行對比,發現二者的大標題、二級標題都沒有改動。隨後,金某在微信朋友圈發了相關消息。媒體接著跟進報道,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遵義師範學院對此高度重視,組成調查組對事件進行了調查併發布消息稱,經核實,趙某的論文抄襲行為系侵佔他人成果的學術不端行為,決定給予解聘副教授職務等處分。

事後得知,趙某作為青年教師,教學成績較為突出,但由於教學任務繁重,沒有時間寫論文,也不能晉升職稱,“在屢次向學術期刊投稿不中的情況下,花3000元向中介公司購買了一篇論文”。

在課題組看來,趙某論文抄襲事件,正是不良考核機制催生學術不端的結果。

對此,課題組認為,考核評價機制在高校和科研單位的工作中發揮著指揮棒作用,要形成健康的學術生態,必須建立科學、合理的學術與人才考核評價機制,否則治理學術不端就是一句空話。

“要建立適合反映各類科研活動特點和內在規律的分類和綜合評價機制,促進形成有利於人才成長和創新創業的政策環境和學術生態。”課題組建議。

課題組還建議,為治理學術不端問題,在對腐敗問題保持高壓態勢的背景下,學術界對於自身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也要敢於“亮劍”,以“零容忍”態度查處各類學術不端問題。

對於這一問題,北京科技大學廉政研究中心主任宋偉告訴《法制日報》記者,還要從法律制度上禁絕學術不端問題。

“首先,應在相關國家法律中寫入關於學術不端問題的條文,明確學術不端行為的認定標準和懲處辦法。其次,學術研究機構應當在法律制度體系運行過程中,建立相應的配套制度,在職稱評定、課題評審等多個環節應用制度體系。”宋偉建議。

中國社科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秘書長蔣來用對《法制日報》記者說,學術成果體現了作者的智慧結晶,遭遇學術不端者也需要具備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