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租公寓亂象叢生,多家銀行爲避嫌暫停「租房貸」!

一些窮人在城市中已經無法立足。農民有地的回家鄉也許還能想法種點作物勉強餬口,但那些生於城市的窮人,此時此刻又該何去何從。

提倡租房也許是一種階段性的緩解方案。但很明顯的,岸上的富人,從炒房,又將目光移向了炒租房。


長租公寓亂象叢生,多家銀行為避嫌暫停“租房貸”!

近段時間,部分城市房租上漲較快,這背後既有住房租賃市場供給不平衡的影響,也存在資本大規模進入競相抬高租金等問題。據新華社報道,目前,北京、西安、深圳等地監管部門已對租賃企業使用“租房貸”等金融槓桿危害租客權益的行為進行調查。專家認為,住房租賃市場的健康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但其中形形色色的“租金貸”等住房租賃信貸產品蘊藏著較大的風險,需要引起警惕。對於長租公寓租房貸亂象,立法監管不可少。

長租公寓領域的房租分期一般採取“押一付一”的保證形式。與傳統房屋中介“押一付三”模式相比,可以減輕租房人短期負擔,尤其是對剛剛步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看上去十分划算。同時,也緩解了房東收租難問題。表面上看,這是一個多贏模式,但實際上可能沒有這麼樂觀。


長租公寓亂象叢生,多家銀行為避嫌暫停“租房貸”!


長租公寓房租分期運行模式一般是房產中介從房主手中租房,再轉租給租戶。但是,在訂立合同過程中,部分房產中介機構引入了金融機構,租戶事實上被辦理了貸款。金融機構將相當長時間的貸款一次性轉劃給房產中介,中介再將這筆錢按季度或者按年支付給房東。如此一來,租戶的義務不再是按月交房租,而是按月向金融機構還貸。

僅從合同角度來看,金融機構的介入使原本簡單的居間合同變成了一個由借貸合同和居間合同組成的複雜關係合同。未來一旦發生糾紛,處理起來的成本要比原有的模式更高。尤其是借貸合同的存在,也一定會提高租房者的成本,甚至為後續的暴力催收埋下隱患。

在這種模式下,房屋中介已經不再滿足於賺取中介佣金,而是將目光轉向了租房者的信用。在這個過程中,房屋中介和金融機構完成了一次“合謀”。租戶貸款落在了房屋中介賬戶裡,這些“裸奔”的資金隨即變成中介擴張業務的資本。不難發現,在這一模式下,房屋中介已經不再僅僅是信息中介,而是變異為資本中介。為了更多利潤,他們需要將這種模式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越滾越快。於是,這些房屋中介在市場上不惜高價爭搶房源,並擾亂了租房市場定價。

長租公寓亂象叢生,多家銀行為避嫌暫停“租房貸”!


更讓人無奈的是,一旦資金鍊斷裂,運營長租公寓的公司完全可以“跑路”結束這一遊戲。房主屆時收回房子,但是租戶必須繼續履行貸款合同,否則可能面臨合同糾紛。房屋中介這種“借雞生蛋”的把戲,存在著嚴重的風險隱患,這種風險最終會由金融機構和租戶買單。因此,“房租貸”已不是單純房屋租賃市場的問題,更多地應該從防範金融風險角度來看待。

在房產中介引發的“租金貸”風波之後,背後的銀行資金浮出水面。隨後有媒體報道稱,包括北京銀行、建設銀行、平安銀行等傳統銀行以及網商銀行等多家銀行已經暫停了和租房相關的貸款業務。日前已有地方監管層向銀行了解租金貸業務情況,但並未向後者明確要求停止。此外,有銀行方面向本報記者表示,在“租金貸”引發爭議之後,公司第一時間啟動了自查,是否存在違規行為。


長租公寓亂象叢生,多家銀行為避嫌暫停“租房貸”!

可以肯定的是,住房租賃市場又迎來一波大整頓,資金運作的風險問題是該治一治了。一個原本是人性化的金融產品,現在卻被長租公寓或者中介玩壞了,坑慘了房東、租客和金融機構,有網友調侃稱“以前買不起房,現在租不起房,還要'被貸款'!”

長租公寓亂象叢生,多家銀行為避嫌暫停“租房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