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雖實現歷史性訪華,但仍有三點令人不放心

本文約1200字,閱讀全文約需3分鐘。

外交部宣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將於10月25日至27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這是繼日本首相野田佳彥訪華之後,時隔7年再次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這次訪問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自民黨作為日本最重要的政黨,開始務實對待中強日弱的新形勢,對於東北亞地區的局勢穩定十分有利。但是無論是安倍晉三還是自民黨都無意改變美日聯盟的基本執政思路,完全沒有必要把這次安倍訪華的意義抬得過高。

安倍雖實現歷史性訪華,但仍有三點令人不放心

聯手應對特朗普,既是互相取暖更是互相利用

特朗普上臺之後,在經貿問題上對中日兩國都施加了巨大的壓力,聯手應對美國在貿易問題上的威脅,成為了一種現實選擇。不過特朗普在對待中日兩國的態度上存在本質的差別,聯手應對特朗普更像是一種互相利用的關係。對於特朗普而言,雖然他希望通過貿易爭端從日本手中奪取更多的利益,但是日本仍然是美國在東亞地區最重要的戰略盟友。9月底安倍訪問美國時,已經與特朗普普達成了啟動美日貨物貿易談判的決定。此外,美日歐三方貿易談判代表也達成了推動WTO改革的共識,決心在改革中聯手對非市場化國家採取行動。安倍此次訪華,雙方即便在經貿問題上達成一些共識,也不會改變日本的根本立場,最多就是為日本在下一步與美國的談判中增加一些籌碼而已。如果日本真打算在經貿問題上與美國分庭抗禮,完全可以邀請中國加入其主導的CPTPP協議,構建一個遠超北美自貿區的頂級自由貿易區。

安倍不會停止修改和平憲法進程,對中日關係仍會造成衝擊

東亞各國與日本在修改和平憲法問題上的分歧非常巨大,安倍訪華並不可能改變日本政府特別是安倍本人在這一問題上的立場。2021年安倍晉三將交出日本首相的寶座,為了確定自己在日本歷史上的地位,安倍此後三年最重要的政治任務就是完成日本和平憲法的修訂工作,明自衛隊的地位寫入日本憲法。安倍晉三將這一任務比作是日本歷史上的第三次開國。一心想要與伊藤博文、岸信介比肩,成為一代名校相的安倍晉三,會全力以赴完成這一工作。預計日本的修憲進程將於今年年底或明年上半年全面啟動,屆時日本與東亞各國的關係還會陷入新一輪緊張之中。

安倍雖實現歷史性訪華,但仍有三點令人不放心

只要美國霸主地位不變,日本仍是威脅

在相當長一個歷史時期內,日本人仍是美國在東亞地區的重要戰略支點,美國不會輕易撤除在日本的大批駐軍,而日本的民族性格也是崇拜強者,也不會輕易離開美國的羽翼庇護。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外交仍需要服從於美國的全球戰略。而對於美國而言,未來50到100年是美國霸權經受全面挑戰的關鍵時期,美國要不然擊倒挑戰者迎來新的一個美國世紀,要不然就會被超越、成為世界老二。為了贏得這場殘酷的鬥爭,美國人一定會看緊日本,避免這個國家背叛自己,發動第二場珍珠港事變。指望在中美之爭中博取更多好處的日本,肯定會見風使舵,不過至少在現階段美國依然強大的情況下,日本違背美國人的意志,實現東北亞地區完全和解的可能性並不大。

安倍雖實現歷史性訪華,但仍有三點令人不放心

打狗需要看主人,收服一條狗當然也需要先收服他的主人。實現中日友好的前提,一定是美國勢力從東亞地區全面衰退。如果日本仍然是中美博弈的最前沿,是不可能成為一個可靠的友好夥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