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湖滨路

听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湖滨路

听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湖滨路

湖 滨 路

湖滨路,地处我校五山校区教学、科研、行政与学生生活的中心地带,为环绕东湖之路。全长885米。它东近学生宿舍,西接逸夫人文馆,南依2号楼、27号楼,北傍逸夫科学馆、建筑研究设计院楼、励吾科技楼。自1936年竣工至今,经迭次修缮、维护和拓展,成为一条林木葱茏、芳草如茵、蝉鸣鸟啾、湖光潋影之路。

听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湖滨路

(1947年前拍摄)

在国立中山大学石牌办学时期,东湖北岸原称辰路,后谓海滨路,据说是为颂扬筹建该校出力的校长邹鲁(字海滨)而冠名。20世纪40年代末该路更名为湖滨路,今称湖滨北路。东湖南岸,同期先称卯路,后名长江南路,今称湖滨南路。

听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湖滨路

(1949年前拍摄)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这条路很受学生青睐。傍晚时分,人们常结伴来这里散步,探讨学问,唱歌、跳舞。解放前夕,该路还见证了震惊校园的“七·二三事件”。

听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湖滨路

(1950年前拍摄)

如今的湖滨路浪漫美丽而充满动感。湖滨北路,20世纪80年代改种的白兰树替代了以往所植的相思树与柳树,现已枝繁叶茂,冠如华盖;湖滨南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所植的南洋楹和八十年代间种的葵树,干粗荫浓,郁郁葱葱;绿荫之下,78张抛光大理石双人凳环湖依路而置;路两旁各具特色的新老校园建筑错落有致。

清晨、学子伴着逸夫人文馆的钟声醒来;夜晚,总有“攻坚”后归来的学人快步其间。不论时光荏苒,春夏秋冬、景色更迭,晨跑与夜练的身影、黄昏的球赛、绿荫下的信步、石凳上琅琅的读书声是不变的。这一切构成一幅动态的水墨画,成为我校学子心中永久的留恋和记忆……

听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湖滨路
听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湖滨路听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湖滨路
听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湖滨路

——根据《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11月第2次印刷)整理

朗读者

张娟娟,华南理工大学关工委副秘书长,全民悦读华工秋韵阅读会主席,原学校档案馆馆长。

听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湖滨路

《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

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是校园建设的物质文化形态,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精神的并在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钩沉史海、融会今昔,以新老对照、图文并茂的方式,比较全面地展示和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的校园建筑和人文景观,深入挖掘和诠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为我们构筑了一个校史教育和文化建设的新载体。

书名:《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

作者:《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编委会

装帧:精装

版次:2008年11月第1版 2012年11月第2次印刷

ISBN:978-7-5623-3034-9

开本:16开

字数:15.4万字 页数:156页

定价:98.00元

听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湖滨路听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湖滨路
听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湖滨路听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湖滨路

2018我们同在一行字之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