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有哪些地方戲曲曲藝民間歌舞種類?

全內蒙


在內蒙古118.3萬平方公里上,東西南北都有各自的地方戲曲。身在內蒙古西部區的我,從小受地方戲曲影響,還能唱上幾嗓子。要說內蒙古西部區有哪些戲曲曲藝?第一大麴種:二人臺,還有漫瀚調。

呼和浩特位於內蒙古中西部地區,人們喜歡的地方曲種就是二人臺,也有山西晉劇。在呼和浩特周邊的鄉村旗縣,過年過節或是趕交流(趕廟會)時,村委會或旗縣政府就會為百姓舉辦一場為期一週左右的唱戲活動。我的老家在呼和浩特市和林縣公喇嘛村,每年的農曆二月二和秋收時節,都會舉行一場交流會,十里八村的鄉親們都去趕交流,看大戲。唱的大戲就是當地百姓喜歡的晉劇和二人臺。《走西口》、《五哥放羊》、《打連城》都是當地人非常愛看的曲目。著名的二人臺演員武利平、六蘭蘭、苗俊英等,將這個地方戲裡的角色演繹的惟妙惟肖,並讓這個曲藝得以傳承與發揚。

還有一種曲藝叫:漫瀚調,既山曲。“三十里鳴沙二十里水,五十里路上我打來回。半個月跑了十五回,因為眊你跑成個羅圈腿。”這首《漫瀚調》是呼和浩特周邊膾炙人口、婦孺皆知的山曲,有些民間唱者,還改寫了歌詞:眊一眼妹妹想死了哥,哥哥啥時才能把你娶回家……這樣的愛情山曲,只要在合適的時候與地方,就會被男女二人激情演唱。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個地方的戲曲曲藝也是一樣。二人臺、漫瀚調就是在土默川平原上成為了人人喜歡的藝術奇葩。希望這朵民間曲藝之花,越開越豔麗,經久不衰!


新華融媒新消費


我覺得是二人臺吧。

二人臺是清代時代,民間藝術如社火、地方小曲等結合內蒙古的民歌小調形成了二人臺初期的形式。

(假裝有配圖,網絡太卡)

二人臺最早是民歌坐唱,後發展為歌舞表演(打玩意兒)的戲曲二人臺。初期表演是由醜、旦二人分別持霸王鞭和扇子用方言對唱表演。

(假裝有配圖,我上傳不了)

另,和大多數民間戲曲、曲藝一樣,早期的二人臺也是沒有女演員的。旦角是由男演員扮演。後期才出現女演員。

二人臺音樂分唱腔與器樂牌子曲兩大類。部分劇和曲同名,專曲專用;還有一類曲牌有部分原本是蒙古族民歌,後來變成了器樂牌子。一般伴奏用笛子、四胡、揚琴、四塊瓦等,五十年代又從京劇、晉劇引進了成套打擊樂器和鑼鼓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