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沒有過完美的犯罪?

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多懸而未決的案子通過技術手段在今天變得容易解決,在有書君看來,其實沒有什麼完美的犯罪,真正完美的,我想現在也不會被眾人所知。

既然題主問了這問題,有書君就來說說我所認為的完美犯罪,可能和大家心中想的不太一樣哦。

有這樣一個女人,連續六十年行竊,也一直被抓,坐過牢,但每次都會贏的陪審團的同情,甚至有法官說她是一個迷人的賊,她就是傳奇的鑽石大盜:多麗絲·佩恩。

歷史上有沒有過完美的犯罪?

這位在國際珠寶屆聲名赫赫的大盜和別人不一樣,她不靠武力搶劫,她的武器是她迷人的外表,優雅的言談舉止,對了,她是盜賊中的演技派,有書君覺得,該頒個“奧斯卡影后”給她,這演技真是槓槓的。

多麗絲很年輕就成為了單身母親,1952年,23歲的多麗絲“迫於生計”,從一家高級珠寶店偷走了一顆標價22000美金的方形鑽石,這在當時可是天價,然後去當鋪當掉,拿到7500美金。為此,多麗絲嚐到了甜頭,從此正式出道,一發不可收拾,開始了盜竊珠寶的一生。

多麗絲挑選珠寶店的方法很簡單,如果看到雜誌上有關珠寶店的文章或廣告吸引了她,她就會按圖索驥,找到那家珠寶店,然後下手。

歷史上有沒有過完美的犯罪?

她總是打扮得十分高貴,穿著名牌的衣服,拎著名牌的包包,跟店員講講自己的故事,要麼是剛繼承一筆遺產,想買些珠寶;要麼是珠寶被偷了,要再買一些。總之,故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總是可以輕鬆地迷惑店員,讓他們拿出店裡的珠寶首飾逐樣試戴。此外,她還會煞有介事地用專業行話詢問寶石的成色、切割等,專業程度令人歎為觀止。但事實上,這只是她一次又一次和店員的交流中得出的經驗。

特別名貴的珠寶其實店員不太願意讓人試戴,但多麗絲表現出的財大氣粗和專業總是會讓店員陷入興奮,以為成交大單的機會來了。

這恰恰給了多麗絲可乘之機,她會尋找機會,從容走出店門,把珠寶帶走。

當然,除了偷取鑽石珠寶,多麗絲也會有需要賣掉的時候,除了給典當行,其他不知情的人也是她銷贓的對象。有一次,她在匹茲堡市一家服裝店試穿衣服時,忽然流下眼淚。然後,她對店主說,自己被丈夫毆打,想要離婚,也因此想賣掉手上的鑽戒,以為撿到大便宜的店主於是買下了這枚鑽戒。

這說哭就哭的演技,簡直就是一位專業演員啊!

2013年十月,滿頭白髮的多麗絲·佩恩走進加州棕櫚沙漠的一家珠寶店。店員們滿心歡喜,這位老人言行舉止中無不透露著貴婦的優雅,想必是個出手闊綽的大客戶。

店員們對多麗絲熱情有加,讓她試戴了十幾條項鍊和戒指。不過,多麗絲什麼也沒買,但承諾第二天會來買一個鑲鑽的白金戒指。然後,她出門了,一個價值2萬美元的戒指就戴在手上。直到第二天,珠寶店經理拉朱·梅塔才發現,店裡丟了一枚戒指,而滿頭白髮的小老太太曾經試戴過它。

2011年,81歲的佩恩因為在一家珠寶店偷了1克拉鑽戒當場被抓,竟沒有一個店員願意相信她是個小偷,因為“她實在是太優雅迷人,懂得太多了!”

畢竟,她60多年的珠寶盜竊生涯可不是白混的,對珠寶的研究甚至超過了很多專家。因此,店員才會被她頭頭是道的評價迷惑,以為這位婦人真的擁有很多珠寶,才會對珠寶這樣深的研究。

多麗絲一生中被抓了40次,在監獄中待了不少日子,但個子嬌小的她總是會贏得陪審團的同情,儘管如此,她卻似乎對偷盜上癮,一直樂此不疲。

歷史上有沒有過完美的犯罪?

2008年,她在接受美國媒體記者採訪時說,自己偷鑽戒只是喜歡偷盜的過程,並不是為了錢。她還說自己曾將一枚鑽戒扔進垃圾箱,因為她用不著。

而關於偷竊,是否後悔,她是這樣說的:“我從未因偷竊感到後悔,我後悔是因為被逮著了。”

對於她的死性不改,有時候法官也頗為無奈,而關於她的優雅迷人,在2010年,據說有法官在審判時說,“她是個賊,但是個迷人的賊。”

多麗絲的經歷使她成為鑽石屆偷盜的傳奇,在2010年,導演馬修·龐德專門為她拍攝了一部紀錄片《多麗絲·佩恩的罪惡一生》,甚至有粉絲給她在Facebook上開設了主頁,做盜賊做到這程度也是獨一份兒了。

有書君覺得,並不是沒有被抓住就是完美的犯罪,像多麗絲一樣已經成為國際鑽石屆的傳奇,也未嘗不是完美的犯罪,當然,這並不值得鼓勵。

歷史上有沒有過完美的犯罪?

1984年,李紅濤考入了浙江大學電子系,隨後在大學裡認識了後來的妻子,四年大學畢業之後,和女朋友一起去了昆明,被分配到昆明電阻二廠,第二年和女朋友結了婚。安頓下來的李紅濤開始不安分,很快的就搞起了婚外戀,弄的家庭破裂最後離婚。

歷史上有沒有過完美的犯罪?

婚姻破裂之後沒多久,李紅濤就進了監獄,原因是自己私刻了一個假的印章騙了將近20萬塊錢。20萬塊錢在八十年代末那可屬於鉅款了,至少相當於現在的幾千萬吧。很快的,李紅濤就被警方抓住了,沒想到就在當天,他又自己找機會做了個鑰匙偷偷打開了手銬逃跑了。

逃到貴陽時,這位神仙開始膨脹了,做了一把鑰匙把當時全貴陽唯一的一輛奧迪偷走了。在外面遊蕩了幾個月之後,跑去小三的學校裡呆了一段時間,後來覺得這個小三也就那麼回事兒,新鮮感一過也沒什麼意思,又特麼偷了一輛桑塔納警車自己開回監獄自首了。

歷史上有沒有過完美的犯罪?

這回該老實了吧,沒想到啊在監獄裡呆了幾天之後,李紅濤又後悔了,覺得還是外面好,於是揹著人挖了條地道又成功越獄了。對於這次越獄,李紅濤認為並不怪他,因為他事先就警告過警察,說必須把他看嚴一點,否則說不定什麼時候自己就沒影了,可警察不信啊,那他要是不跑不就是腦袋進水了麼?於是在成功逃跑之後,他第一件事不是藏起來,而是給警察打電話臭顯擺。

這回跑出去,李紅濤倒是並沒有四處浪,因為他迷上發明了,就是無刷電勵磁電機。因為痴迷發明創造,分散了注意力,這次李紅濤很快的再次被捕。他的鉅額詐騙加上三番兩次的越獄、盜竊,幾項罪加起來被昆明中院判了死刑。

歷史上有沒有過完美的犯罪?

李紅濤對這個判決結果並不感到意外,而且也並不太在乎,此刻他的心思全都放到了電機的發明上了,認為只有這個還能有一些挑戰性。關押期間,李紅濤不停的向上面申請,最後弄來了一間監舍和一些簡單的設備來實驗,不過第一次因為各種原因加上沒有經驗失敗了,通電之後,電機一動不動根本無法運轉。

這種電機是當時中國的一項空白,如果發明成功意義非常重大,監獄領導也覺得很可惜。於是研究了一下,決定最後再努努力,給李紅濤一次機會,不但買來了各種新型的設備,還找了幾位專家來幫助他,而且帶李紅濤到電器研究所測試數據。

歷史上有沒有過完美的犯罪?

一直到槍斃前的三四個小時時候,最後一個難題終於被攻了下來,電機緩緩轉動,這項發明成功了。早已等在一旁的監獄領導立刻把事先寫好的暫緩死刑申請書送到了主管部門,最後死刑變死緩,死緩變有期,有期再減刑,李紅濤只在服刑了十六年就出獄了。

而且在服刑期間,他還結合自身逃獄經驗,親自給監獄研發了一套監控管理系統,堵死了所有的漏洞,並參與日常維護和修理工作。在以後的十幾年時間裡,他不斷完善這套系統,讓犯罪分子再無可乘之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