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炊事兵总决算:军人之面

牛小切士兵的餐桌


海军炊事兵总决算:军人之面


前情提要高桥是个容易得意忘形的人,在相扑和手旗上的小小成功让他稍微放纵了一下,结果立刻被隔壁教班长抓住机会略施惩戒。虽然两次他都侥幸过关,也不得不有所收敛,谨慎行事,但对隔壁教班长多了一份敬意。

老兵的脸

战后,我成为一名漫画家,为杂志文章绘制插画,也根据自己的从军经历创作有关海军生活的作品。某次,与我有交情的作家田边圣子看到我笔下的海军老兵,小声评论道:“怎么回事?所有老兵的脸都画得跟鬼似的。”

听到这话的一瞬间,我感到羞愧难当,同时往日的回忆不断在脑海中浮现,我想起从小到大看过的有关军队的漫画、杂志,再对照自己的作品,她说的没错,我所描绘的老兵几乎都是面孔丑陋狰狞,与帅气毫不沾边。那些我曾经遇到过的老兵们,我在漫画中全都进行了一番加工,使他们更符合我心目中的印象,而非他们本来的面貌。

田边作家只是从普通人的角度进行评论,却一语中的。我在作品中将老兵全都画成了魔鬼,要是给那些不了解军队的年轻人看了,说不定他们真的以为军队里都是些凶恶之人。可是,作为一名作者,若将老兵们都画成帅哥,也是违背事实的。总之,我的内心感到羞愧,并在那之后常常提醒自己注意。

海军炊事兵总决算:军人之面


我之所以那样描绘老兵的脸,一言以蔽之,凡是上级的面孔在我看来都是令人生畏的。这里的上级并非指军官,其实身为下级兵真正接触军官的机会并不多,军官的命令也是通过下士官和老兵们传达到下级兵头上的,而在海军中只要早服役六个月的老兵就是上级,更不用说资历更深的下士官了。

在我当兵的年代,军人被要求树立这样的观念:“上级的命令就是天皇陛下的命令”,然而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见不到天皇,更加不会想象天皇下达命令的样子,所以我想我身边没有任何人会抱着受宠若惊、俯首帖耳的态度去服从上级的命令。老兵们在进行体罚时只会说“你们这段时间精神萎靡,给我一个一个地站出来”,而不会说“这是天皇陛下的旨意”之类的开场白,估计揍人的老兵自己挨揍那会儿也没想过天皇吧。如果每次体罚前,有哪个老兵能耐心地跟我们解释“为了彻底地维持军队组织,不得不进行制裁”,那个老兵肯定很面善。包括我在内,当时大多数下士官兵根本没有将上级的命令跟天皇联系在一起。

海军炊事兵总决算:军人之面


凡是在我笔下被描绘成魔鬼面庞的老兵都是惯于体罚新兵的人,只有特定的老兵看起来才会有魔鬼一般的脸,而且他们的脸也并非是我凭空捏造的。当时的下级兵根本没有闲心去观察评判旁人的美丑,只能按照老兵对新兵的态度将老兵区分为可怕与和善两类,但这种分类也不是绝对的,那些平素看起来和颜悦色,从不体罚下级兵的老兵也说不定哪天就会发飙,比那些平时就很粗暴的“坏角色”更加难以对付。结合我们之前的辛酸经历,那些“和善”的老兵往往给我们带来无言的压力。总之,老兵的脸全都是可怕的脸,我将他们统称为“魔鬼”,但究竟是横眉竖眼、声色俱厉的“暴戾之鬼”,还是外表和气、内心恶毒的“假面之鬼”,我自己也分辨不清。

相面识人

谈起军人的面容,在下士官兵中,不论受教育程度或高或低,某些人的面容的确能体现出特定的品性。

如前所述,主计科分为掌管财务、庶务的经理专业和负责服装、粮食、烹饪的衣粮专业,都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岗位,其他科经常想从我们这里捞取好处,虽然不至于明目张胆地索要钱财,但死乞白赖地讨要白糖、酱油甚至衣服鞋帽等配给品却是常有的事情。从经理学校毕业后,我分到了经理岗位,所以对衣粮部门的情况不太清楚,但听说其他科老资格的下士官常常纠缠衣粮部门的下级兵,提出额外的要求,比如“喂!给我换双鞋子!”之类的。

我记得在“雾岛”号服役时,还是新兵的我很钦佩本科的某位下士官。我不记得他是三等主计兵曹,还是二等主计兵曹,总之是管理服装鞋帽配发的负责人。这位兵曹最特别的地方是他的鞋子,就像喜剧明星卓别林在电影里穿的烂鞋子,不仅比同科下士官的鞋子要破烂,甚至不如我们新兵穿的鞋子。

某次,在这个兵曹的指挥下我到被服仓库协助作业,那里堆满了装着新军服和新鞋子的木箱,可是他就像卓别林那样表情淡然地指挥我们工作,我将木箱里的新鞋与他的烂鞋进行比较,觉得非常不可思议。如今想来,那个兵曹完全可以利用职务之便换双新鞋,但他始终坚持穿旧鞋,衣服也比较旧,说不定是故意给那些想通过他占点便宜的人看的,整天想着换新鞋的人看到管理员都穿着旧鞋子,大概也没脸提出过分的要求了吧。在我看来,这位下士官才是真的帅气。

海军炊事兵总决算:军人之面


对于看手相或相面术,我是彻头彻尾的门外汉,但是在军队里有时我能看出某人的经历和品性。很多人在进入海兵团之前已经在社会上工作过,看到他们的脸我大致能猜出他们从事过什么职业。征兵入伍时要年满20岁,假设在小学毕业后立即出来做工,那么在参军前最多有七八年的工作经历,脸上多多少少会留下职业的痕迹。以十多岁的年纪浸润在复杂的社会中,如果一直从事某项职业,即便达不到精通的程度,肯定也具备了相当的熟练水准,所以还是很容易看出来的。

不过,如果入伍前换过很多工作,就难以判断了,我本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在接受征兵检查之前,我做过多种工作,但无一学有所成,从理发屋的学徒开始,后来又在印刷厂打工,也在广告店做过,还在报社打过杂,最后成为机械制图工,也不过是操作描图器的水平,这是我在进入海兵团之前所有的工作经历。对于每一份工作都我一知半解,没有掌握任何可以独当一面的工作技能,因此我在主计科里也只能是厨房打杂的小角色。

那些在之前的职业经历中获得一技之长的人往往在军队里受到特别的关照,比如在主计科中最受欢迎的莫过于参军前就从事餐饮业、具有烹饪经验的人,像日式料理师、糕点师、西餐厨师等等,他们通常会被直接分配到能够发挥所长的岗位上,自然在待遇上比普通下级兵也好很多。

说起军舰上的饮食,下士官兵的伙食都是由水兵厨房制作的大锅饭,免费供应,但准士官以上军官的伙食则由专门的军官厨房制作,那些有经验的主计兵会被优先挑选到军官厨房工作。当时,我不知道军官用餐要支付餐费,更不知道军官还会拿出额外的现金去购买其他食物,增加菜式花样。虽然“雾岛”号的军官厨房和我们水兵厨房相邻,但身为下级兵的我根本没有闲暇去参观那个制作军官料理的场所。

“雾岛”号军官厨房的一把手是身材高大的I主计兵曹长,他因为具有丰富的烹饪经验而成为首席厨师,他手下的Y主计兵是我的同年兵,参军前在大阪学习日式料理,也是高个子。此外,托我给未婚妻送信的K君也在军官厨房工作,不过据我所知K君并没有料理经验,他为何也被分配到那里令我百思不解。

I兵曹长一看就给人一种料理高手的感觉,连他穿的长筒橡胶靴都能让人联想到高级料理师的木屐,他的脸也是一副职业达人的面容,极具气场。Y主计兵也有着相似的气质,同样是一张专业厨师的脸,据说他的刀功不亚于I兵曹长,所以获得了特别待遇,就连深夜体罚都不用参加。我和其他同年兵对于Y的待遇并无非议,与其说是羡慕不如说是自愧弗如,谁让自己没能习得一门看家本领呢?

海军炊事兵总决算:军人之面


I兵曹长沉默寡言,他从来不对下级兵恶语相加,也没有给下级兵赏耳光。他偶尔会现身水兵厨房,从我们刚从冷藏库里拿来的冻肉中切下一些里脊肉,然后默默地离开,大概是用于军官菜单中的肉类料理吧。我记的水兵厨房里的老兵对于I兵曹长的行为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加以干涉。我不知道是军官厨房分配的肉不足,还是军官们给的餐费不够,但那肯定是一种揩油行为,I兵曹长实际上充当了军官厨房的“银蝇”,说不定军官们并不知情。

像I兵曹长、Y主计兵那样由于专职特长而获得特殊待遇的人在海军中毕竟是少数,在军队里通常会无视个人的人格和个性,只按照军队的需要进行评判,普通的下士官兵,不管是征兵还是志愿兵,只要踏入兵营大门,之前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学历统统作废,评判高低的唯一标准就是对军队有没有用。换个角度考虑,对于那种没有学历或学识低微的人来说,这倒是好事,显得一视同仁,毫无差别,反而是那些有文化有地位,带着知识分子气息的下级兵常被视为眼中钉,受到老兵们的苛刻对待,常被骂得很难堪,比如“大学毕业的,连米都扛不动吗?”“还说是老师呢,连这个都学不会?!”之类的,可是扛米和大学学历之间明明没有半毛钱关系。

骗人的海报

无论在军队里,还是在社会上,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面孔,人与人之间也总是存在差异。如果从面相上看,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因此通过观察眼睛,我就能大体区分出下士官兵中谁是征兵,谁是志愿兵。在战争接近尾声时,我还接触到临时征召的应召兵,他们的眼睛又与征兵、志愿兵不同。关于应召兵将在以后再谈,这里先说说征兵和志愿兵的眼睛有何不同。

征兵在进入海军之前至少是被强制离职的,正如其名所示,是被“征”来的。志愿兵则是在十多岁年纪轻轻时就主动选择军人作为职业方向。当然,也有人认为“反正早晚都会被征召,不如早点志愿入伍更好”。从服兵役的角度看,征兵和志愿兵在本质上是相同的。现在不少年轻人在听到昔日老兵对于军队生活的不快回忆时,会若无其事地评论道:“既然如此讨厌,难道不懂得拒绝吗?以前的人还真是蠢啊。”我觉得他们的思想观念与那时的我们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就算是给他们解释战前日本的社会氛围和制度,他们也很难理解。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年轻人都愿意从军报国,也有懂得拒绝的人,但是少之又少。那时曾经流传过一首反对服兵役的歌曲,歌词是这样的:“竟有笨蛋志愿来到地狱般的军队”,可惜我是在加入军队后才知道这首歌的。

海军炊事兵总决算:军人之面


■ 日本海军招募志愿兵的征兵海报,画上的水兵体魄健壮,朝气蓬勃。

那时的年轻人参加海军,不论是被动应征,还是主动入伍,十有八九会受到海军征兵海报的蛊惑,这也是我自己的体验。当初看到海军志愿兵的招募海报时,画中的水兵双眼炯炯有神,英姿飒爽,帅气逼人,再加上“可以免费海外旅行”、“招女孩子喜欢”等想象中的理由,也就决定加入海军。可是,在海兵团受训不过一个月,一切都与预想的不同,心中向往的帅气水兵早已变身为浑身污渍的水兵,每天都在后悔:“完了!完了!怎么来到这么个鬼地方!”此时再去看征兵海报,简直恨得牙根痒痒。

话题扯远了。征兵和志愿兵的眼神的确存在着微妙的不同。征兵总是想尽办法偷懒,眼睛在不经意间东瞅西望,寻找着逃避作业或稍事休息的机会,而志愿兵绝大多数都态度非常认真,一丝不苟,工作起来也精神集中,眼珠子都不会转。有时我想,那些志愿兵不会是想让自己符合海报上的形象吧。

我至今还记得志愿兵老兵向我们征兵新兵找茬时的神态,伴随着一声大喝“混蛋!”像鹰眼一样锐利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征兵们眼神飘忽不定的眼睛。我一想到志愿兵老兵就害怕,现在想来那些年轻的志愿兵其实不过是心虚,怕被我们这些年长的部下瞧不起,才做出那种虚张声势的态度。老成的征兵和较真的志愿兵相互制衡,我想这才是海军征募士兵的真谛吧。

下期预告:在军舰上开饭时,由各科各分队事先将用餐人数通报水兵厨房,由老兵按照每人每餐250克的标准将相应重量的饭盛到配餐箱内。神奇的是,老兵只需目测就能盛出准确的份量,而不需要用秤称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