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杀朝廷大官,为什么放过程咬金了呢?

feigary


武则天不但没杀程咬金,还没杀徐茂公呢。

如果不是因为徐茂公的儿子徐敬业造反,徐茂公还应该叫李茂功或者叫李勣。

武则天为什么不杀?

因为这些人在他成功路上不构成威胁。所以不要把武则天想象成嗜血狂人,她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有着十分高明的政治手腕。

首先:武则天对许多人都很尊敬的,例如老臣刘仁轨。刘仁轨公开劝诫武则天不要做吕后,这么明显的反调,武则天非但不恼怒,反而给予了奖励,并向刘仁轨保证自己不会(她当然不会做吕后,她要做皇帝),就因为当时她还要用刘仁轨,刘仁轨当时八十多岁了,在朝堂上有着很大的号召力。

武则天当然不会杀他。

其次:武则天只杀在她成长路上形成障碍或者对她构成威胁的人。例如长孙无忌,他是关陇贵族集团的领路人,李世民死后,他成了最大的老资格,处处弄权,房遗爱案子上,他上下其手,把所有他不喜欢的人都牵扯进去,例如薛万彻。在武则天当皇后的路上,他是最大的障碍,任凭皇后低声下气求他,就是不答应。

这个时候,是另一个大臣李勣说了一句话:“这是陛下的家事。”武则天立刻醒悟过来,原来朝堂不是铁板一块。她和皇帝才找到了突破口。

勣为什么不跟长孙无忌一起,因为李勣不是关陇贵族集团的人,他是山东起义军的成员,他看不了关陇贵族集团的跋扈,所以才要给武则天出建议。

位高权重的李勣尚且如此,程知节就更不会了。

要知道他也是山东义军出身的人,别忘了他们都是瓦岗山上下来的人。

程知节不去触武则天的霉头,自然也不会倒霉。

我举一个例子,公元656年,程咬金带兵攻击西突厥,这个时候有个小官叫王文度的说我有皇帝密旨在身,你要听我指挥。

程咬金居然听了他的话,造成屠城之举,抢劫了许多财物。回去之后,高宗大怒,不但杀了王文度,还贬了程咬金的官。

程咬金久经战场的老将怎么会听命于一个小官,犯下这种低级错误。

要知道这是656年武则天当皇后的时候,程咬金显然拿捏不准朝堂的动向,担心这个人是皇后派来的,也就只好活稀泥。

这是他的失败之处,或许也是他的成功之处。

毕竟政治的事情,难得糊涂吧。


锦翼


武则天为了皇位,确实对许多大臣痛下杀手,长孙无忌,上官仪,褚遂良等人都直接或间接死于武则天之手。

程咬金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一个有勇无谋的“粗人”,作为唐朝的开国功臣,手握重兵却得以善终确实让人觉得比较意外。

那么武则天为什么放过程咬金呢?

程咬金没有反对武则天

首先这些被武则天惩处的大臣,大多是公开反对武则天的人,像长孙无忌,上官仪等人。而看似粗鲁的程咬金却表现得非常低调,自始至终都没有反对过武则天,所以武则天也没有杀他的理由。

程咬金懂得急流勇退

在征讨突厥之时,程咬金默认手下屠城劫财,因此被免官,程咬金更是利用这次机会彻底告别了政治舞台,虽然此后朝廷表示再度启用程咬金,但是程咬金却上书

“乞骸骨”,拼命推辞。

大唐开国功臣余威犹在

程咬金在武则天掌权时期已经七十余岁,作为大唐开国元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在没有“实锤”的前提下,想撼动程咬金也非易事。

武则天前期主要和反对她的人斗争,而当他真正掌权的时候程咬金已经死了,都没有给武则天留下动手的机会。


一点点历史


如果细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会发现程咬金是倒数第二个去世的,在他后面只有一个徐茂公。而且按活得年岁来看,他应该是活得最长久的一个,活了77岁,难怪后面演义小说里把他塑造成一个百岁开外的老寿星。

演义里的程咬金,外表粗犷,是个混世魔王,又是个福将,看着粗鲁实则精明,他武艺平平却绝少吃亏,足见其手段。这点如果对比历史上来看,还真有点接近呢。

程咬金初随李密,是瓦岗军一员,瓦岗军失败以后,跟随王世充。程咬金很快就发现王世充毫无君王气度,心胸狭隘,就拉着秦琼奔向唐王。而后程咬金追随李世民,李世民跟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矛盾越来越深,后来李渊派程咬金到外地当刺史,程咬金对李世民说,这是去掉您臂膀,请您快点自保。足见程咬金的政治敏锐性。李世民当皇帝以后,程咬金封卢国公,后来李治当皇帝时,程咬金还亲自护卫李治登基。李治在位期间,程咬金曾讨伐贺鲁,因讨伐不力被免官,后虽被任用,但早已远离权力中心。



而那武则天呢,本来只是唐太宗一个小小才人,因和李治交好,李治登基以后,服孝期一满,武则天就再度进宫,一年时间九升为二品昭仪,没过几年,李治就想废王皇后,立她为后,于是就有了与长孙无忌、诸遂良等的争斗。

表面看,长孙无忌他们的死,武则天确实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真正拍板的还是李治,李治恰好需要除掉前朝重臣的影响力,武则天又恰好可以帮忙。很多影视作品把李治塑造成一个软弱的形象,在我看来,李治弱是弱了一点,但是早期时候丝毫不软。

李治虽然也是李世民嫡子,但是这皇位来的有点意外。本来太子是他大哥李承乾,而李世民最喜欢是喜欢老四李泰,但是这两人相继作死。李承乾受李泰挑拨造反,李泰急于上位说了不该说的话,接连被废掉了。这时候嫡子就只剩下李治了,本来李世民觉得李治个性太过温和,还有所犹豫,是长孙无忌、诸遂良等一致力荐,李治太子之位才稳固下来。

要说这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哥哥,李治舅舅,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在李世民期间是十分懂得收敛的,曾经还主动要求请辞相位以避嫌。可是到了李治时期就不同了,估计一来看李治相比李世民软弱,二来他又是李治舅舅,三来可能觉得自己拥立有功,四来是李世民钦点的顾命大臣。他接连处置了与自己有旧怨的李恪、李道宗等王公大臣,在朝中也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之上之势。

如果这样倒也罢了,李治心里虽然有想法,也不会拿他怎样。可是后面李治废王皇后想立武则天为后,两人知道长孙无忌威望,请他宴饮并给予他厚赐,结果他假装听不懂。后来更是支持激烈反对立后武则天的诸遂良。可以说他和李治武则天的矛盾已经十分表面化了。而后反对武则天的诸遂良、来济、韩瑗相继被贬,没过几年,长孙无忌被人告要谋反,直接免官,被赐自缢,抄家。这之后一年,李治风疾发作,武则天经常代为处理朝政,这时候才有了实质的权力。



而在这一系列斗争中,都没有看到程咬金影子,倒是他在瓦岗就结识的老朋友徐茂公一直参与其中,并且支持立武则天为后。就凭程咬金的政治敏锐性,他还会去瞎参活这些事嘛。长孙无忌死了以后,前朝元老硕果仅存就剩下徐茂公跟程咬金了。这程咬金又没整什么幺蛾子,李治干嘛要对一位老功臣下手呢,武则天跟他就更没有什么矛盾了,留着一位年老德高又没权的元老彰显皇帝恩德,不挺好的嘛。


一览众河小


问题是:武则天为什么放过程咬金?答主反问一下:武则天凭什么能杀、要杀程咬金?

程咬金死的时候,是唐高宗麟德二年,也就是公元665年。就在前一年,唐高宗让宰相上官仪起草了废掉武则天的诏书,虽然经武则天捣乱没有成功,但是武则天在这样的情境中敢胆大妄为杀程咬金这样的开国功臣吗?她有什么权力能这么干呢?

永淳二年,公元683年,唐高宗驾崩,临终前他交代,太子李显于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由武则天决定。这时候,程咬金已经死了18年了。武则天自立为帝,是在天授元年,亦即公元690年,这时候她有权力杀程咬金了,可是程咬金已经死了25年。

因此,在时间轴上,武则天就根本不存在杀程咬金的可能性。

我们再假设,武则天在时机上确实能杀程咬金,可是她有什么理由杀程咬金呢?

史书上称程咬金为程知节,那是他后来当了官之后改的名字。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程咬金参加了翟让领导的瓦岗军,他只是翟让手下的一个分部头领,而不是像演义、评书里说的是瓦岗寨的首领“混世魔王”。后来贵族出身的李密掌握了瓦岗军的领导权,但是被王世充打垮了。王世充是想收买程咬金,可是程咬金和好友秦琼一商量,最终投奔了唐国公李渊,具体归于李世民门下。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夺得帝位。贞观十七年,为表彰开国元勋,李世民于凌烟阁绘二十四位功勋卓著的文臣武将肖像,程咬金位列其中,也就是说程咬金是实打实的开国功臣。

在太宗和高宗时期,程咬金都表现得忠心耿耿,甚至因为太忠心而犯了错误。高宗时,程咬金在西征突厥的战役中,听信了手下副总管王文度所说的一个皇帝密令,由王文度监督各军,把调度军队的大权交给了王文度,而不听先锋苏定方的正确意见,导致失去战机,又没有阻止在突厥方愿意投降之后唐朝士兵的杀人抢劫行为,因此被高宗罢了官。

后来,高宗虽然重新起用程咬金为岐州刺史,但较之于先前的威势,终究相去太远,这时的程咬金已经没有任何对朝廷的威胁,武则天即使有时机和权力杀他,又有什么理由呢?


麻辣一加一


武则天虽然不是历史上第一个独揽大权的女人物,但她却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是个为了权利不择手段,她的功过很难评判,她的手上沾满了淋漓的鲜血。为了登上皇位,杀了无数的大臣,但是有一人她却动都不敢动,那就是混世魔王—程咬金。可是为什么权势倾天的武则天不敢杀程咬金呢?

第一,做事比较低调

虽然程咬金有混熟魔王的称号,但是此人一点也不混,程咬金可以说是十分低调的一个人物,程咬金做事一直比较小心,武则天称帝,他也不附和别人反对武则天,不过也不说支持 。从来不公开挑衅武则天的权威,这也让武则天抓不住程咬金的把柄,毕竟程咬金是四朝元老,也不能给个莫须有的借口将其杀掉,如果这样肯定会引起朝中诸多大臣的不满。

第二,功劳较大

程咬金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战功无数,死后还进入了凌烟阁,成为二十四功臣之一。程咬金还是四朝元老,在朝中声望巨大,不是那种可以随随便便杀掉的人物,就凭他的功劳,在老百姓心中都是神一样的存在,因此这样一位功臣,武则天也不会随便杀掉这样一位功臣。



程咬金在唐朝是少有的长寿名将,程咬金差不多活了七十多岁,程咬金在李世民在世的时候就曾救过李世民多次,在大唐的危难之际,也一次有一次的帮助大唐化险为夷,可以说是大唐不可多的的福将。

本文由楼笙发布


楼笙侃史


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武则天杀朝庭大官。二是为什么放过了程咬金?

武则天杀朝庭大官这事,本质上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争夺权利,也就是对国家政治的主导权,谁影响了她掌握国家权力,主导国家政治,她就杀谁。但这个问题。随着时间的不同,情况也有所不同。

高宗主政的时候,武则天所杀之人,或是所排挤打击的人,与高宗实际上是一致的。只不过是在后世小说家的演义之下,把贞观之后的政治斗争演义成武则天为了自己的政治野心而打击贞观旧臣。但实际的情况恐怕与此有此不同。高宗上台之后,辅助他的大臣太宗的顾命大臣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为代表,他们的政治倾向肯定是延续贞观政治。但李治上台之后,他需要自己掌权,因为权利掌握在谁的手里,也不如掌在自己的手里。

所以,高宗继位之后,长孙无忌以及褚遂良的倒霉,是历史的必然。与康熙皇帝整倒鳌拜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虽然长孙无忌是高宗的舅舅,但舅舅终归不如老婆亲。这一段时间的斗争,是上层核心的权力争夺,程咬金做为武将,不在上层核心圈子之内。所以,也波及不到他。在高宗执政的这一段时间内,无论武则的行为多么猖狂,多么为儒学之士看不惯,但他是皇帝的老婆,只要皇帝惯着她,别人没办法。对武则天来说,只要不和我做对,我也没必要把所有人都拿下。这不是一个精明的政治家的选择。

武则天从贞观朝的才人爬到高宗朝的皇后以至最终夺了李家的权,一路走来,都是有人反对的。但是,当她与高宗联手收拾了长孙无忌与褚遂良等人之后,与她做对的就没有重量级的选手了。当收拾李世民的子孙的时候,他所收拾的,其实也是她自己的子孙。在儒家重视人伦亲情的文化背景之下,反对她更成为不可能成功的事。

这是简单的说一下武则天杀大臣。下面,我们就说一说程咬金。其实前面已经提到过,武则天杀的人,都是挡她道的。程咬金没有挡着她的道,所以,她也没有必要去找程咬金的麻烦。

唐高宗继位之后的第三个年头,也就是永徽二年,李治为唐太宗李世民服孝期满,武则天进入后宫。五年之后,武则天弄死自己的女儿污谄王皇后。高宗李治以此为借口欲“废王立武”,这是武则天向权力迈进的关键一步。朝庭上的斗争由此展开。这个时候,程咬金还是朝庭重臣。但做为武将,立皇后之事,大概与他关系不大。他也没有去趟这个混水。因立皇后而倒霉的人有长孙无忌,于志宁,韩谖,来济等。史书上虽然没说他的态度,但当时名将李靖的态度却是可以参考的。当李治问李靖对于“废王立武”的意见时,李靖说:“此陛下家事,何必问人?”李治的询问,当然是摸他们的态度,而李靖的答复,明确的是置身事外。于是,李治就可以动手收拾反对的人了。

当上皇后之后,武则天在权力的路上谁也挡不住了。此后到麟德二年的665年程咬金去世,武则天也就是皇后。李治还没有去世,诛杀李世民后代的事情还没有发生。所以,在程咬金生前,他对武则天的态度大概与李靖相同。“此陛下家事,与我无关。”他既没反对武则天,武也没有必要找他的麻烦。而武则天临朝称制,是在程咬金死后19年的事了,到她称帝时,程咬金已经死了25年了。

现在认为武则天可能与程咬金发生冲突的看法,不是从正史中解读中得出的结论,大概是看演义小说的结果。在演义小说中,程咬金一直活到很大年纪,历仕三四朝。这其实是小说家言。与历史上的程咬金是不一样的。

小说中的程咬金是一个勇武质朴,又有点聪明滑头的人物。这与历史上的他,大体相似,又有点不同。程咬金与秦叔宝常常被相提并论。秦叔宝在小说中被描述的大仁大义,武功高强,程咬金的水平似乎比他要差了些。但历史上的程咬金,大概比秦叔宝是要厉害些的。演义上秦叔宝的儿子招了驸马,生了个儿子叫秦应,还有秦应扫北的故事。但这是假的。而程咬金的儿子却是历史上真实的驸马。而且他的三个儿子都是高官。长子叫程处默,袭封为卢国公,二子程处亮,娶了李世民的女儿清河长公主为妻。小儿子叫程处弼,官至右金吾大将军。

程咬金是非常有政治眼光的人。看人也很准,当初在王世充手下的时候,是他劝秦叔宝一起投奔李渊的。在“玄武门之变”中,他是劝过李世民动手的少数几个人之一(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他比秦叔宝更有政治眼光。

唐之前,武将和文臣还是有分别的。聪明的武将懂得保身之道,就就是尽量不参与到政治的旋涡中去。李靖和程咬金大概都是这样的聪明人。


七月流火140400643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充满传奇色彩的女人,十四岁入宫,唐太宗赐才人,唐高宗李治封昭仪后来封皇后。李治驾崩后临朝称制。690年以67岁高龄当上武周皇帝,82岁驾崩。武则天通向权力顶峰的道路上充满艰辛,反对她的大臣宗室如长孙无忌,上官仪,来济等人全部扫除权力中心,李世民凌烟阁二十四学士被竹蔑了一半,唯独混世魔王程咬金等人独善其身为什么昵?程咬金也叫程知节是隋未唐初猛将,《隋唐英雄传中》混世魔王大泽天子,当然这乃小说家戏言。程咬金是济州东阿人,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程咬金加入瓦岗军成为翟让李密手下一员大将,瓦岗散将后投了洛阳王世聪。在两军阵前和秦琼等人投降了秦王李世民。程咬金隨秦王李世民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征高丽,参加玄武门之变立下赫赫战功封左领军大将军,普州刺史,卢国公实封七百戶,子孙可世袭。唐高宗李治登基后,656年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叛乱,李治决心撤底解决西突厥问题,钦定能征贯战的功臣宿将程咬金为葱山道大总管率精兵猛将出征。首战葛罗禄和处月(沙佗)二部,大破之斩首千余级。攻灭突骑施,处木昆二部斩首三万余级,抵达鹰婆川。程咬金金指挥唐军与四万西突厥骑兵展开激战,前军总管苏定方率五千敌军攻击敌人后路,撤底打败了敌人。唐军追奔二十里,斩千五百余人,获马两千匹,死马及所弃甲杖绵亘山野。阿史那贺鲁的主力被撒底打败,程咬金本可以欲将剩勇追穷寇,但他受监军王文度挟制徘徊不前以至失去战机,最不可思议的是程咬金听从王文度鼓惑杀降取财。唐高宗接到奏到龙颜大怒,“坐逗留追贼不及减死免官”,程咬金被削职为民一世英民就此毁掉,也有一种说法是程咬金老奸巨滑,怕功高震主故杀降取财以自污。反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程咬金后来官复原职已淡出权力中心不被重用了,后来程咬金在七十七岁高龄时老死了,虽然沒有“隋唐演义》中说的活了一百二十八岁,但那个年代"人生七十古来稀”,程咬金活了七十七岁巳经是老寿星级别的了。唐高宗李治追封骠骑将军大将军,陪葬昭陵。等唐高宗李治驾崩,李媚娘临朝称制,690年登基当上武周皇帝,程咬金已故去25年矣!





关东侠客


武则天不够格!她在后来权倾朝野,可是在李治时代,武则天还不够资本去屠戮这些开国功臣。她做了很多事只不过是为了自保而已。比如杀李淳风!作为预言家的李淳风一直在跟李治鼓吹女主武氏,也就是武则天威胁论。这实际上已经严重威胁到武则天家族的生存安全了,所以她才设计做了他,在明知他海鲜过敏的情况下用鱼汤煮粥给他吃,最终休克死亡。以武则天当时的身份,杀个李淳风还得这么费事,想杀程咬金这种级别的人物还办不到。

其次,程咬金是武则天的功臣!武则天能够上位与程咬金有着莫大的功劳。这主要是程咬金本来就是浑人,他根本不在乎所谓的世俗理法,他自己就娶了二十几个老婆,还经常跟其他将军们换小妾玩。

在当时,武则天要上位李治皇后最大的阻力来自于长孙无忌!因为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大舅哥,李治的亲舅舅。这天上雷公,地上娘舅公。李治娶了李世民的妃子,长孙无忌自然会叽叽歪歪的,仗着是李治娘舅的身份对李治甩脸色。(可惜李治精虫上脑,为了武则天,撸了长孙无忌。)这时候,假如没有程咬金等人的支持那是办不到的。据已知人物有徐茂公,程咬金等人是公开支持李治立后武则天的。


优己




纵观武媚娘万丈光茫,盛世凌云,威风凛凛,享尽荣光,天上人间独一无二的女王皇权。



但武媚娘背负李治对她无比的信任和誓爱,义务反顾背叛了李家复兴的大唐王朝,开辟了新城帝国名号,所以武媚娘背负很多争议,她一身为了自身政治视野,推翻了大唐,同时背叛了最爱他无数宠爱的李治。

武媚娘为攫王位,都能够做到抺杀结束李治家王朝,试想,武媚娘杀无数政敌开国功臣残忍又何仿,亲儿子他也不惧伤痕累累沾满血迹,如媚娘所生弘儿聪明至极,656年时改立弘为太子,殿下资质敏睿,精通于礼,深得民心,在与武则天夺权失败被女皇赐死。



武媚娘天孑之路,读来让人掩面惊叹,所思忧痛。从古到今,为争皇位无不用尽残忍,限杀忠良不留余地,那么武媚娘为何沒动手程老干岁一家了,以媚娘娇橫撒野之态势,有一个活政党,一个也不会放手不顾,那么是什么原因促进武媚娘不杀程老千岁的直接因素了,下段充分言表。

而根本恰是程老干岁聪明,做人谦虚有礼,也不会冒然公堂反抗武氏天下,程咬金小心行事,避免与武氏利益发起直接冲突,所以程咬金自身卫护被杀恶运,而程老干岁对政权莫不上心,这也正是正是老干岁幸勉遇难原理所在,程老更沒成为武媚娘政敌主客。在武后锋芒毕露时,程逐惭隐身远离事非之地,归田园生活,所以沒冲突便沒杀身之祸。


蔚风清云上青天


程的知进退是他最为厉害的地方,第一,程在朝中,一直扮演混世魔王,没啥政治立场,只是忠于皇帝,无论谁当了皇帝,他就忠于谁,到李治的时候一样,对武则天来说,他就不是敌人,到后期武则天真正上位,程也差不多挂了。第2,程没啥要求,有吃有喝就行,以他的功劳,没犯什么大错,武则天也下不了手。第3,迷信原因,也可以说是百姓风评,一直以来程以福将自居,大家都认可,杀了有点触霉头,在没啥利益的冲突下,就活的久一些吧。

性格使然,没太多权利欲望,而且程的政治素养挺高的,知进退,懂站队。所以程活的久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