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遇赦回京遊園,一首詩禍害八人再次被貶,樂極生悲可惡至極

柳宗元在唐朝是一個首屈一指的大文豪不可否認,但顯然是一個失敗的政治家。他在朝廷從政只有短短的兩年時間,在短暫的仕途得意之後,就因參加“永貞革新”而被貶永州。被貶湖南永州的柳宗元,時時刻刻都夢想回到長安,經過多方求救終於如願,誰知樂極生悲,回到長安的柳宗元等人,卻因為一首《桃花詩》又再次獲罪,再貶柳州,落得個半生潦倒、怨恨到老的結局。而當初一起被貶的韋執誼、韓泰、陳諫、柳宗元、劉禹錫、韓曄、凌準、程異等八人也因此重新被貶。


劉禹錫遇赦回京遊園,一首詩禍害八人再次被貶,樂極生悲可惡至極


當初八司馬被貶後他們一直身處官場輿論漩渦中,而柳宗元為了重回長安,向他所能找到的官員發出了求救的信號,這些官員與柳宗元或是姻親,或有舊誼,還有身處高位的宰相。就在八司馬被貶的第十年,他們等到了一個機會,也許是這八個人被貶的時間太久了,所以當朝的一些宰相也生了憐憫之心,覺得他們還是有用武之地的,所以就下了一道命令把他們八個人都統統地召回長安。柳宗元在接到詔命太高興了,他寫了一首詩:

南來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門自有期。為報春風汨羅道,莫將波浪枉明時。——柳宗元《汨羅遇風》


劉禹錫遇赦回京遊園,一首詩禍害八人再次被貶,樂極生悲可惡至極


意思說:“當初被貶永州的時候,我就沒像屈原那麼絕望。我要回到朝廷來東山再起。希望汨羅江的波濤不要阻止我的腳步。”從詩中我們感覺到柳宗是非常樂觀非常高興。然而事實就在柳宗元、劉禹錫一行八個人,剛回到長安不到兩個月期間,事情就發生了急劇的轉換,一首小小的詩歌,就再次葬送了他們八人的前程。就是劉禹錫寫的一首《桃花詩》招惹的事端,劉禹錫回到長安後就和幾個朋友一起到玄都觀去觀賞桃花,他不僅觀賞桃花還寫詩言志抒情,他在詩中寫道: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劉禹錫《戲贈看花諸君子》


劉禹錫遇赦回京遊園,一首詩禍害八人再次被貶,樂極生悲可惡至極


這詩寫的很好但一看就有弦外之音,他說來到玄都觀裡我和朋友們來看桃花,我進來一看玄都觀裡這麼多新種的桃樹,這麼多新開的桃花,這些桃樹都是我被貶離開長安以後才栽的吧?朝廷上那些新貴們,都是我走了之後才提拔的吧?我走了你們都發達了吧?可是這詩一出來就引起了軒然大波。


劉禹錫遇赦回京遊園,一首詩禍害八人再次被貶,樂極生悲可惡至極


出乎意料的事情發生了,唐憲宗一道詔書,八人再次被貶出長安,比原來被貶地方更遠環境更為惡劣。這首《桃花詩》真的就有這麼大威力能斷送了八人的前程?顯然不是,這首詩說就是一個導火索。他們八人曾經在冊立太子這件事是站在唐憲宗的對立面,在唐憲宗心裡他們就永遠不可能被原諒。還有在朝廷宰相里面還有好多人都是柳宗元、劉禹錫等人當年的政敵,對他們被召回長安就意見本就不統一,那麼這首“桃花詩”就是授人以柄只能等著被貶。


劉禹錫遇赦回京遊園,一首詩禍害八人再次被貶,樂極生悲可惡至極


轉瞬之間柳宗元八人在長安待了還不到兩個月,就又要被貶到遙遠的他鄉,其中寫詩的劉禹錫,他被貶得最糟,被貶到了播州,即現在的貴州遵義。在唐朝時期那真是不毛之地,當時整個播州的人口還不到三千人。劉禹錫還要帶著他已經八十幾歲的母親,一起到落後偏遠的播州。柳宗元被貶到廣西的柳州,在當時同樣是很落後很貧困的地方,柳州當時也就是七千多人。而其餘朋友幾人被貶狀況也不容樂觀。這就是是樂極生悲,柳宗元和劉禹錫他們因詩得禍,再一次從天堂墜入地獄。那麼劉禹錫的行為值得同情麼?現實生活中我們身邊有這樣的朋友麼?

總有一個人在堅持,總有一件事要完成。以詩為媒,馭歌而行。不喧譁,自有聲。—— 詩音傳媒

歡迎大家評論轉發!有不同見解暢所欲言讓我們互動起來!請多多關注點贊!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