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外甥是姥姥家的狗,吃完了他就走",是什麼意思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外甥狗這句話吧,那麼為什麼會有”外甥是姥姥家的狗,吃完了他就走"的說法嗎?

農村老話


這句話和以前人們重男輕女的思想有關係,以前人們覺得家產由兒子來繼承,所以在以前農村有生不出來兒子不罷休的家庭,因為兒子才能傳宗接代。以前也並不是不喜歡女兒,只是覺得女兒結婚以後便成為別人家的人,所以便有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的說法。外甥就是女兒家的孩子,說外甥是狗就是說女兒帶著外甥回姥姥家,好吃好喝伺候著,但是總有回自己家的時候,小孩子們回到爺爺奶奶身邊便會忘了姥姥姥爺的好,所以就有“外甥是姥姥家的狗,吃完了他就走”的說法。

農村老話


其實現在很多都是獨生子女,那只有女兒自然便會把所有好的東西都給自己的外甥,當然了,姥姥姥爺的好外甥也會銘記於心,到了姥姥姥爺老了以後,也會向對自己的爺爺奶奶一樣對自己的姥姥姥爺,所有我覺得現在這句俗語不適合現在這個社會。

農村老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