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服盆期」到底怎麼澆水?

都說多肉是“懶人植物”,也就是說養多肉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去打理。其實,真正將多肉養殖做好,是一門精深的學問,今天就跟喜歡多肉的花友們來討論下多肉的“服盆期”和“服盆期”澆水的方法。

多肉“服盆期”到底怎麼澆水?

什麼是“服盆期”?

在移植後,植物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次會恢復到移盆前的狀態。而這段時間我們稱為服盆期。

但是,這個階段該不該澆水?如何澆水又成了一個問題。下面小編分幾個方面整理了相關的技巧。

相信很多花友在網上買過多肉,也有自己給多都換過盆的,那澆水到底應該怎樣呢? 情況一:一週後澆水

多肉底部的葉子會枯黃直至幹掉,為什麼?

多肉“服盆期”到底怎麼澆水?

原因有三:

1、由於底部老葉片,一是不能參與光合作用。

2、更靠近土表,幹縮後還可以保護新葉。

3、逐漸老化,生長點已經不再具繁殖能力,所以優先淘汰掉。

其實是因為在服盆期,植株監測到根系受損,無法依靠根系來從土壤中抽取能量了,於是就開始消耗一片底部老葉的能量(水分養分)來轉換生成新根,好重建循環系統。

通常服盆期間需要消耗1-3片底部葉片,並且在服盆期會掉狀態,幹縮,變黃。

所以,郵購的肉,或者是修根的肉,在乾土上盆後,完全可以一週後再澆水。

多肉“服盆期”到底怎麼澆水?

情況二:移過盆澆上“定根水”

什麼是“定根水”?

一般當植物長大到一定的程度,就需要換盆,如果這個時候植物的根沒有修理,且根部發達,無病蟲害,整個連鍋端的肉肉,這時候就可以馬上澆水了。

而這就叫“定根水”,因為根系發達,仍在運轉,一汪清水可以把土貼合根系,調整空間。

另外,服盆期乾土上盆,是為了讓植株的修復系統運作起來,而溼土的水分基本上是不會在這個時候被根系吸收的,反而容易產生腐爛病菌。

所以想生根就一定要等,讓肉肉們適應新環境,不要去搖晃它。

有很多花友喜歡去清理多肉下面枯萎的葉子。

多肉“服盆期”到底怎麼澆水?

我不得不提醒大家,看到乾枯的老葉片,除非是碰一下就掉下來的那種,否則都不要手欠去揪掉,實際上老葉片即使縮到木乃伊狀,還是會有一點點養分能被吸收呢,肉體不會浪費半點資源的。

而且幹縮的老葉片本身具有保護作用,除非掉在花盆裡的要撿走因為它不會變成肥料。修根是刺激循環系統啟動的方式,修根後晾根其實是標誌著植株已啟動系統的開始,自動封閉受損傷口,再重新長出新根,所以種肉肉不要急於求成,慢慢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