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對自己的父親也是非常的孝順

劉邦做了皇帝,在設盛宴招待大臣時,對父親劉太公誇耀說:“原先您老經常說我是無賴,沒有賴以生存的賺錢之道,沒有二哥能理家治業。

如今我做了皇帝,您看在是二哥的財富多,還是我的財富多呢?

劉邦和父親劉太公在一起住,每五天就去拜見一次。

劉邦對自己的父親也是非常的孝順

太公覺得沒什麼,也習慣了。

但太公的屬官卻覺得不合適,就勸他說:“俗話說,天無二日,地無二主,當今皇帝是您的兒子,但他也是人主。您雖是他的父親,但也是他的大臣。

讓他這個主人拜見您這個大臣,不合禮儀。況且這樣也顯不出皇帝的威嚴。”

等劉邦再拜見父親時,太公就提前拿著掃帚出門相迎,然後倒退著進屋,不給劉邦行禮機會。

劉邦很吃驚,跳下車去攙扶父親,太公趕忙說:“皇帝貴為人主,不能因為我一個人破壞了國家的禮法。”

劉邦便下詔書,尊太公為太上皇,這樣一舉兩得,不但明示了皇帝的尊嚴,他也可以順理成章地拜見父親了。

劉邦很崇尚孝道,稱帝后將父親劉太公接到皇宮居住,封父親為太上皇。

劉邦對自己的父親也是非常的孝順

太上皇在皇宮生活日久了就終日悶悶不樂,劉邦忐忑不安,私下問太上皇侍從,侍從回答說:“太上皇以前在家鄉豐邑城生活時每天都和鄰居親朋在一起以踢球、鬥雞、喝酒為樂,沒有人能陪太上皇,因此才悶悶不樂。”

於是劉邦在皇宮附近為父親蓋起一座新豐城,又將豐縣部分親朋鄰居遷來居住。

新豐城街巷佈局跟家鄉豐邑城一模一樣,連遷來的相鄰老幼和雞犬都能認得各自的居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