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狀病毒」正橫行肆虐!寶寶如何避免中招?

寒露過後,秋意愈濃,同時也迎來了輪狀病毒的高發期。輪狀病毒在全球範圍內都是引起嬰幼兒嚴重腹瀉的最常見病因,而與輪狀病毒密切相關的腹瀉也是導致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輪狀病毒對嬰幼兒的殺傷力不容小覷,家長一定不能疏忽大意,多多瞭解關於輪狀病毒的科學常識,才能將輪狀病毒拒於寶寶身體之外。

“輪狀病毒”正橫行肆虐!寶寶如何避免中招?


肆虐背後,輪狀病毒究竟有多“毒”

輪狀病毒一年四季都會發生,秋冬季是感染高峰期,往往年紀越小感染幾率越大、症狀越嚴重。總體來說,輪狀病毒具有以下兩方面的強勢特性:

傳染性強:輪狀病毒通常經糞-口傳播,少數也可以經呼吸道感染而致病,繁殖力強。潛伏期一般在1-3天,0-5歲兒童為易感人群,尤其以6-24個月的嬰幼兒最為高發。

生存力強:輪狀病毒在物體表面可以存活約10天之久,普遍會依附在手、桌面、玩具、門把等物品表面,正好是孩童最容易觸摸之處,無疑會增加傳染的風險。

腹瀉高發,嬰幼兒感染危害多

寶寶感染輪狀病毒後,會迅速出現反應症狀,起初的1-2天會出現嘔吐,隨後會發生腹瀉,有些寶寶同時還會伴有咳嗽、流鼻涕等感冒症狀,甚至是發燒。通常發熱和嘔吐的持續時間大約為2天;隨後會進入腸道發病期,開始出現腹瀉,嚴重的甚至發生一天高達10次以上的水瀉,且拉出來的糞便像“蛋花湯”般稀疏,還伴有酸臭味,持續時間短則3-5天,長則一週,少數可長達三週。對寶寶來說,嚴重腹瀉引起的脫水症狀,更容易危及生命,此外由於腹瀉對腸道黏膜的損傷,易造成腹瀉的遷延,且會影響腸胃健全及營養吸收,進而阻礙其成長髮育。

預防為重:“接種疫苗+增強免疫”是關鍵

想要擺脫輪狀病毒對寶寶健康的威脅,家長一定要做好預防措施,由於目前還沒有針對輪狀病毒的特效藥物,接種疫苗、增強免疫力以及做好衛生清潔切斷輪狀病毒的傳播途徑都是關鍵的預防措施。

1、接種輪狀病毒疫苗

預防輪狀病毒,接種疫苗是重中之重,不僅能減少感染率,還能降低感染後症狀的嚴重度。在我國的輪狀病毒疫苗屬於二類疫苗,適用於2個月至3歲嬰幼兒,口服用吸管吸取疫苗喂入口中,需要自費接種,最好每年接種一次。正常情況下,寶寶滿2個月後就可以在任何時間接受疫苗接種了,但如果出現發燒或得了其他急性疾病時,則需要延後接種。有免疫系統疾病或曾經發生過腸套疊的孩子可能會不適合接種,具體情況一定要在和醫生說清楚病史後由醫生判斷是否適合接種。病毒疫苗接種後可能會產生一些輕微的不良反應,如發燒,輕度的嘔吐和腹瀉,一般情況下1-2天即會自行緩解。如果出現過敏性休克或皮疹就需要及時就醫了。

2、增強免疫功能

疫苗也並非“萬無一失”,想要真正將輪狀病毒拒之門外,從根本上說,還是要增強自身免疫力。首先,日常飲食要注重營養均衡,果蔬肉蛋需要均衡攝入,特別是蛋白質類的食物,因其與免疫器官的發育、免疫細胞的形成、免疫球蛋白的合成關係密切,尤其不容忽視。此外,想要寶寶擁有強大的免疫系統,“天然疫苗”維生素AD發揮著最為關鍵的作用。維生素A被稱為“抗感染維生素”,可以維持呼吸道和消化道上皮細胞的完整性,促進人體中巨噬細胞、T細胞和抗體的產生,從而提高機體對外來病原菌的識別和殺傷能力,減少有害細菌和病毒的入侵。此外,維生素A與維生素D協同作用,可以促進機體免疫系統的建立和完善,加強寶寶特異性免疫功能,增加免疫細胞活性,對“入侵”細菌或病毒發動攻擊,可謂是增強寶寶免疫力的黃金組合。但是,不管是維生素A還是維生素D均不容易從天然飲食中獲取,需要家長額外為寶寶補充科學劑量的維生素AD製劑(伊可新),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給寶寶補充維生素AD需從出生就開始,至少堅持到3歲,為今後擁有強壯的體魄打下良好基礎。適當補充兒童專用益生菌也是必要的,通過調節腸道微生態平衡,來起到預防腹瀉、緩解症狀,對縮短腹瀉病程也很有價值。

生命在於運動,適當的運動可減少生病的次數和嚴重程度,增加體內抗體的產生;睡眠能讓寶寶的免疫系統得到及時的休整和復原。因此,吃好睡好也是增強寶寶的免疫系統功能的重要步驟。

3、做好隔離清潔消毒

鑑於輪狀病毒傳染性強的特性,切斷傳播途徑可有效預防病毒感染。家長應格外注意寶寶的日常飲食、飲水的安全衛生。飯前便後,出門前後都要勤洗手;儘量少帶孩子湊熱鬧,遠離人多、空氣流通不好的地方;家中寶寶常觸碰的玩具、餐具、傢俱、衣被等等也應定期消毒。如果寶寶不幸感染輪狀病毒,要及時清理寶寶的嘔吐物及排洩物,避免病毒擴散傳播,同時家長在護理患兒前後需認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正值輪狀病毒高發期,家長們一定要做好預防措施,順利度過“多事之秋冬”,做寶寶健康的稱職守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