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召開《平「語」近人》研討會

活化經典 百姓喜愛

光明日報召開《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研討會

光明日報記者 郭超

“平易近民,民必歸之。”最近,一場思想文化盛宴引發人們廣泛熱議。“原聲微視頻”“思想解讀”“經典釋義”“現場訪談”“互動問答”“經典誦讀”,豐富的形式和內容,讓《百家講壇》系列特別節目《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提起典故,往往有人會覺得艱澀難懂。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為何有如此之魅力?讓人想聽、愛聽、願聽,讓人聽得進,記得住,傳得開,用得上,忘不掉。總書記是如何引用中國經史典籍中的華章佳句的?又是如何賦予典故以新的時代內涵,讓古籍裡的文字活起來,成為百姓喜聞樂見的貼心話?

10月18日,光明日報邀請參與《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的專家、節目主持人、朗誦家和相關學者、行業代表、青年學生齊聚一堂,細論總書記典故運用之妙,探討如何讓傳統文化別開生面,讓中國故事歷久彌新,讓理論思想入腦入心。

“《百家講壇》系列特別節目用一種特別的形式,把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戰略,以富有魅力的風格呈現出來,受到大家的歡迎。”光明日報總編輯張政說,“平‘語’來自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懷,來自對百姓的深切瞭解。近人的領袖,人民才愛戴。”

點鐵成金:傳統文化別開生面

“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為我們實現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樹立了典範。”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康震說,“點鐵成金、舉一反三,讓傳統文化別開生面,是總書記用典的一大特點。”他舉了總書記解讀成語“滴水穿石”的例子。這個成語一般是形容持之以恆必有成效。總書記在這個基礎上發前人所未發,賦予這個成語新的時代內涵。

一滴水,既小且弱,對付頑石,肯定粉身碎骨。它在犧牲的瞬間,雖然未能看見自身的價值和成果,但其價值和成果體現在無數水滴前赴後繼的粉身碎骨之中,體現在終於穿石的成功之中。總書記用這個例子說明,領導幹部在整個歷史發展進程中,在一個經濟落後地區的發展進程中,都不應該追慕自身的顯赫,應尋求一點一滴的進取,甘於成為總體成功的鋪墊。康震認為,“鐵”是我們對於滴水穿石的一般性理解,“金”就是總書記點出來的“前赴後繼、勇於犧牲”的思想境界。

“新思想在經典中綻放,經典在新思想中得到傳承。”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艾四林說,“新思想和經典交相輝映,使得經典名句和新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建構“中國風格”話語表達方式,習近平總書記的落腳點在於古為今用。國防大學馬克思主義教研部教授朱康有認為,“於實處用力,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總書記多次強調古代哲學家王陽明提出的“知行合一”思想,並提出黨性教育是共產黨人的“心學”等論述。

黨建讀物出版社一編室主任郭召志認為,《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的成功,給圖書出版界帶來深刻啟示。如何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總書記身體力行作出了示範,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增強了文化自信。

以小見大:中國故事歷久彌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要注意把我們所提倡的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聯繫起來,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

《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主持人、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新聞中心播音部主任康輝認為,總書記善於以小見大,從小故事中引發大哲理,讓中國故事歷久彌新。節目中的一個針線包讓康輝難以忘懷。習近平同志當年到陝北插隊的時候,就是個初中生。為了排解對兒子的思念之苦,母親就一針一線地為他縫製了一個針線包,上面還繡著三個紅色的大字“孃的心”。七年知青歲月,孃的心給他增添了無窮力量。後來,總書記把對母親深深的孝和愛昇華為了對社會所有老人的大孝和大愛。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引用的范仲淹的名言。節目經典誦讀人、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播音員朱衛東說,總書記多次強調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要讓人民過上美好的生活。“節目中我們再次誦讀古代經典,既感動於前賢關心百姓疾苦的內心,更讚歎總書記心繫人民群眾的赤子之心。讚歎之情動於中而形於聲。”朱衛東說,這種朗誦既不是夜間節目的耳語,也不是廣場朗誦的強力喊叫,只能是莊重穩健地說。以其莊重,所以速度稍慢。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總書記這兩句用典讓江蘇省徐工集團的全國“最美職工”孫麗深有感觸。孫麗剛進廠那年,徐工生產了第一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50噸履帶起重機,此時國外企業已經研發出800噸履帶起重機產品。在國外企業參觀時他們提出對生產現場拍照,接洽人員滿口答應:“用攝像機錄下來也行。”然後小聲嘀咕:“反正你們永遠做不到。”這件事讓孫麗他們下定決心,一定要讓中國研發的起重機站在世界之巔。經過數年努力,徐工集團研製的4000噸履帶起重機讓中國徹底擺脫了大型吊裝設備受制於國外品牌的被動局面。這些經歷讓孫麗對總書記強調的“幸福不會從天降”“新時代也是幹出來的”有了更深理解。

融情於理:理論思想入腦入心

中國人才科學研究院秘書長嶽文厚認為,總書記用典的背後是他與群眾心心相印的感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的路上一個不能掉隊”“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簡單明瞭的話語裡,飽含著對人民群眾的真摯感情。

“願做90後的好後生。”看過節目後,首都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王曉靜發出由衷感嘆。總書記在七年知青歲月裡始終與書為伴。王曉靜認為,正是這種“一物不知,深以為恥”的學習態度,賦予了總書記日後沉穩的性格,錘鍊了總書記在講道理時語言中蘊含的力量。王曉靜說,青年學生要保持“不畏浮雲遮望眼”的清醒,堅定理想信念,堅持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學習傳承。

“這個節目體現了對青年的重視。”節目思想解讀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徐川說,現場觀眾都是高校青年大學生。主持人、經典釋義人、思想解讀人也安排了不少中青年學者和教師,不僅有70後,還有80後。在內容上也有不少青年習近平的故事。徐川認為,這既體現了經典思想需要青年去傳承,也體現了青年需要經典思想做支撐。“我們需要通過話語轉換和思想工作的改革吸引青年、影響青年和引領青年。”

“總書記的語言讓我們青年人倍感親切。”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查懿珊說,總書記的語言魅力,不僅體現在對典故的信手拈來,還體現在讓普通的語言生動傳神。“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不論樹的影子有多長,根永遠紮在土裡”。習近平總書記對網絡流行語的運用也恰到好處,“我們的各級幹部也是蠻拼的”“我要為我們偉大的人民點贊”。查懿珊認為,這都展現了總書記的語言魅力和溝通智慧。

“道在人倫日用”。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宋友文認為,以儒家為代表的中國傳統價值觀,特別是仁義禮智信深入人心,就在於它內化於人們日常習慣中。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理念,通過各種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具有潛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言為心聲,文如其人。”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楊雨林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之所以“近人”,就在於他講的是“關心話”“心裡話”“中國話”。總書記用原汁原味的中國話語講述一個個中國故事,讓傳統文化綻放魅力,走進青年學生內心深處。

“要想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青年學生要把握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特質,培養自己的語言能力,就像總書記用典藝術中所體現的那樣。”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李洋說。

(光明日報北京10月18日電)

(研討會發言摘登見6、7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