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福州長樂人取代秦檜之子成爲狀元,三次出使金國,一門五進士

福州于山風景區的最高處鰲頂峰,又名狀元峰。據說宋代福州狀元陳誠之曾在此讀書。為了紀念這位狀元,明代學者、“天遊山人”楊應韶書寫摩崖石刻“狀元峰”三字。此後,許多學子為了沾染靈氣,爭先來此讀書,一時蔚然成風。

這個福州長樂人取代秦檜之子成為狀元,三次出使金國,一門五進士

福州于山狀元峰

這個福州長樂人取代秦檜之子成為狀元,三次出使金國,一門五進士

陳誠之狀元讀書處

陳誠之(1093—1170),字景明,福建長樂人,小時候寓居在福州九仙山北麓的鰲峰坊13號。九仙山,又名九日山,現名于山,因漢代何氏九仙在此煉丹得名,有祥瑞之氣。400年後,明代長樂另一狀元陳謹也曾在此居住。

這個福州長樂人取代秦檜之子成為狀元,三次出使金國,一門五進士

這個福州長樂人取代秦檜之子成為狀元,三次出使金國,一門五進士

福州鰲峰坊13號已破落不堪,再也找不到昔日榮光

陳誠之自幼聰慧,童年師從儒學大家林之奇。傳說,有人常常見到有兩顆明星懸於陳誠之家的門楣,星光中有“將相”二字閃耀。

南宋紹興十二年(1142年),吉星高照,陳誠之狀元及第。據說,當年主考官為迎合宰相秦檜之意,初定第一名為秦檜之子秦熺。陳誠之當時排在第二名。與秦熺同榜的還有秦檜的兩個侄子。《宋史·李浩傳》載:“秦熺挾宰相子以魁多士”,一時間朝野輿論譁然。有幾個膽大的優伶編演了一出諷刺小品,說是韓信當考官,因此才收得“三秦”。

這個福州長樂人取代秦檜之子成為狀元,三次出使金國,一門五進士

陳誠之畫像

當時秦熺已有官職,且父親是當朝宰相,按慣例應該避嫌。秦檜雖然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惺惺作態,出面“引故事辭”,同時陳誠之“ 策對專主議和,亦頗合秦檜意 ”,於是他幸運地成為狀元。

陳誠之狀元及第後,授左承郎、籤書鎮東軍節度判官。紹興十三年(1143年)二月,授秘書省正字;六月,授教書郎。紹興十五年(1145年)正月,升秘書郎。不久,升祠部員外郎;後以禮部侍郎出任泉州知府。據記載,秦檜當權期間,南宋出了8個狀元,其他7個均受秦檜迫害,惟有陳誠之官運亨通,後官至知樞密院事、端明殿學士,出將入相。

陳誠之深諳外交之道,先後三次受命出使金國。後來他的繼任者出使金國,“金人必問其(誠之)安否”。

陳誠之奏疏談及軍事邊務,宋高宗十分欣賞,稱:“卿讀書文人,知兵務如此之熟!”在高宗、孝宗兩朝,誠之“謀議多能補裨於國家,惠愛多能利溥於黎庶”,成為宋代名臣。逝後諡號“文恭”,有詩文傳世。

這個福州長樂人取代秦檜之子成為狀元,三次出使金國,一門五進士

陳誠之兄弟子侄孫,一門五進士

陳誠之是長樂置縣以來第一個狀元。後來,他的弟弟、兒子、侄兒、孫子,也都考取進士。一代狀元,兩朝宰輔,三代五進士,道盡了陳誠之家族的輝煌,聞名遐邇。

(作者簡介:林琪翔,福建仙遊人,高級編輯,廈大歷史學學士,北大文學碩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