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隋炀帝、唐太宗等人为保护好前朝皇陵,怎样要求地方官员

“帝业兴亡世几重,风流尤自说遗踪。 但求死看扬州月,不原生归架六龙”。 在帝王陵墓的风雨际遇之后,后代总是想着法子维修前朝帝王的遗冢。

我们今天说说历史上维修皇帝陵墓的一些做法。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下令保护秦始皇陵,安排专门人员住在秦陵附近看守秦陵。

汉末,赤眉军入关和董卓之乱后,两汉帝陵遍体鳞伤。238年5月,魏明帝下诏:“昔高祖创业,光武中兴,谋除残暴,功昭四海。而坟陵崩颓,童儿牧竖践踏其上”。还规定帝陵之间,“四面各百步,不得使民耕牧樵采”。

汉高祖、隋炀帝、唐太宗等人为保护好前朝皇陵,怎样要求地方官员

在经历了魏晋三国的帝陵滥盗之后,485年的9月,北魏孝文帝下诏“三公及位从三公者,去墓三十步”之内,不得种植树木。486年,除遣使以“太牢”“祭汉光武、明、章三帝陵”外,又下诏“汉、魏、晋诸帝陵禁方百步,不得樵牧践踏”。

516年8月,北魏孝明帝下诏保护先前各朝帝王陵墓,诏曰:“古帝诸陵多见残缺,可明赦所在诸有帝王陵墓,四面各五十步,勿听耕稼”。此时,秦汉以来的帝陵应当得到较为妥善的维护。

就是不测身后之事的隋炀帝,也在606年10月下诏:“前代帝王因时创业,君民建国礼尊南面,而历运推移,年世未久,丘垄残毁。自古以来,帝王陵墓可给随近十户,免其杂役,以供守视”。从这个诏令里我们可以看出,隋炀帝是第一个把奖励机制引入帝王陵墓保护的皇帝,凡是居住在离帝王陵墓最近的十户农民,免除隋政府的杂役,既耕作田产,又兼护陵墓。

到了唐代,当朝皇帝把对帝陵的保护和祭祀结合起来。630年,李世民下令:“自古明王、圣帝、贤臣、烈士坟墓无得刍牧。春秋致祭”。748年,唐玄宗在京都长安给先前帝王立庙祭祀,并给“历代帝王肇迹之处”所在的郡,除置庙之外,还增加了配享。

唐代末年,关中帝王陵墓不但大都遭遇军阀黑手,也处于百姓樵采不禁的状态。

汉高祖、隋炀帝、唐太宗等人为保护好前朝皇陵,怎样要求地方官员

北宋时期的大多数皇帝加强了对“前代帝王陵寝、忠臣贤士丘垄”的保护,960年,宋太祖赵匡胤一登基,就给各郡县下诏,要求设置陵户守陵,并且对隳毁的陵墓进行修葺。他不但要求对每一座帝王陵墓设置两户陵守,而且要“三年一祭以太牢”。十年之后,因为两京、凤翔、雄、耀等州内的二十七个帝王陵墓“常被盗发”, 宋太祖下诏给每个皇帝准备了法服、常服各一套,重新安葬,并要“所在长吏置祭”。971年,宋太祖又给每个皇帝陵墓增加两户陵守,还安排厢军千人修葺在关中的前代陵寝。998年11月,宋真宗颁诏:“葺历代帝王陵庙”; 1004年10月,宋真宗再次诏令:“修葺历代圣贤陵墓”。

1370年,朱元璋专门安排人员遍访先代帝陵,让各地绘制分布图上报朝廷。1376年,他差遣国子生30多人,视察了历代帝王陵寝的保护情况,下令帝陵百步之内不得樵牧,每陵设陵户二人。命令地方官吏监督陵地附近群众,对在战争中遭到损毁的帝陵进行封培维护,而且要保证三年祭祀一次。

汉高祖、隋炀帝、唐太宗等人为保护好前朝皇陵,怎样要求地方官员

到了清代,地方官吏普遍重视皇陵的保护工作,特别是毕沅在任陕西巡抚的两年时间里,走遍关中山水,对七十多个帝王陵墓进行祭祀、调查和订正。

1900年以后,随着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外学者的大量涌入,中央人民政府先后派员对部分帝陵进行了调查和保护。也就是那一时期,陕西地方政府对西汉和唐代帝陵实行了“陵随地走、地随户走、户有专人”的保护办法,即就是把帝陵所在的土地交给守陵的群众耕作,陵户既有看管陵墓的责任,同时也因为耕作而受益,调动了群众看护陵墓的积极性。

而真正把帝王陵墓的保护纳入规范化轨道,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