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年,初心不改的堅守

三十三年可以讓一個人不再年輕、容顏更改,但是三十三年的堅持卻讓一份簡單的工作不再平凡。今天,就和視點妹一起來了解一位用青春和汗水戰鬥在基層一線的環保人。

三十三年,初心不改的堅守

他叫張喜長,是樂山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副站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985年大學畢業後,他就在樂山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工作。

在監測一線一干就是33年。他帶領技術團隊攻堅克難,保證每一個數據的真實可靠,多年來全站從未出現質量事故。

求真務實,全面提高監測技術水平

環境質量綜合分析是環境監測工作成果的集中體現、是檢驗環境監測工作水平的工具。環境監測站每年要生產數十萬個監測數據。如何以這些監測數據為基礎,去說清數據背後隱藏的規律,分析變化原因,提取出有價值的信息,這是檢驗一個監測站的綜合分析技術水平的重要標誌之一。

作為一名環境監測技術人員,張喜長十分注重專業技術水平的提升,把大部分業餘時間都用於鑽研環境保護的專業技術上。

為了全面提升環境監測綜合分析技術水平,張喜長帶領其他同志廣泛地收集各類環境監測、環境管理等信息,建立了環境質量監測動態數據庫,為樂山市環境質量的改善提供了技術支撐和決策參考。

多年來,在確保監測數據的質量方面,張喜長對上報的每一個數據都做到了認真檢查、核實,確保數據準確無誤。

  • 先後為樂山市汙染物總量減排、飲用水源地評估、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等提供了翔實的專題技術報告。
  • 監測數據的綜合利用得到了四川省環境監測總站和主管部門的好評,使得每年在全省環境監測數據編報評比中,樂山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均名列前茅,多次受到上級表彰。

應急監測,帶領黨員衝鋒在前

數據監測不等人,無論是酷暑還是寒冬,張喜長都不能也沒有懈怠。

若遇上突發事件,風險往往與艱苦並存。近年來,張喜長組織參與了多起汙染事件的應急監測,為管理部門及時做出科學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

  • 在處理夾江縣某中學受不明氣體影響,導致部分學生不適的應急監測中,深夜12點接到通知的張喜長帶領10名黨員組成“黨員突擊隊”,冒著傾盆大雨火速趕到現場,對現場環境空氣進行了應急監測,報出了監測數據,供決策參考。
  • 2015年5月1日下午4時許,突然接到沐川縣境內發生運輸磷酸車輛傾倒可能影響下游飲用水源的消息後,張喜長立即放棄休假率領監測人員奔赴現場。在樂山市環保局領導的統一指揮下,與當地管理部門及監測人員一道分析情況、開展監測,並提出了加密佈設監測斷面,增加了監測頻次的建議,向決策部門報告水質變化的實時數據。通過監測數據評估汙染事件應急處置的效果,為事件的快速處置提供科學依據。返回時已是次日凌晨3點,張喜長才和同事一道在街邊麵店吃“晚餐”。

奮發進取,全心投入環保工作

在全國第一次汙染源普查工作中,張喜長帶領團隊收集數據。

由於第一次汙染源普查沒有任何參照,且涉及面廣、數據量大,情況又十分複雜。為了確保汙染源普查工作順利完成及各項數據的真實可靠,他牽頭組織了全市普查員的業務培訓並擔任工業源部分的授課,嚴把工作質量關,精心審核、校準每一個數據,經常利用週末、節假日等休息時間審查、複核各地上報的數據。

不論什麼時候,只要張喜長髮現問題就會立即與普查員溝通,有普查員開玩笑說:“最怕接到張站長的電話”,因為一接到電話,就意味著需要立即整改。

在普查數據審核的關鍵時期,張喜長同全市普查員一道集中封閉一個星期,逐一審查每一份排查表,探討、複核每一個異常數據,確保數據高質量通過國家驗收,並編寫了《樂山市第一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技術報告》。

他還結合各個行業的行業排放實際,對產排汙係數提出了修正意見。普查成果在環境管理及汙染物減排等工作中得到了廣泛運用。

普查工作結束後,張喜長被國務院第一次全國汙染源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環保部、國家統計局、國家農業部評選為“第一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先進個人”。

“我只是在平凡的崗位上做了應做的一點工作,大家卻給我了這麼多的榮譽。”

張喜長說,榮譽絕不是個人的成績,是屬於樂山環保人這個團結、嚴謹、務實的集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