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口往事(原创)

渡口往事(原创)

在河北省临漳县南部有一条漳河由西向东流过,油房村座落于漳河南岸。村里的漳河渡口,在很早就很出名。第一个是一九三五年大土匪郭青就在油房村成立过汉奸伪司令部。第二个是在一九四七年六月下旬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候从这里经过。

漳河发源于山西长治地区,上游有清漳和浊漳两股大的支流,到河北涉县的合漳村汇聚一流,下称为漳河。途经涉县,磁县,临漳,魏县,馆陶。全长一百七十九公里。与卫河相聚后,一同汇入勃海。

自古漳河下游一片汪洋,给沿岸人民造成了数不清的灾难。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西门豹任邺令时期,就开始治理漳河。历朝历代虽然也有所治理,可因为社会制度和经济实力等原因,都是治标不治本。漳河还是随季节变化任性泛滥。雨季灾难频发,造成房倒屋塌,灾民流离失所,饿殍遍野。漳河故道四季常年有水,也给两岸交通带来极大不便。

油房村很早就有船渡,以解决两岸交通往来。由于船把式经验丰富,技术过硬,一直就有很好的口碑。

渡口往事(原创)

一九三五年,河北悍匪郭青受到日本扶持,利用油房村得天独厚的渡口优势,在油房村成立了汉奸司令部。据守要地,南可到安阳清丰回隆,北可到临漳成安魏县。经常下去收刮民脂民膏,向大户强征所谓的保护费。抢财劫粮。加上他强行下派的物资要源源不断的送来,油房渡口是必经之路。所以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一九四五年以后,漳河以北地区已经解放,漳南地区还是郭清的所谓地盘。他贪得无厌,经常到解放区骚扰破坏。这时的郭青和安阳土匪王自全勾结起来,进可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到处杀害我党地下工作者和人民群众,一有风吹草动就退缩安阳城里。

一九四六年五月,我冀南军区和各人民武装与郭青匪部展开拉锯战,油房河口就成了南北交通要道。因为渡口就在村的北面,沿岸有很多商铺,车马店,卖馒头的,卖麻糖的,卖胡辣汤的,等等,熙熙攘攘。简直就像赶集一样,成了实际意义上的集市。方圆几十里都知道油房河口的繁华景像。

说到油房村的船把式,那在当地是伸大拇指的。比较有经验的有薛庆林,李瑞廷,孟光忠,秦玉花等。从小就在河边长大,会游泳是一项必须的技艺。船把式就更是娇娇者了。他们把船看成是自己的生命,每年都要虔诚的供奉河神,以求的安宁。实际上在洪水暴发时,要训服滔滔巨浪,是需要勇气和相当高的技艺才能胜任。

渡口往事(原创)

到了涨水的时候,一片汪洋,站在岸边看看汹涌翻滚的河水就不免毛骨悚然。大水浪高流急,如奔腾野马,涛声震天。人们要到对岸去,就成了非常大的难题。流传有“过河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可对于船工们来说,那就是平常之事。他们靠着过人的胆量和过硬的技术,劈波斬浪,迎来送往为两岸往来做出了很大贡献。

渡口往事(原创)

据老辈人讲,当时油房村已经有了党的组织,农会主任是薛振清。船工们通过农会领导,接到过上级指示,摆渡过很多“重要”人物。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也想尽一切办法,把“重要”人物安全送到对岸。由于都是处于保密状态,所以也没有留下详细的记载。

一九四七年六月下旬,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阶段。我刘邓大军准备渡黄河挺进大别山。为淮海战役做好准备。油房渡口也在农会领导下,做好大军渡河准备工作。根据上级指示精神,把漳河上下游四十余里的所有船只统一集中到油房渡口,并排搭设浮桥。支援大军过漳河。群众把自己家里的木板,门板,甚至老人准备后事的棺材板都贡献出来,用于搭设桥面所用。广大人民群众出物的出物,出力的出力。支援前线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使我军在六月二十一日后陆续顺利渡过漳河。向南挺进。

过往的队伍中有其中两队人马印象挺深,一个是“黑马”团,因为所有马匹统一都是黑马。还有一队是“白马“团,所有马匹统一都是白马。很是威武雄壮。部队所经之处,群众夹道欢迎,岸上的群众送吃送喝,送水果花生。整个场面显示出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深情。油房村民能为大军南下做出自己的贡献,也是感到非常光荣和骄傲,至今还被传为佳话。

渡口往事(原创)

解放后,党和政府为了根治漳河水患,让其变害为利,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一九五九年动员三十万筑坝大军,打响了岳城水库之战。终于在一九七零年,建成岳城水库大坝,涝能储水,旱能浇田。加固了漳河大堤。使桀骜不驯的害河乖乖听从人民调遣。

渡口往事(原创)

现在,由于漳河上下游地区处于缺水地段,漳河也处于枯水期。岳城水库里的有限水资源国家有计划的使用。漳河几乎常年断了流水。过去的草肥水美,野花满滩的景像不见了。渡口也相应失去了存在的功能。油房渡口的那艘老船,经过岁月的剥噬也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有人们对老渡口的记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