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官場趣事:二品大員納妓爲妾,到慈禧面前自請處分

晚清官場有“清流派”,就是勇於言事的御史、翰林等官員,慷慨激昂,直陳時弊、彈劾同僚,無所顧忌,有時候能改進現實,有時候就是打打嘴炮而已。

清流派中的代表性人物號稱“四諫”,即張佩綸、寶廷、黃體芳和何金壽。這其中,寶廷這個人最有意思。

寶廷(1840年-1890年),愛新覺羅氏,鄭親王濟爾哈朗八世孫,說起來是光緒皇帝的遠親。

身為宗室,寶廷狷介耿直,不納賄賂,上書言事都能切中肯綮,比較務實,對改善朝廷的治國理政大有裨益。


晚清官場趣事:二品大員納妓為妾,到慈禧面前自請處分


晚清言官議事。

他曾建議“嚴宦寺以杜干預,核實內務府以節糜費,訓練神機營以備緩急”,深受慈禧太后讚許。

1877年-1878年“丁戊奇荒”期間,上奏“救荒四事”:察釐稅、開糧捐、購洋米、增糶局。這些切實的施政建議,比多數言官一味捕風捉影、互相指責高明多了。

慈禧太后很欣賞他,不斷升他的官,從翰林起相繼做到詹事府左中允、國子監司業、侍讀學士兼詹事府少詹事、文淵閣直閣事、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禮部右侍郎等。

同時,寶廷也是個風流人物,京城的青樓巷館常常可以看見他的身影。不僅如此,他多次納妓女為妾,並買房子安置,直接導致生活陷入貧困,他則樂此不疲。


晚清官場趣事:二品大員納妓為妾,到慈禧面前自請處分


晚清妓女。

1873年,慈禧太后任命寶廷為浙江鄉試的副考官。他到了杭州,等科舉考試的公務忙完,自然是在人間天堂尋花問柳。在這過程中,他相中了一個船妓,當地人稱作“花蒲鞋頭船孃”,毫不猶豫地花大價錢買了下來。

可是,官員買妓為妾是違規之舉,傳出去難免遭到朝廷處分。所以,他只能偷偷摸摸地幹這事,不能光明正大地坐官船帶她進京。

寶廷決定自己先行進京,讓船家稍後送女子至通州。過了一段時間,他按照約定的時間地點去迎接的時候,左等不來,右等不來。等來等去,他明白了,原來對方根本不曾北上,騙了一筆銀子就杳無音訊了。此事無法追究,更不能報官,寶廷啞巴吃黃連——有口說不出啊。


晚清官場趣事:二品大員納妓為妾,到慈禧面前自請處分


慈禧太后。

1881年,已是二品大員的寶廷再次被外放,主持福建鄉試。像寶廷這種狎妓成性的人,別指望他能改邪歸正。由福建回京途徑浙江衢州時,他又看上一位妓女,又買了下來。

不過這回他吸取上次的教訓,自己坐官船在前,家僕陪著女子坐小船緊隨其後。本以為萬無一失,哪裡能想到,行至袁浦,小船上的家僕與當地官員起了衝突被扣押。在審訊中,官方問出了家僕的身份,發現了事情的真相。

寶廷大為恐慌,與其讓地方官揭露,不如自己坦承。他當即給皇太后、皇上寫了一封奏摺,承認錯誤、請求處分。

他在奏摺中為自己辯解說:“典閩試歸,至衢州,坐江山船,舟人有女,年已十八。奴才已故兄弟五人,皆無嗣,奴才僅有二子,不敷分繼,遂買為妾。”

自己彈劾自己,這在官場還是很少見到的事情,一時間成為街談巷議的趣事。


晚清官場趣事:二品大員納妓為妾,到慈禧面前自請處分


晚清妓女。

慈禧太后看到奏摺,非常生氣,你一個宗室,竟然買漢人妓女為妾,成何體統?當即下旨:“侍郎寶廷奏,途中買妾,自請從重懲責等語。寶廷奉命典試,宜如何束身自愛,乃竟於歸途買妾,任意妄為,殊出情理之外,寶廷著交部嚴加議處。”

不久,吏部建議將寶廷革職,慈禧批准。

被免職之後的寶廷,隱居西山,樂天知命,以詩詞自娛,終成滿族人中獨一無二的詩人。

寶廷退出官場,但是他的風流韻事傳播不休。御史李慈銘寫詩嘲諷他,道:

昔年浙水載空花,又見閩娘上使槎;

宗室八旗名士草,江山九姓美人麻。

曾因義女彈烏柏,慣逐京倡吃白茶;

為報朝廷除屬籍,侍郎今已婿漁家。

參考資料:《光緒朝實錄·卷一百五十二》,李慈銘《越縵堂日記(光緒八年十二月三十日)》,趙爾巽《清史稿·列傳二百三十一》

(本文轉自網絡,如有侵權,告知則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